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绵绵春雨滋润着耒阳大地,站在三架街道大丰村的田埂上,远远望去,田野里人影串动、马达声响,一旁的育秧大棚里秧苗吐绿、郁郁葱葱。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是大丰村种粮大户、“湾村明白人”刘智所承包的水稻田。! n# P; g; M2 k4 v3 l- t6 J" G0 a
) M. Q J9 ?( O
几年前,刘智在广东做调味品批发生意,每年有40万元收入,娶了一名潮汕女子为妻,育有两个孩子,可谓是家兴业旺,事业有成。% X7 v3 l) U5 S+ f8 F k0 B7 Z
; e7 O. J1 O1 R) e5 [: Z/ `* j" n“我返乡种田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现在国家对粮食安全、农业农村发展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种田有奔头。另一个我是一个恋家的人,现在耒阳各方面的发展都来势看好,也想在家乡有一番作为。”望着眼前新翻的农田,刘智比划道,“这200多亩水田其实是一片红斑区,不能种植口粮。为了不让它抛荒,村里尝试了很多办法,比如种高粱、芋头、油菜等农作物,效果都不理想,也有养牛蛙的企业来考察过,也认为不合适,慢慢这块土地就无人问津,荒废了。”
* v* K9 C# z& A1 J! e9 i/ O4 q# p9 S1 W) K7 ]5 M
为盘活这块土地,刘智翻阅了很多资料、咨询了不少专家,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办法——水稻制种。于是他一边着手流转土地,一边向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申请报批,并得到了批准。
l+ E8 t9 B3 |, u/ m8 c9 H9 _2 V5 A6 e: h9 s& r9 N- ]7 t8 \" C& \
水稻制种前景怎样,刘智不清楚,他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对粮食生产只是略懂“皮毛”,仅限于小时候帮家里干过农活。但他认为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并不可怕,自己还年轻,随时可以从头再来。
6 v' B/ O. e/ Q& Z6 ?' u5 Q
M; J3 B& ]! q5 ?! m3 h. Z“没想到从事农业的投入要这么大,光200多亩水田制种,不仅要翻地、育秧、施肥、修水利设施、买插秧机等,还要请上10多个人务工,前前后后已投入近30万元。如今,我一共流转有600多亩水田,资金压力很大,但好在市镇两级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不遗余力地支持我,在政策、技术等方面为我提供了不少帮助,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和问题。”刘智一迭声的说道,“三架街道党工委斥资数十万元,在青麓社区新建了一个育秧大棚,还有一个星期我的秧苗就能从大棚移栽到田间了。水利部门帮我疏通了渠道,真是‘及时雨’……”
D8 V* x+ f$ H7 N5 U4 j; a6 H% b( C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今年,刘智牵头成立了耒丰农业合作社,购置了三台农机,他希望能够联合村里其他种植大户,实现更大面积、更加规模化的种植,带领村民一同增收致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