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释文: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托得之面议,试为经度之。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渎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
+ P7 q2 P/ y q% N `; h- A1 K L4 }
《阳羡帖》,苏轼墨迹,纸本,旅顺博物馆1963年购藏。行书,68字,是苏轼致友人信札。署款“轼再拜”。
" k3 V6 T7 l: C1 `, m9 r5 h: T3 `4 r7 J
+ V* f1 y5 H: A' U5 g- X2 [; K$ f大致意思是:我(苏轼本人)虽然已经在阳羡买了田地,但也不能满足生活所需(伏腊:古代冬夏两种祭祀的名称),禅师以前说过在邻庄准备了田地,结果怎样?我委托得之(苏轼的朋友)去商议经办这件事。景纯家的田地,也请得之商议经办,此事就不详说了。为这点琐事不时的打扰您,您大人大量,想来必定不会怪罪我。苏轼再拜。
; [6 j/ Q6 l5 w1 j0 @# t8 B8 Z' h) s- f; _- V
此帖为苏轼有关阳羡买田信札的后半部,虽只有60余字,然字里行间风流胜赏。其书体刚健阿娜,绵里藏针,足见其秀伟之气,系苏氏晚年手笔,帖中钤有元、明、清三代收藏者印章及清内府藏玺。有“抽”字编号,元代郭畀、陆友,明代沈周、崔深、项元汴,清初元揆曾收藏此帖;信札后有元末明初名僧来复、明董香光、项元汴诸题跋钤印,弥足珍贵。乾隆年间入内府收藏,《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著录。现仅存明初灵隐比丘来复行书跋文。
8 Q/ x8 X/ O) N% H5 s0 }3 D) |$ }# P
4 H9 t+ y/ W- a8 D 传闻当年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携带大量历代内府所藏的字画名迹,偷偷密藏于东北(长春)伪宫“小白楼”,苏轼此札亦在其中。日本投降后,溥仪仓皇逃命,不少宫内宝物弃之于“小白楼”中。乱兵发现楼中有宝,一阵哄抢而尽,苏轼此札散落民间。后,幸被国家文物部门征购入藏,成为旅顺博物馆镇馆之宝。
: Y* q8 o" k& g" {3 |
, D5 l3 x4 V+ ]9 y3 ^# h5 u/ G 此札,曾经启功、谢稚柳、杨仁恺等国宝级专家过眼鉴定,认为其笔墨气息甚佳,来源真实,确为内府收藏之珍品,疑为钩填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