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离开湘南转战井冈山后,整个湘南乌云笼罩,血雨腥风。
# L1 M8 v/ l2 W$ Q6 J+ J6 G
4 V6 D, }! e: E: J' e; b敌人日搜山,夜围村,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耒阳的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正是在这种白色恐怖下,共产党员谢竹峰与党组织失掉了关系。他好比失去母爱的孩子,又仿佛是一叶漂泊在惊涛骇浪中的孤舟,内心有一种难言的苦楚。
" e5 c$ v3 j' X6 o( C8 g U
, b! o& a- s4 K! m1 X7 |/ A4 ^+ C; S要继续革命,就不能离开党。谢竹峰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寻找上级党委的艰难历程。
9 \3 q ]$ T& A( F$ Z# X$ S* k( [+ D) E1 |. ~# W( y
1929年3月,他在耒阳坛下乡潘家坳听到消息:蒋安帮、蒋传喜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回来了。他抱着找党的迫切心情在一朋友家约见了他们。谁知他们是开小差回来的,并没有带来党的关系,也不能为他提供找党的线索。" h9 p# g2 R$ L- O; L# h" k
2 m( p. R% l; z; a离开二蒋后,谢竹峰独自往郴县方向走。他背了个小包袱,拿了一根长烟筒,边走边沉思:什么时候能见到党的领导呢?中途遇到挨户团两名团丁,问他是什么人,他回答:“打铜的。”敌人没发现他什么破绽,便不再盘问了。, e5 t- N2 H3 B' G
3 e% D( r' K4 ?7 F2 k
走了几十里,到了郴县的大集、小集。天快黑了,便歇下住在大路边一家客店里。听人说,郴县去不得,反革命分子到处抓人、杀人,形势紧张得很。他折转身,到了桂阳土地塘,后又回到常宁。8 {2 H5 x, p8 n# e* k' a
! k; d: A, A/ Z- T' v9 c* \
谢竹峰走着走着,在常宁洛阳桥附近的大路上,巧遇共产党员曾庆德。见面后,彼此都很高兴。曾庆德带他到了常宁庙前一新开的矿山去做零工,赚点钱来维持生活。不料,矿里没有钱发工资,他俩只做四天就退出来了。
1 e7 M( A* y- f) x$ }8 `2 G; P1 y5 b H9 k' b8 e
在觅食无着、濒临绝境的情况下,曾庆德带他到了常宁县龙门乡高梓塘王家村。这个村子只有7户人家,王姓两房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到这里后,曾庆德常常出去打短工,让他一个人留在高梓塘。
+ |7 G( V9 o* n& [
/ p. q/ p; R, a9 E6 {; w4 K那一段时间,生活是极其艰苦的,每日喝稀饭,几月不吃油水,尽吃些盐水浸的酸菜。抽烟没钱买,就到老百姓收割后的旱烟土里捡些残叶卷着抽。身上只有一件破汗衫和一条破裤子,又没有洗脸、洗澡巾。好在是夏天,每天下午就到偏僻的水塘里洗个澡,把衣服、裤子洗净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又穿上。8 ~) K# e7 I, Y
# o# |! g1 D7 y/ l; d& v* k, O后来,通过曾庆德联络,约他姐夫徐仲书几次到常宁排冲送钱给他,总算暂时度过了难关。8 Q7 B9 p$ p4 o! W
$ _9 R; M. z# E: _! J1 U
在高梓塘,谢竹峰结交了三个知心朋友:雇农王芳泰,贫农王芳申,青年农民王芳章。有了这三个可靠朋友,又有其他许多心地善良的群众支持,他得以在这里愉快地、安全地居住了五个月——1929年4月至8月。中间曾抽空返回耒阳潘家坳,看望久别的老朋友,顺便探听耒阳的消息。. }) w+ B# P5 p5 R
$ X8 J2 d; R9 n
这次在潘家坳,他意外地见到了从井冈山下来的刘厚春。刘厚春是耒阳县春江铺人,聪明能干,在红军学生队受过训,学过队列、射击、刺杀和游击战术,有一定的武装斗争知识。现在,刘已不能归队了,愿意同他一起战斗。他于是把刘带到常宁高梓塘王家村。
% ]0 Y" m1 p5 I M7 y) p% q$ G: ?/ x3 T$ I8 r" Z8 y
谢竹峰和刘厚春在高梓塘住了些时日,逐渐成了莫逆之交,经商量,决心走井冈山的道路,搞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中旬,经过几天筹备,他们在高梓塘王家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游击小组。
! ^" s1 V5 l" ~% [$ ~ n7 G" t- v, K( [4 t# x) Y, h
游击小组成立后,赶到耒阳坛下鹞子冲口,向两户土豪募款,得了几十块光洋,为每个游击战士办了衣服、鞋子。
# p( G9 g# }3 m* j
, x/ ^6 o' n* `5 X6 [; ^他们吃农民家里的饭,现在也开始付钱了。高梓塘的农民,从此对共产党更加亲热、更加拥护。4 c: ?8 x7 c0 J; |3 `7 V9 S. X
' v3 p" Z0 T# B! ^+ }6 ?' @向土豪募款,这只是打击敌人的开始。他们并没2 n( a3 P5 G# e3 }1 t0 j! }
陶醉于这个小小的胜利。谢竹峰心中时刻想着党。失掉党的关系,好比失掉母亲一样痛苦。! q ?0 O- {& x% L. P
8 S% z4 a) S0 H. R# \. k6 d1 R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的组织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 o- G1 ?- q" K2 w1 L- b; [# T* A6 p* F. O2 {; F" L3 V) G7 s
8月间,听说郴县形势缓和了一些,两人商量,决意到郴县和广东坪石等处去寻找党的关系。当时,国民政府正在筑粤湘公路,郴县、坪石一带的筑路工人有许多是从耒阳逃难去的。他们猜测,其中必有共产党员和党的负责人。
) e2 L$ V5 Z& }3 u- K) x
1 |! n8 p# Z) q, j S# K7 ^谢和刘化了装,扮成做小生意的,挑着货郎担,从常宁高梓塘动身,经过几天行程,来到郴县摺岭。时近中午,住进一家伙铺。就在这个偏僻小镇的伙铺里,经过伙铺老板帮助,他们秘密地见到了中共耒阳县委派来的交通联络员邓继梅、邓继枝兄弟。6 \. K- N# w: ?2 c
: F* T, w+ R+ Z6 `0 n9 N* A2 p邓继梅介绍说:湘南起义后,耒阳上井冈山的同志大约有200来人奉命返县打游击,他们怀着极大的阶级仇恨,英勇战斗,于1928年5月26日夜,接连冲垮了上架、夏塘等十几个挨户团,救出了一大批被关押的同志。可惜这支队伍只战斗了一个月就失败了。许多人因思家心切,不假而归。主要领导人刘泰、邝鄘在与敌人作战中英勇牺牲。不过,县委书记邓宗海和总队长谭衷还活着,决心继续战斗。现在,最需要的是给党和游击队补充新生力量。说到这里,他乐呵呵地笑了。 x+ l- f2 |; m; v
# A9 K. I1 Q2 d1 Q: A* B9 c邓继枝补充说:“县委从群众传说中听到你们活动的消息后,多次派人访寻你们的下落。今天,我们在这里巧遇,真是好极啦!”
2 G2 j2 g y# s$ s, i* a7 V( \; k; U' q' t/ {
谢竹峰和刘厚春听了邓继梅、邓继枝的介绍后,都恨不得马上插翅飞回耒阳。
' {7 u5 }4 b% u) H+ G1 ]' A$ U1 D
1929年10月,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邓继梅领着谢竹峰和刘厚春来到耒阳哲桥刘家冲一片油茶林地。原来,县委机关就设在这里。县委书记邓宗海、组织部长谭衷、板桥区委负责人李振鹏等都住在山上一个临时搭起的布篷里,他们一齐热情地迎了出来,和谢、刘一一握手。1 k* R% o% K) u9 E
0 a5 C! l/ l; L$ ]4 w1 b+ g" k谢竹峰激动地喊了声“宗海同志!”喉咙便哽咽,说不出话来,泪水直往下淌。邓宗海说:“现在见了面,应该高兴嘛!”是的,应该高兴。历时一年多,风餐露宿,东奔西跑,担惊受险,行程近千里,终于找到了党,怎能不高兴呢!
+ A; U" {- d/ {3 Q/ u& m1 V/ ^+ j0 m3 N
邓宗海让谢竹峰、刘厚春跟他面对面坐下,然后说:“这一年多来,敌人逼得我们吃了不少苦头,我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邓宗海平易近人,说话轻松,谢、刘激动的心情开始平静下来。! r! m, \4 a* k- c' r
7 }1 }& H5 m) V$ C+ [- B1 }4 P. I
谢竹峰向县委汇报了自己一年半以来在困难处境下坚持斗争和到处奔走寻找党组织的大致情况。县委根据他的恳切要求,马上批准恢复了他的党组织关系。
* e! |& M" g- [ P) W9 }. K9 r K: m
并在1931年2月由邓宗海主持召开的全县党代表大会上,增选谢竹峰为县委委员。
2 A- ~# e7 u3 N: v+ o# z# ^ a* u
1932年春节前后,由于敌人的疯狂进攻,耒阳的党组织又遭受严重破坏;县委书记邓宗海和组织部长谭衷先后牺牲;李振鹏和刘厚春走散了。
6 ~$ p# p6 n* [
; j) [) a8 J+ M+ I6 i" J3 p谢竹峰又成了一叶孤舟。但他仍不灰心,继续坚持斗争。直到1933年阳春三月,他在常宁高梓塘,意外地见到了中共湘南特委派来的李振鹏和刘厚春。
# M, |* T- ~4 y( P3 @% F% a
' Z/ V8 U* Z1 d Q原来邓宗海牺牲后,他们都跑到郴县和广东坪石去了,在湘南特委的领导下工作。几天后,他们化装成织布工人,挑着两担织布工具,动身去广东坪石找到了湘南特委。: G1 y7 Q4 N8 y+ G X$ K3 _
8 @ T9 g( i7 v) e
在那里住了两个多月。特委书记王涛组织他们学习了伟人同志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几篇油印的著作,帮助他们明确在艰苦的斗争环境里坚持游击斗争的重大意义,从而树立了革命必胜的信心,心里亮堂多了。
) t& R2 M0 |/ W( x
6 V+ [6 W, S) ]5月间,王涛找谢竹峰谈话,宣布湘南特委的决定:成立中共耒阳县工作委员会,任命谢竹峰为书记,徐望松、王英江为委员。
$ C" D( l( E& E9 n. X' o
: b+ l2 e& G1 N. W; `坪石受命后,谢竹峰一直在中共湘南特委和中共湘南省委的领导下工作和斗争,并两次赴延安学习,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胜利。
. L0 Z& L* m+ c/ @( ?
2 f* Z, u$ P1 m0 `- u+ g3 n! u
/ W% s0 A0 Y! T: i$ Q1 C
5 D$ i" F: C, A
! B7 J( c5 Q- Q
# Z& k+ c4 k. S) z' 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