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977576|回复: 1
收起左侧

耒阳古迹之一: 刘家祠堂

修远 发表于 2023-5-15 23:0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家祠堂位于耒阳市龙塘镇江头村11组,坐东朝西,“三厅两井”的格局,呈长方形。建筑风格古朴,气势恢弘。
' W. S6 P9 c) d- D- |' Y7 }5 O
( s8 {3 J/ e8 l6 {$ ~刘氏家谱记载刘家祠堂起工于乾隆廿九年仲秋(1764年),因财力有限,断断续续历时30年才竣工。0 m0 ^& t7 D& D9 v4 \& H$ `) ?

! Z) W1 Y. T0 m刘家祠堂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屡毁屡修。如光绪22年(1896年)所撰写的《重修祠堂记》记载:“东祠今被匪毁,基趾犹存仍旧,会同通族,合议共建,上承和宗之意,下启睦族之风,不亦綦善乎。于是,房长承传,董事刘支山将祠内堆积调之,随即兴工,每个男丁派工两天,女丁派膳三日,其工膳外,实费银钱百二十有余贯文,斯事之成,幸赖房内贤能共勷此事……”
/ k2 i' S! I7 s) o6 x8 l
; V: i. c$ I  x; A8 q新中国成立后,刘家祠堂作办小学使用,从宽敞高大的祠堂大门进去,第一厅里,北面是教师办公室,南面是教师的食堂。; ]. s, O4 e1 a
7 ]0 r$ z! G8 j
再行几步,便是一个天井,并被甬道分成两个。天井两侧,各有一张陡峭的楼梯通向廊房(厢房),这便是教师的宿舍。穿过天井,是祠堂里最大的一个厅,中间放置着一张乒乓台子。2 a$ w, J5 u/ n( a

& M9 J4 d% A4 B两边用木板隔开,是两个大教室,再走几步,又是一个大天井,天井两侧筑有廊房(厢房),楼下是两个长方形的小教室,楼上是教师宿舍。
/ c* M! o! d: w# f
  u# e5 z  [4 n. Q, i1 ^' U% f/ f& |最里面的大厅,左右两边也被隔成两个大教室,中间沿着北面的墙,用砖头和木材筑成十多个平方的一个主席台,这是全校开大会时用的。1 H  L& i3 Z: z3 [3 F) u

9 a4 j& M3 o) W) }! A% c后成为村民聚会议事、祭拜供奉先祖之地。7 O1 c- O0 D& [, G1 X) ~+ z
; y. B4 ~5 r7 O( Y'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祠堂里的佛雕神龛被损毁,祠堂遭到严重破坏。
  B8 I8 y0 H% }( ^, ^9 C) e' v* M6 K4 u
1990年,江头村委员会搬入祠堂,并撤旧建新。祠堂前坪兴建了江头小学。" n- C* i" X8 |/ B" H

/ s$ d5 ?! y) }  ~$ _/ r, w1938年3月下旬,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中校秘书王涛与中共耒安中心县委书记谢竹峰同耒阳国民党当局达成合作抗日协议。3 s+ ~7 n; ~4 e- _+ V1 J: Q

4 a% F" H' `$ K/ x: |  x! }0 ]! ~4月初,耒阳湘南赤色游击队第3大队在天门仙集结休整几天后,开赴江头刘家祠堂进行军事训练。) R  E  V9 Y/ J; z5 `( s, H
7 u% {4 Z- ]; s& \( D; `% p8 ^% u
随后,郴县湘南游击队第1大队也赶到刘家祠堂集训。新四军军部派出刘新树等三名教官,专程赶到驻地指导。部队半天操练军事科目,半天学习文化知识。6 z+ d) h8 c, W4 H+ N* }
+ G- D  k" o$ ~* H
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训练,战士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员们政治军事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军纪严明,士气高昂。; |% D) g! l0 T8 \
- \8 t6 p+ v# k  k5 P7 X
周边百姓自发送来了大批粮食、布匹、蔬菜、猪肉,和战士们一起座谈联谊,军训基地一片欢乐气氛。大批青年慕名而至,强烈要求参军参战。0 O+ \0 ^% |* M+ i+ H
9 I* G) c/ ~6 m" ^1 j- n
大部队在祠堂边专门搭建一座凉棚,抽调干部曹秋英专门负责接待,考察新兵素质。
) Q) T% \# M- x0 J) @) z
) M- u" m! b4 C7 ~, _2 S8 m一个月内,报名者达数百人之多,部队从中精选120名青年参军。) g! m( z, @# Y9 b* x$ c& m8 m8 S
8 T/ _+ A  |# v) D; }. s: M
中共耒安中心县委非常珍爱这支工农武装,特地购置大批灰布,为全体官兵各缝制一套崭新的军装。
; q0 J: X) V5 r+ [  S' d6 F& V- l8 y! S4 q
战士们穿戴整齐,学习训练的劲头更足。
' r1 g) D  Z9 E) K9 g% |) _; H. w- g
5月初,新四军军部从南昌发来命令,所有整训完毕的游击武装,统一番号,北上安徽。
8 b% A+ x, r. p/ Q) g, e4 p& r& T: y
- A) c- C2 Y, }) i2 c; ?7 D第1大队改为新四军暂编第1中队,第3大队改为暂编第2中队,共计300多名战士整装待发。
8 Q0 g4 Z( T0 |$ K4 A
" o6 q) ]& o/ i. [+ `( |8 U5月11日,晴空万里,红霞满天,新四军官兵集结完毕,迈着整齐的步伐,与驻地民众挥手告别,经东湾、毛栗冲、竹市抵达东江渡口。
1 ~1 l6 g5 J3 |5 |( O* I) o
* U2 C1 Y: g# M; L% E" ^耒水两岸,人潮如织,锣鼓喧天。部队开始渡河时鞭炮齐鸣,万民高呼:“祝抗日将士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战士们也有节奏地高呼:“团结一心,共赴国难,驱逐日寇,还我河山!”+ p  l6 H: r7 h- A) M( t

* U* H( h: p. J7 i1 A古城沸腾了,耒阳人民同仇敌忾,誓与国家共存亡的意志,在此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IMG_20230515_230520.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丽 发表于 2023-5-16 14: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耒水两岸,人潮如织,锣鼓喧天。部队开始渡河时鞭炮齐鸣,万民高呼:“祝抗日将士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战士们也有节奏地高呼:“团结一心,共赴国难,驱逐日寇,还我河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