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6222|回复: 3
收起左侧

女子深夜思念丈夫,忍不住写下一首肉麻情诗,首句便风靡千年

小丽 发表于 2023-5-10 12:2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的影响力是无穷的,诗歌的魅力同样具有无比强大的魅力,我们中国有些诗句,就已经流行了两三千年,却仍然在释放着强烈的光和热。
+ T; X9 Q9 t6 h# V5 m* B& a
2 z' R4 h9 X! s8 E. d& X2 ?给大家分享一首流行了千年的诗,它的开篇第一句就风靡了一千多年,这首诗就是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流行世间后,就广为传播,即便是在一千多年的以后的今天,读了同样让人感觉韵味无穷。5 }2 D7 h9 m( i2 E) b1 W

/ k( J0 W  r# }% Y' F如果说古代也有网络的话,其中的第一句就已经是风靡了一千多年的网红诗句了,这一句就是“青青河畔草”。而仅仅这一句,就被人们写成了流行一时的歌曲《青青河边草》,更有人拍摄成了曾经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青青河边草》,热播后,在90年代就风靡了中国的大街小巷。
# X5 S( A% A8 ^1 }, z  `" V7 m; p# E' @
事实上,第一句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后面的内容,同样的非常经典,是这首诗真正表达了思想感情的部分。9 a& I+ S- B/ f: E
0 W' E( Z$ y; n$ B* c$ x# u9 [- K
可以说,如果汉代也有网络的话,这一句“青青河畔草”一定是那时候的网红诗句,而且会一直流传到今天,因为汉乐府诗,其主要的部分就是汉代的民歌,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歌曲,也即是我们今天最常见的网红诗。2 _4 T. Z1 j) F" t1 q

$ @6 |# [+ k& G% Z$ h0 p. y到了东汉末年,这首《饮马长城窟行》依然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因为东汉较为有影响力《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一首诗就以“青青河畔草”为题,而东汉的乐府诗是文人化的乐府诗,说明了东汉的文人的心也被这首《饮马长城窟行》所征服。
- q" x, Q2 y  g! p
- I; U  m( G  m8 B这首著名的《饮马长城窟行》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称“饮马行”。而从口吻上看,这首诗应该是一位女子写给丈夫的书信,诗中表达了她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深沉思念。
: L+ s& I! L/ y5 y# v/ e& |) L  C; j% a3 n0 y4 g/ k2 N
由于丈夫远行,长期不得相见,看着门口默默延伸到天边的芳草,女子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丈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丈夫在就在身旁,嬉笑言言,醒来却发现原来是个梦,丈夫仍然遥不可知,于是一腔思念无穷无尽,就写成了此诗。0 n: M6 \5 Y+ m8 x+ L
( T5 C6 M- O1 t4 U/ H
在诗的第一二句中,“青青河畔草”让人想象起了那青年男女互吐衷肠的地方,芳草萋萋,延绵无边,正是往日谈情说爱的地方。“绵绵思远道”则指向了丈夫离家后所去的远方。诗中女子一想起新婚之时,一想起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心里便有无限的回忆与期盼。然而一回首,却是爱人在他乡,自己独守家中空房,隔天隔地,不禁悲从中来。( G% k& m2 q- }% f3 x" B. u

' Z& [0 I# E# j: m尽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是天遥地远,正所谓“远道不可思”,再怎么去也想,万千思念终成空。最终化而为梦,以至于整晚整晚地“梦见之”,可见女子是多么痴情。
- S1 L0 q' k5 A1 ^" F+ ?8 K* ~- p2 C
夜晚一入梦,就梦见与丈夫相依相偎,情深似海,可是睡醒之后,才知道处于梦幻之中,强烈的反差使女子意识到丈夫是在“他乡”。体现了女子由思念到伤悲,再到凄冷的一种内心变化。
. E) A& K  c6 v% p8 K( D: a5 T1 g
4 n) R5 I* E& E: ]: l/ W/ m随后的“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四句描述了女子见到别人成双入对时的内心感受。描述了时间由萋萋碧草的春天,转瞬便到了秋风飒飒,桑叶枯落的秋季,别人家的丈夫都回到了家里,一家人甜言蜜语,谈笑风生。可是自己的丈夫依然遥不可知,谁又知道我无尽的伤悲?谁又能了解我数不尽的凄凉?谁又能够听我倾诉无尽的思念和苦楚?显然又是女子一个人。
6 f5 L7 _# T8 t. |6 k- ?! F* p6 m& K
9 A' u2 f& _( @* }就在女子陷入无尽的相思与悲戚之际,一个巨大的喜讯从天而降:“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丈夫虽然无法归来,但是他托人给妻子送来了一封家书,久盼丈夫不归的女子,此时能够收到丈夫的只言片语,她也觉得是最大的喜讯,她也难掩内心的狂喜。而接下来的“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的两句,一个“跪“字,表现了女子跪读家书,透露了其难以言表的无限相思与无限深情。
6 _" `4 K3 [8 q9 p: N
! B$ Y$ z# k* j* T那么在这封珍贵的家书里,丈夫到底说了什么呢?到了诗的最后两句,丈夫一再叮嘱女子:“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这是丈夫给女子写的信的主要内容,这信的主要内容上文是,希望妻子要懂得保重身体,为了保重身体一定要按时多加餐饭。
2 m7 W  n+ O$ i$ U
4 _0 |7 B$ g9 {! b而之所以要多加餐饭保重身体,是因为丈夫知道,因为自己外出,妻子一定非常思念自己而不能安心地用餐与休息,懂得妻子心思的丈夫也因此向妻子表露心声:他也会对妻子“长相忆”。
& [/ R& X0 p$ h& }
1 U+ _* A- Q" ^; W0 P0 I" m  i+ W可以说,这女子一首凄美无限的肉麻情诗,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对丈夫的梦境,以及对此而产生的伤悲描绘得如在眼前。而丈夫对自己的了解,相忆和关心,更让人感觉温暖不已,真的是羡煞天下有情人。
% C. E+ a" L: q% e' K& c# p
* y- @4 |7 E$ _% T于是,一幅汉代的夫妻恩爱及思念的凄美、温暖和肉麻的画卷,就展现了在我们的脑海之中。而这一首肉麻的情诗,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让人遐想无穷,赞叹不已,羡慕之情也忍不住油然而生。, r3 B$ t& J& x, D- g2 L3 e; X
9 H: Q3 V0 [" g
在本诗中,实际上有两条主线,先头所有诗句都在写女子对远行的丈夫的思念,是全诗的明线。而在诗的最后两句,“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引出了本诗的另一条主线,是暗线。全诗两条线一明一暗,将此诗的巧妙之处呈现在读者眼前,特别是暗线,将隐藏的丈夫对妻子的深情和思念精妙地写了出来,而且直到诗的最后两句才揭开在读者眼前,让人感觉一下子让本诗更上了一个台阶。
4 c! w: p; X! y& F& \
  N; x* |. w- e; D( }9 o' W总的来说,这首诗无论是在诗句的安排上,还是在语言的美感上,都算得上是古诗中的经典。它没有很多文学作品中风花雪月的浪漫,也没有很多诗句中轰轰烈烈的恋爱情节,但是却写得极为质朴感人,而且总体来说最主要的是突出了一个“真”字。
mmexport3ec4740a2faa45baedc9f2baf4e2909f_1683692401584.jpeg
mmexport7f9e03460a898ca58063d464fca064e8_1683692416852.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丽 发表于 2023-5-11 1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丽 发表于 2023-5-11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丽 发表于 2023-5-18 08: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河畔草”让人想象起了那青年男女互吐衷肠的地方,芳草萋萋,延绵无边,正是往日谈情说爱的地方。“绵绵思远道”则指向了丈夫离家后所去的远方。诗中女子一想起新婚之时,一想起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心里便有无限的回忆与期盼。然而一回首,却是爱人在他乡,自己独守家中空房,隔天隔地,不禁悲从中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