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耒阳市召开“安商”大会以来,至少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亲商”、“稳商”、“壮商”等报道。实际上做的如何?别的行业我没有发言权,在农林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且看报道:3月7日,耒阳市水利局、南阳镇、耒阳市河小青行动中心携手在淝江河和耒水河岸开展植树共计栽植1170棵,杯苗5000株。试问水利局,是哪家公司供的?近三年来,耒阳市政工程采购苗木,耒阳市小区的绿化工程。多应念得安商经,有哪棵姓耒?去年底交通要道植树,上面要求“就近采购”“以工代赈优先”。结果呢?舍近求远,富人优先。这安的什么商? 某人说,他的苗木基地规模在耒阳市数一数二,在当地独一无二的龙头企业。近三年,某乡四、五条交通要道植树三、四次,校园绿化一二所。哪一棵树是他的?或说林业局不知他有树。切。勾图、验收、巡查是谁?或说乡政府不知他有树。切。防火、产业等记是谁?或说价格高。切,本地的苗木价格低到没人要,连运费都节省三分之二。或说质量不如人,切。哪是骗外行。外行的长处是可以自由发想 。107国道那种品质的桂花树,垃圾树!数量就更不要问了。耒阳的苗木基本上可以满足耒阳的园林绿化需求。或说,本地人没有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切。2020年马阜岭栾树死亡八九棵。我找了几个部门联系补种,竟然花落外地。去年某文化广场绿化预算请我做,“竞价谈判”竟然不通知我。外地苗木萧萧下,无尽委屈滚滚来。 2021年,全国多地强调“打通内循环”。衡阳市多次强调“打通内循环”。衡阳市领导倡导衡阳人用衡阳产品。耒阳循而不环?某人在省级贫困村植树造林八年,有一支园林绿化专业队伍,盼政策雨露好比久旱盼甘霖。当地以工代赈项目、扶贫项目、园林绿化项目统统和他绝缘。何至如此?潜规则。明规则不行,潜规则盛行。只有这种解释。我在此请求园林处、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开发区等单位公开近三年苗木采购信息,以正视听,以堵悠悠之口。 当地工程不用当地苗木,耒阳经济失去助力,某些部门领导为一己之私阴奉阳违难辞其咎,这与“安商”政策背道而驰。 - i. {. y9 |- ~6 h& X. {; K: G; J"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