-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一、$ G( R6 D! d" _& y4 W: l) F- A* n
5 X" x& G+ X& T* n康有为19岁时,又一次名落孙山,母亲见他心情烦闷,就给他娶了一个大姐姐解闷。 s; V. b d1 W1 i
) ]" h5 c" I+ I* `# X+ c
大姐姐叫张云珠,大他3岁,肤白貌美身材好,而且温柔贤惠,搞得康有为好不快活。但快活归快活,康有为并未沉醉在温柔乡里一睡不起。
& ?) [0 \' W8 ~3 N3 q8 @0 q( t9 ~ D% c
康家是广东南海的书香望族,康有为高祖做过从二品大员,曾祖做过三品官,父亲也当过县太爷,可惜死得早,光耀门楣的担子落到了康有为身上。
% q; H/ P, O/ _# ?/ a# S
, I% n" P& B& o3 n$ k但康有为虽然家境富裕,礼聘名师,考试却不顺,屡试不中。结婚这年,在母亲的安排下,康有为又拜了名气更大的岭南大儒朱次琦为师,准备再战。) @5 u3 H5 O: ~
4 c9 }5 V- I7 N. z
然而两年后,21岁的康有为越学越感觉不对劲,他认为传统旧学无法解决当代问题,便在这年冬天,辞别老师朱次琦,回了老家。
- r, Z" [8 l7 A" }! X( r9 f! _ U) s
第二年,康有为得到机会第一次游香港,发现英国人原来并非野蛮的“夷狄”,而是比满清进步很多的文明社会,于是开始购买和学习西学之书。
6 S, P) F( Y `. X, x9 ?' {4 e6 `2 b4 `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乡试,又没考上,回家时路过上海,发现上海和香港一样繁盛,更加觉得西方人治理社会有一套,“大购西书以归”。5 N( R, p/ O2 ~) |
- g% q$ l3 r. w5 h7 h- o
1888年,在家苦读6年“西学”的康有为过了而立之年,仍不甘心,又赴北京应顺天乡试,仍旧落榜。6 g2 P$ i/ q l9 ]! ?
1 d8 F/ ~* K' o/ o; M- y
但这一次,他干了件大事,让他骤然暴得大名,为以后的风流猎艳史,积聚了最初的资本。
. D3 S& j( I" t# s/ p3 k# n C) ]3 \- ~+ b$ X8 x' N
二、3 [% r1 j% \4 {* i" B% F
; X' y- n& u$ i" ^落榜的康有为满腔愤懑,剑走偏锋,竟尝试向光绪帝上书,提出“变成法”“能下情”“慎左右”,要求变法图强。: c2 I/ t( J p) L; m
+ x/ O' n0 Y" U. h' ^
结果自然是受到守旧官僚的阻挠,但康有为的名气,却一下子不胫而走。
9 h( Y, q ~+ j# x& P$ z2 x- a' ]/ ~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开坛讲学,公然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女子不缠脚”,弟子如云,其中就有17岁就中了举人的梁启超。- |8 m0 B) b+ V+ _8 }% s9 J7 P
% k9 g- ]. k/ a. V盛名之下,连正在广州开药房的孙中山都托人捎来一封信。但康有为正自我感觉良好得不得了,回信说:你既然久仰我,那拜我为师,不就认识了?1 P3 q z4 S+ B5 L% x! F" h: k
; N! r0 m3 l' I0 G4 y5 n) k; y% a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i* V# W6 X- o! p+ X( ^
6 s* e: |; H8 I2 d; y! u: \1895年5月,得知《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史称“公车上书”,结果光绪帝根本没看到,但康有为名气更大了。
# W8 L" O: J: g6 C4 G) k0 ^: X% m
而且这次他考得不错,保和殿试二甲第四十六名,赐进士出身,甚至还被授予工部虞衡司主事一职。
: G/ V4 T J+ _' ^( y; S& ]/ l4 F! c2 n% | d6 E
眼看时来运转,光耀门楣的事终于有了眉目,康有为大为高兴,决定犒劳一下自己。
0 ]' a& ~* s5 f# ]2 w
, Z2 Z: v' T. G5 f! N Q2 l: G1897年,虚岁40的康有为,假装忘了自己曾经倡导“一夫一妻制”,以43岁的结发妻子老是不生儿子为借口,娶了一个17岁的姑娘梁随觉做姨太太。- M8 e5 s, G7 V; O% N. j8 p
8 Q" N. ?7 \" V/ ?$ v8 D+ Y梁随觉是惠州博罗县人,年轻漂亮,还很聪明,通文墨。于是尽管年龄悬殊,两人感情甚好,生活丝滑,梁随觉共为康有为生下三女一子。- B$ G. o4 U# m- N( N
! [! v# Q7 U6 T" Z$ Q5 x
但这,才是康有为风流史的开始。
, d, }) g/ P! i$ X! [. ]* x3 l) U! Q8 u! A G a2 h& v
三、
- [3 k! n$ |( L3 ?) L V: J% N8 Z {+ e( R
梁随觉嫁给康有为的第二年,戊戌变法失败。
3 H) ]" o& x7 g2 d% x% U$ \3 q+ G9 C2 U; v3 L
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和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但作为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携18岁的娇妻梁随觉流亡海外。5 m1 S. X7 w5 ^
9 m, ^) @( z3 ]. Z/ \" Y; \4 @3 ~接下来的16年里,康有为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后游历日、英、法、意、美、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缅甸、巴西、埃及等42个国家和地区……
! r' i) e: |9 s6 r/ j' [) p% W, T
+ I( q" m* i7 Z9 c8 E, M$ ?不过,虽然远遁海外,康有为过得并不紧张,反而因为宣称自己持有光绪帝的“衣带诏”,做起了“保皇党”的领袖。; {4 T; A6 z- a- F, ?2 g
1 f) p* a! {/ E6 n/ Q# |
他将各界人士捐来的钱中饱私囊,大肆挥霍,在许多国家都置有产业,甚至一买就是一个岛。
Q M+ p1 S' J8 q, v- V
4 Y$ ?% ~1 r0 N) F3 a1907年,和梁随觉结婚10年后,50岁的康有为又蠢蠢欲动起来。8 Y0 [( i" c, {4 w5 b
0 ?4 ]1 `9 |8 J5 |) m
有一天,他在美国西部巡回演讲,台下的观众里,有一位16岁的美国华裔女孩,一直盯着他看,好似为他的儒雅风度和渊博学识所折服。
3 ~% A4 _2 d0 S) \; l
; O: K4 s0 |# O康有为看这女孩长得很漂亮,就差人打听了一下,得知她叫何旃理,祖籍在广东开平,算起来和康有为还是老乡。
1 ?% v9 }) G+ {9 ~' y
9 B) }2 H8 G8 K. w, s与粗通文墨的梁随觉比起来,何旃理不仅通晓四国文字,而且熟悉中国文化,能歌善舞,关键是年轻,长得好看又奔放,康有为眼都看直了!) z0 N" {9 K; N& \$ a* M
: _/ ]. e4 T/ ? K- f( d G; S终于,经过几次交谈,康有为利用自己的金钱和名气,以及学贯中西的才气,很快将涉世不深的何旃理收为三姨太。
! Y+ M* Z0 x% I1 @( U
, q- l$ z: ^) q1 N婚后,这对曾不被人看好的“爷孙恋”,相偕游历欧洲各国,每到一地,都由何旃理做翻译,两人夫唱妇随,相得益彰,生有一子一女。$ m; u& L3 H" V1 u$ _& ~2 \
0 b n7 N/ V# v
只是康有为仍未满足。
- t: V, C2 h+ Z k+ m& a- ]; T2 g$ L- I$ i& R# C, L
四、3 M- s, h1 @; r: j) B! ]
* X U6 m5 m s8 V$ ?' C. a9 e. ~6 |
1911年,带着二姨太梁随觉、三姨太何旃理,辗转至日本的康有为,54岁了。
/ ^5 @1 M5 S4 S0 g3 J
/ n# B" @( m3 n3 b. r他听闻辛亥革命成功,撰写了《救亡论》《共和政体论》,明确反对共和政体,提出“虚君共和”的政治主张。) K) V; |/ t; D! K; t) c
7 T7 ^/ D2 w4 F4 l
此时三姨太何旃理不但带着幼子,而且又有身孕,便雇佣了一个16岁的神户少女市冈鹤子。
! K/ f) W# m8 W& c8 G+ N5 \, t- x+ t' c: }: d
在何旃理的调教下,市冈鹤子很快就熟悉了康家的工作。
7 w. q# T5 k" |* ]$ x
8 a" @4 ~; C# K9 i# B康有为逐渐将一些原本由何旃理来做的助理类的工作,也交给了鹤子,开始让她研墨展纸、代为购买书籍……
) `+ o: U( \5 F0 A" V& [
9 u' A# }4 w1 ` T# j日本姑娘魅力大,时间一长,康有为又和这位16岁的神户少女搞到了一起。
+ q7 K7 P' q% Y5 _9 K
" M9 M1 f3 b8 K- k: O5 H8 Z这个时候,二姨太梁随觉31岁,怀孕中的三姨太何旃理才20岁。但结婚才4年的何旃理,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美籍华人。
& T/ T/ ]$ k4 Y/ b2 G
6 _2 i: g) s; K9 O" z虽然西方现代社会流行“一夫一妻”,但何旃理既然选择了“保皇党”的领袖做丈夫,大概也就做好了接受他封建思想的准备。6 h# p& g% x" [. z d! v8 f
( B" K7 \- [$ w" P( `4 J7 Q
所以她知道后,不但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反而主动建议康老爷子,把这日本姑娘纳为四姨太,一同带回中国。7 p( n3 ?: {+ q0 c, o6 \
7 A0 a' {; T/ q- }& B0 C6 R那么,一个54岁的外国糟老头子,要娶16岁的日本小萝莉,小萝莉的日本父母会同意吗?
! {" [- j3 Y( S( `1 }4 i$ t& `5 D6 j4 |% |$ U& Z! W! y0 X
康有为老是老了点,但是巨巨巨有钱啊。
' X/ c4 \! G6 K1 W7 G' {7 X: j9 @0 H7 g7 D* u$ p- U
因此,当年迈的康有为向比自己都小的鹤子父母,送上一份厚厚的彩礼提亲时,鹤子的家长“感于康家的诚意”,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y7 H# M1 A$ _. W- q
# n. I! J) T6 y* c0 i5 ]康有为乐呵呵地把16岁的日本小萝莉抱回了家,然而他洞房花烛夜的硝烟还没散尽,一个坏消息忽然从国内传来。& F# |) K3 [* r% J8 d; ]
" M7 H) S- o5 s- S 五、
7 p4 V* }6 r! q5 o5 L+ L: Z5 C! P2 ?, x; S7 F1 Q
大清亡了。
4 p1 y' `) w" Y5 X- Y9 a( E3 l" \' j& } P
作为“保皇党”领袖,皇上没了,按理说这不是个好消息。但是康有为难过了也就几秒,就豁然开朗起来。因为,他终于可以回国了。$ H4 b8 q. S% D0 K+ x
! `5 P' e0 Y3 M4 i/ Z [- C# O1914年7月,康有为带着由二姨太梁随觉、三姨太何旃理、四姨太市冈鹤子组成的“中美日后宫团”,以及儿女、佣人等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地回到上海。- M+ W/ |9 K# a$ L% e6 |
& z8 v3 [" t. D. P在中国近代外交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英国人李提摩太,设宴欢迎康有为,唐绍仪、伍廷芳等200多人参加,康有为发表了演讲,一时风头无两。+ y3 \) h) H4 X& ]
% G$ ?1 u( r7 L% [/ J2 Q: y
然而乐极生悲,不久之后,康有为最爱的三姨太何旃理,即于1915年染上猩红热症去世了,年仅24岁。+ _& G5 k: y2 f( l! C6 {" ]( a
. j9 X, F* {- z$ f% [4 P+ o, N5 t康有为悲痛万分,嚎啕大哭,几近崩溃。此后每逢周年忌,都要在其灵前焚香哭拜,清明时节,也要亲临墓地祭祀,在坟冢前涕泪交加……
0 u0 c7 a+ O- p8 b1 J" v
1 q- X' Q3 y/ b; h. m) \& `- C多年以后,康有为还请徐悲鸿根据何旃理的遗像,画了一幅水彩人像。画中人头挽高髻,仪态端庄,秀目生辉,亭亭玉立。
( @2 ?% I L8 x$ Q; U$ Q) X3 J% E: n8 o& g8 O% o7 ] M; W
而且,据说为了纪念何旃理,58岁的康有为还迅速娶了何旃理的贴身丫头廖定徵为第五房姨太太。廖定徵时年17岁,和康有为刚见何旃理时差不多大。" X t2 {2 Z' }% V0 v3 t
3 Y' d1 {' R. T/ c$ o, E' `" g
五房太太实余四房,加上大房已年过六旬,人老珠黄,康有为老当益壮,感觉意犹未尽,为他未来继续娶小老婆埋下了粗壮的伏笔。* G! t5 F2 E! g/ }0 ?, Z3 M" G
& Q2 P8 a% A# y. b. y. u
六、
' l' `/ P* [! z- W9 h6 G
. X2 a, F/ A$ v$ b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大江南北风起云涌,而62岁的康有为,却又忙着娶起了第六房姨太太。
$ H8 n# ~$ g, }7 b/ d9 o9 e% ]4 L
$ X/ B! c3 g3 L% b! K这一年,年过花甲的康有为自知已无力在政治上翻起多大波浪,便干脆悠哉游哉,在杭州西湖学人家范蠡泛舟。: v, D' E t: Y3 Z- o+ U. Y( w
; r- z0 w* Y: {% z5 k
既是范蠡,西施何在?
# U+ T; F1 A$ q7 l8 P
7 S8 c6 s+ P- L: S' Q6 p! P& O康有为正惆怅着,忽见一妙龄女郎,美目盼兮,巧笑倩兮,正在浣纱,这不是西施再世是谁?+ b* D8 Q* z4 i- I( `* x% Y9 W
6 T/ t7 X g/ T赶紧派人打听。9 p- w' c+ D: n* x" z/ f
+ d3 f/ S4 d0 i& a* ^' s/ N很快,下人回报说此女叫张阿翠,年方18,尚未婚配,其父早逝,其母为船娘,三位哥哥都做小本生意,勉强糊口,家境十分贫寒。( i4 p6 e4 t' B8 r8 A8 Q9 d" r1 w( N X/ ^
! f- @% m) E0 x5 v康有为大喜,迅速托人提亲。# \ y( ]! }7 g) L, L
# y/ w& y8 `1 }2 Q: l5 g
张家一听是康有为,知道他名气很大,但是再有名也已经是个老人,而且家里面妻妾成群,自己女儿过去只能做六姨太,于是一口回绝。
; n. F3 @0 F) D; M
~4 w* v2 |' F! L5 ]康有为神魂颠倒,欲罢不能,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故技重施,把当年在日本娶市冈鹤子时的办法又拿了出来。
9 c' g7 z N k R) B$ z' O: |; q' i S- \1 r# s+ v
日本人爱钱,中国人爱不爱?
. W+ ^6 j/ T6 c' d
+ X: J' {+ t- o1 \: ^一试之下,很令人满意,贫穷的张家,果然被康有为这个老头子挥金如土的大手笔震惊到了,当即同意嫁女。
8 t4 p7 [5 p" Z5 C5 H! y2 A& ^& W4 ^' c9 l
1919年,62岁的康有为给自己18岁的新娘子张阿翠改名张光,两人拜堂成亲。: r$ G7 ]$ K3 i& @. [
) m+ j' O( Z' w- \: z( @6 a+ ?此时他恍然发现,自己的许多儿女,都比这个“新妈妈”年纪还要大,为避免尴尬,便令18岁以上儿女一律回避。
2 p" C' Q$ _$ I, |& d
" Y0 \# `, G% j对最后这位六姨太,康有为很是宠爱,不但特意请了家庭教师教她读书,还亲手教她书法,并赠她对联一副:“惩忿窒欲改过迁善;仁民爱物知命乐天。”& p- z! Y7 b- J; D
. A# u& E$ `; a7 O5 b/ C如果说追求妻妾成群,是因为康有为封建,想要如帝王家一样“多子多福”,那他喜欢逛窑子的事,就只能用好色来解释了……
3 S0 ]: o/ f, y% [( f e: ^3 E6 w/ q6 X- C
七、
$ _, p% u n7 f$ S# c% k5 t! j7 n) O5 A k0 r+ ]* n k) C" @ I
早年,康有为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回家之时,路过上海,天天狎妓,却没钱付嫖资。
2 `0 T" p* V+ O! }; U/ c n
: b& E& `4 u( O% I: L. f久而久之,老鸨们纷纷跑到康有为所住的客栈讨债,搞得他很没面子,便决定乔装打扮一番,悄悄出溜,往广东老家逃。; c+ K1 F0 ? ~/ X) A$ T& K
9 j4 L, K. ?4 }# E" o3 W2 c
不知谁走漏了风声,到了开船那天,各大妓院的人都来船上堵他,但找了半天都没找到。
: I2 U F* _5 O* M% _9 t' o( z- }! I
' [: {8 u- ^3 {8 @4 B开船以后,一个水手看见船板内有人,以为是小偷,就大呼小叫喊人来,一群人里有人认出来,说:“这不正是康南海,康有为吗?”/ ]7 y0 K! H9 H( H1 P' O/ f
9 y* _9 d$ j* W* T/ o, M于是,后来就有人写诗讽刺说:“避债无台却有舟,一钱不值莫风流”。
+ l* r! ^5 u3 c3 P/ u9 X
( ]! Y5 H4 [5 Q, G% Y而在1918年,康有为还曾挟妓游西湖,兴致上来,赋诗一首,开头便是“南妆西子泛西湖,我亦飘然范大夫”。5 y4 A8 L, S" c# j7 O
9 S& l+ z' T0 k3 t
此时还没遇到张光的他,竟然把妓女比作西施,一时被传为笑柄。, b+ D3 m+ y' f# [, T- `! k
# L6 J: _3 q+ A8 \2 R/ h
晚年的康有为,除了“保皇党”的余粮,还在上海投资了地产,加上各种学术著作的版税,以及每月卖字1000银圆左右的收入,虽然家中妻儿老小、门生故吏、佣人门卫多达上百人,依然维持着上等优渥的生活。
; J, g" t% n" M# Q: e5 V
( H' O# N9 ~) T康有为本人,更是以上海为基地,时而北上青岛,时而南下杭州,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
2 N7 @4 ]/ [2 y! j5 q$ H
* K9 [- Y0 g/ ?! t4 v& [1 d ^书画大师吴昌硕、诗人陈三立、教育家蔡元培等,都是他家座上客。 }8 f' E: Y5 f6 v! v2 C
8 q( {3 M6 t4 c- Z3 o& \: b: L* O
而在青岛,他还见到了胡适,这位前朝维新派的领袖,风趣地告诫当今“五四”运动的领袖:“不要打倒孔家店,孔圣人是打不倒的”。0 O5 D2 p- z' m9 Y
* f( `5 g# @* c9 A! C% u: V G
更有意思的是,康有为对此沾沾自喜,还特意请徐悲鸿画了一幅作品《康南海六十行乐图》,将同在上海、同居一处的妻妾子孙们全部画上。
# U) K7 m1 v; L. g3 m
4 W4 F2 R3 M% h3 \) t$ O% ?不过在上海的日子,也不是每天都很快乐。
% u: h" s3 c/ U( u4 g) x# w8 X) d* t4 A( _+ r' L# w
比如有阵子上海抵制日货,康公馆里有好事的族人私下议论称四姨太也为“日货”,康有为严厉斥责了肇事者,但市冈鹤子后来知道了,还是很伤心。
2 n% x( P1 ~1 O# x( w
+ m' p& j1 B# Q+ s/ C$ J而在康有为娶了六姨太之后,市冈鹤子就更伤心了。
* f M l! G% F: N: @
" D n/ T8 X* J6 I; p& S因为这个时候的她,突然发现自己小小年纪跟着这个老头来到异国他乡,本以为是一场忘年之恋,没想到这人却喜新厌旧,娶妻不断,见一面都难。
! J* W* ]- X( v/ s6 x: ]
8 O2 P' g: S0 F H. m7 X- [# y# A# T刚刚20出头的市冈鹤子,十分幽怨,就像皇宫里被冷落的妃子一样,幻想着能够通过为康有为生个孩子来改变处境,把康家的“老爷”再夺回身边。
4 E+ p0 @0 Y5 {9 ^7 p; e: g. L/ |3 ^3 ~4 O9 B5 X# `0 ^: Y; r5 X
然而此时的康有为毕竟60多岁了,年轻时也很操劳,太太们又多,难免顾此失彼,心有余而力不足。
0 b. x& L- m0 V, I2 @7 b$ Y. N: ~2 H: h7 h; X5 U2 G
直到1925年初,鹤子才发现自己怀了身孕,欣喜地告诉康有为。但康有为的反应,却令她大失所望。
3 C) E5 u b- c* @3 ?& ~0 U g9 `. |, x; ^6 N7 y
八、
3 ^. v- L4 @' ~# B8 h
; |' Z3 b$ |6 m% {) t康有为已是68岁的老人了,很不自信,竟然怀疑鹤子和自己的长子康同箴有染……鹤子一气之下回了日本,于1926年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凌子。
r# N; q* H( c5 K# v; d/ m/ w! k8 p0 f, d
次年,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刚过了70大寿,在青岛的英记酒楼吃饭时,突然有中毒迹象,经抢救无效,七窍流血而死。
* l2 I! |: U! v Z' t, |6 Y0 o" K
( I2 A3 x, W, v! T" M% z有人认为,康有为之死,是因为喝了大量橙汁,又吃入过多海鲜,导致食物相克中毒,本人万小刀推测,这种可能性不大。6 s& j* X6 ~( N* B
6 @; ?8 b- E& w) P& f. J因为康有为是广东人,从小吃海鲜长大的他,怎么会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 A" R9 ]; v6 }( c8 b
3 R) }! _7 x* v6 q o: I而且,就算他老糊涂了,他身边的子女们,以及酒楼工作人员们,点餐时也会提醒吧?0 |5 e" |" c' R* n+ ?' q2 V
8 Y5 h' m& P6 x
另有学者认为,是慈禧太后当年派出的杀手,在经过多年的奔波之后,终于不辱使命,下毒害死了康有为。这种说法本人认为也不可信。% i7 y+ [; n4 w; j0 G# e5 j+ y$ Z" S
* ]4 B1 c( Q$ L4 _9 [5 ~7 Y大清都亡了,慈禧的陵墓都快被盗了,真还有人效忠她吗?
, ?# Z$ v% k; R. `
' K3 Y, }# [+ b0 X' L: W还有台湾媒体人爆料说:康有为之死,其实是因为“换睾丸”。- `% K$ ~, G) d: b4 P2 Q& ~
, C: H1 I/ p; F$ |' b. j' v
说是康有为通过上海名医江逢治,联系到德国名医冯·施泰勒,为他移植年轻人猿睾丸,以期使自己变年轻,记忆力和性欲均大增,不料反而丧了性命。4 K1 v- \/ [( @$ b) U# ^* x" R4 b
) X* x4 U: g% D, ~' ?/ G# a' p+ y如果真是如此,康有为娶了那么多年轻漂亮的姨太太,到老都不惜以换那个来尽丈夫的义务,倒是“敬业”得很……不过康有为学贯中西,应不至如此。" }' l5 H- p( f/ w
( [5 R* S {: S" f结合七窍流血,加上康有为女儿康同璧“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的说法,联系到当时日本人正要挟溥仪去东北成立新的满洲政权,康有为这个“保皇派领袖”却极力反对,那么日本人投毒倒是有可能。
: v! Y9 s5 g# b# ]6 |( k. b
( n5 M8 |1 \4 W2 p8 _& I康有为死时,他的美国三姨太何旃理已去世12年,而结发妻子张云珠,也已经先他一步,去世5年。
( C/ n2 g1 [* r. b0 i# N% {6 J' a+ ?! J, T. {7 ]! Z6 b. ?' P
四姨太市冈鹤子在日本获悉了康有为猝死的噩耗后,遥望中国,痛不欲生。47年后,她在和康有为最初相识的“奋豫园”附近卧轨自杀。
( x) @9 }2 N& ?4 ^$ g, k2 |% e" y- i. b a9 x% O6 ~2 b
五姨太廖定徵给康有为生下的女儿,这年12岁,在康有为去世数日后,这个女儿也不幸夭折。廖定徵祸不单行,痛上加痛,不知所踪。5 d0 W! y+ y. b. z! E0 |: g
1 u4 X9 T% m0 I+ ?' M六姨太张光此时26岁,因没有孩子,抱养了一个女儿,康死之后,据说她因为信守对康有为临死前的承诺,守寡半生,一直到1945年病逝。: ?7 M' d( k" m# ^' S( g* R* w
6 ~+ f0 C1 E) o: |# I) I在康有为所有妻眷中,唯有二姨太梁随觉,卒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69年,享年90岁。, t' U, R. x: W8 {; n
3 Q7 j! U$ D- k1 W/ M; |# J
纵观康有为的一生,长袖善舞,纵横捭阖,晚年虽然官场失意,但是情场得意,坐拥中美日三国美女,六个老婆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比一个漂亮。! D& @( L5 c/ |$ O4 X% j
) y: U1 r D. S, M: Z他却还不满足,流连于花街柳巷不能自拔,其风流,其好色,不亚于《鹿鼎记》里的韦小宝。 |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