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863
- 主题
斑竹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明末清初的戏曲家李渔(1611年—1680年)编写了一部专门用来训练孩童的读音与修辞的《笠翁对韵》,此本启蒙读物中所选的韵文均声韵协调且能琅琅上口,可谓是很多人的童蒙记忆,例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 M. J7 @( T' p+ o
7 @) Q8 k0 H/ }* B5 X$ O不过,如果将历代人名编入对联,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康熙年间,大臣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他就曾广征古人姓名,做成了对联。后来叶廷琯(1792年—1869年,号调生)则广增姓名,补充不少的名联佳对,令人读来妙趣横生。
/ w4 O8 Q5 j' ^# ]0 A
& w1 ~1 \$ ^: U% j: W; l( G' v部分时隔上千年的人物,因为对韵而走到了一起,例如陈万年与文天祥的好友、韩擒虎与李攀龙等等。一起来看看这些佳联中的名人故事吧。
" A+ M% A _5 v; C) q/ ?8 l& k
" ~' U9 W7 \' [: Q! N1.对联:陈万年 张千载( Y0 N$ ~7 E, W4 d, P
0 G8 ~* [$ D4 q- o! L& N' U1 L
西汉御史大夫陈万年(?—前44年),是朝中重臣,虽然处理公事认真,却也擅长谄媚奉承。因此,他曾经遭到儿子的反驳。 有次,陈万年生病卧床,有一天教戒很有才干,并以忠直著称的十八岁儿子陈咸。父亲训诫,陈咸就在病床前聆听。由于夜色已深,到了半夜,陈咸屡次打起瞌睡。陈万年看见儿子打起瞌睡,顿时心头大怒,想打儿子,他说:“你父亲教戒你,你居然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 陈咸赶忙叩头谢罪,说:“已经知道父亲的话了,大多是叫儿子谄媚罢了。”陈万年听了无言以对。 9 [2 h- |4 ^( Q" i4 X5 Z, ^
5 A+ `! f' f+ h7 g0 v( f b3 M
南宋人张千载,字毅甫,别号一鹗。张千载,虽然籍籍无名,但他的友人文天祥,可谓声名赫赫。蒙古军抓捕文天祥押解进京,途经吉州。张千载哭着出来相见,说:“丞相往燕,千载亦往。”他表示甘愿陪文天祥同往京城。 文天祥被囚禁在元大都的兵马司,张千载就住在囚室附近,每日为文天祥供送饮食,三年不辍。文天祥死后,张千载用木匣收其首,背着友人的遗骨返回南方,并将之埋葬在富田鹜湖。明朝李贽大赞张千载:“生死交情,千载一鹗!” 陈万年、文天祥虽互不相识,但二个名字跨越上千年,联成对韵,各有千秋。
) I) n q S1 I7 q% y3 C
" m/ ^( G7 H+ v: I J2.对联:刘黑闼 寇白门
3 t v W5 }6 Y5 |$ ] i: Y+ E2 u! P! X: N$ `! W/ K
隋末唐初英雄之一刘黑闼(?—623年),以骁勇多谋著称。他归附窦建德,被封为汉东郡公,曾大败李神通、罗艺联军,斩杀李道玄,擒杀罗士信。窦建德被唐军处死后,刘黑闼召集窦建德旧部,自称汉东王,建元天造,定都洺州。秦王李世民征讨群雄,刘黑闼成为了秦王的手下败将之一。 9 @6 A2 g5 B: M; J# }8 {
2 f) [3 F- ] T/ _. [/ F! c
寇白门(1624年—?),明朝秦淮八艳之一。她原名寇湄,字白门。她十八岁时,抚宁侯朱谦的七世孙朱国弼将她从青楼中赎出。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灭了南明。身为明朝第八代保国公的朱国弼归降清朝,全家被软禁在京师,生活拮据。民间传言,朱国弼想卖掉寇白门,寇白门为报朱国弼赎身之恩,自愿筹得上千两白银(一说上万两),也为他赎了自由身。此后,寇白门带着婢女回到江南,自称“侠女”。她重操旧业,再次沦落风尘,后因病去世。
3 V) t) y- ^/ q2 m5 ~# v
" S k8 k' p# C+ N) g9 t4 @' F- P这则对韵中,刘黑闼是隋唐枭雄,寇白门是明末秦淮歌姬。黑对白,而闼也是门的意思,对韵相称。
8 J/ _4 f8 c" W 3.对联:韩擒虎 李攀龙
6 ~+ P% P- z% V( l" G6 \' r! N/ L g" @5 h# ~
隋朝大将军韩擒虎(538年—592年),开皇八年(588年)冬,韩擒虎率领先锋军渡过大江,灭了陈国。他因军功被封为“上柱国”。正史记载,韩擒虎临死前,得知自己将要做阎君,留下一句“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如果一个人像韩擒虎这样生死皆荣,活到这份上,已经足矣。
. b% w% t; @, T! F
0 {) {1 U9 @) f8 E- Y李攀龙(1514年—1570年),明朝官员。任职刑部期间,他与王世贞、谢榛、宗臣、吴国伦、梁有誉、徐中行等饮酒赋诗,七人兴趣一致,于是结为诗社。他们的主张文主秦汉,诗规盛唐,和“前七子”倡导的复古文学相倡和,为便于区别,被称为“后七子”。李攀龙为“后七子”之首,被推为一代宗匠。 这个对句中,一文一武,龙虎相对,韩擒虎、李攀龙又在《百家姓》榜上有名。二个名字跨越上千年,联成对韵,各有千秋。6 o3 R; ^+ @: u& N1 U! w w
% |4 @4 @: L' m4 j X: H6 F
4.直不疑 何无忌3 |8 C9 X; w4 ]% V: E
# m9 h* I7 C. f/ F' d, Z/ _塞信侯直不疑,历仕汉文帝、汉武帝。无论到哪里做官,直不疑总是唯恐人们知道他做官的事迹,他从不彰显自身名望,也不喜欢树立名声,为人又厚道,因此,被时人尊称为有德行和厚道的贤人。 ! m! ^5 q" C" x$ \8 U! v; _, e& }
8 }1 j) Y7 L& A; |9 @3 R直不疑做郎官侍期间,有同僚与他住同一屋室。同僚请假回家,误拿了他人的金子离开了。后来,失金者怀疑是直不疑偷走了,但直不疑非但没有辩解,还向失金主人道歉,并买来金子还给他。等到请假的同僚探亲回来后归还了金子,失金主人这才发现误会了直不疑,而感到非常惭愧。 有一次在朝堂上,有官员谗毁直不疑,说他容貌俊美,喜欢和嫂子私通。直不疑听了,说了一句:“我没有兄长啊。”然而,他终是没有找诽谤他的官员去辩解。
; i! F: v7 `3 U% J, C& U" m- H% X, J% O" }
直不疑受辱不争,人们称他是个忠厚之人。 这一联中的东晋战将何无忌(?—410年),少年时就怀有大志,后来成为太学博士。他的舅舅刘牢之镇守京口,常和这个外甥参议大事。元兴二年(403年)十二月,桓玄篡位称帝,何无忌与刘裕等人起兵讨伐他。元兴三年,何无忌参与平乱,迎接晋安帝复位。他率军乘胜追击,荡平诸桓势力,因功册封为安成公。 《晋书》称赞他:“赞曰:安成英武,体兹忠烈。舍家殉义,忘生存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