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859
- 主题
实习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1987年(丁卯)的这幅圆光镜心《亦有佛性》,画中一只神猿正在礼拜得道的高僧,这是范曾先生的典型题材之一。: G4 m' s+ |# g/ r
' C/ n z6 } K9 N在《范曾散文三十三篇》的“大乘起信”一文中,范曾先生写出自己的画外话,“在深山古寺,云荒石老,松高猿藏。如果这猿又性慈寿永,神话也便随之而出”,“古寺中的高僧与猿们共同呼吸着天地清气,相逢机会必然很多”,“凭猿的智力是十分容易和人沟通的,它们的记忆力很好,能够学习与摹仿人的动作,进而解决问题。. S/ M3 r* F0 c; m I1 c. F
4 r, W8 {. d4 _
也许它们不甚知其所以然,但久之,会学得很像,如叩首拜佛之类”,“然而画家不会满足于猿们低层次的智力,在我的笔下,猿和人的界限只限于外表”,“在这大德高僧前匍伏而祷的老猿,必有它自己艰难苦恨的身世。高僧那洞察万类、看破红尘的眼神,正与那老猿深悟佛法、自见本性的眼神相遇。3 B9 N' ^- m* ?5 b, J2 w: ?
& L/ c9 g$ S4 E* \
画笔微妙之处在于挥写之际,已自营造佛教思想中般若(智慧)波罗蜜多(超度)的根本思想”。
7 T: `* C8 ~- z! }1 P U& s. i+ `& R, X0 u% j, L
六道众生,皆有佛性,而众生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平等生活,是最值得欣喜的事情。
/ x. d. z' O5 Q" J3 S- E9 ~0 R* Y. F, T% a" q! S: y
《庄子·达生篇》所述的“以鸟养养鸟”道理,便是一种具体而微的办法。范先生画动物与人,以智慧之思存其间,亦是据德依仁游艺的具体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