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75384|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走在长征路上的三根铁拐杖之学习“朱总司令尝百草”

坛下风云 发表于 2023-5-22 17:4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走在长征路上的“三根铁拐杖”57:学习“朱总司令尝百草”坚信长征胜利尽开颜
  L* W% R5 c$ J2 k, q4 `
" r& Y, ^7 j; P% a! e! [作者:罗范懿
$ a# g9 f7 e! V0 o2 Y4 V1 B. \0 X6 k5 M- X
卢成锡说都江堰有个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他还是这个会的会员。我们从雅安来到都江堰考察学习。
: x1 W8 S- G+ |5 a' ~; }: H1 I/ k0 E* I" p2 u6 T& y' j& @' c9 J
研究会在幸福镇永寿村10组的“幸福红院”办公。“幸福红院”是当地党组织创始人的一栋私人住宅,也是这里早期革命活动场所。这个在都江堰注册的长征文化研究会已成立11年,李崎带领一班人把这个革命纪念地各馆室办得红红火火,让我们扑面感觉到这里民间研究长征文化的力量雄厚。晚上,李崎会长召集附近的会员都来到我们的住地切磋交流。. {8 _6 o5 U1 \' R) e6 ?& D
3 R6 Y6 L% h! \- L% T8 K
李崎四十来岁,单瘦,精悍,那付眼镜可实实在在被“赤化全川”的文化早给“赤化”了。他研究长征执着,凡节假日人家观光旅游他就重走长征路,或结队,或单枪匹马,十几年如一日,精神让人感动。一次他因做红色文化在当地受了委屈,一个电话打给我抽泣痛哭……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没到伤心处,我感同身受,最理解这位四川汉子此事的心情,我除了鼓励他,电话这边也只好陪他落泪……加油吧,战友,这就是文化长征啊!. e- p4 ^( c% g0 T3 s9 Y3 e

# {% `% j. ^. B! n后来,李崎又从自家挤出三万元租下一栋民房,带领大家建起“长征书院”。成都红军后代叶开敏欣然捐碑,留在都江堰“两代红色协会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动人故事就刻上了长征精神碑,立在了“长征书院”。今天来这里参观学习的队伍已络绎不绝,碑上一首五言诗既歌颂长征精神又鼓励“新长征”永远向前:
7 C% V6 V% p6 k) H& x- h$ V2 x. L
: O+ q  B: c: N, k+ s堰龙润川府,
  c( L$ ~8 K. i! e8 J长征救中华。
% L) x# \" Y0 M: L3 |3 v; T精神永不朽,
7 a: u% X$ {/ e9 R: b6 `协会传天涯。
! t, \0 Q  {( f, R/ G6 x8 R$ i0 `
我们又从天府之源奔赴汶川地震中心,参加祭奠了地震遗址,地震后的校园让我触目惊心,所有建筑、道路后陷塌惨不忍睹,唯独校园红旗台岗一动未动,红旗依然傲然挺立,红旗正迎风招展……让我联想起唐山地震各大院里的毛主席塑像也奇迹般丝毫无损……我忍俊不住问量子科学:这是不是正能量强大的磁场核心力的作用?
9 h  Q& v0 O, [; s$ @
+ g3 G- a9 k/ o9 y! K* \" Q在茂县去松藩的班车上,我与一位青年女教师坐在一起。她得知我们是重走长征路的,话闸子打开就关不上了。
9 a, \% y0 \' U& N* n! Y" T3 C- |/ k' j她是茂县城关南庄村的,地震时她在上中学。当时她在四楼教室上电脑课,没感觉到摇晃,突然教室顶上隔热顶板掉下来,打伤了学生,电断了……. y  g$ J; t( Y

' ~, u" N* Z4 ~她家在铜钟电站上游,电站水闸门让地震关死了,家被淹,他们家在解放军搭建的防震棚里住了一年。电站赔偿了她家7万元,国家按人口每人发救灾款五千元,她家发了两万元,国家还提供了无息贷款。她家已建了栋新房。
4 Y- s. B# \" f1 a) `她家4口人,7亩田土,种植苹果、大樱桃,仅水果一项她家每年可收入两三万。她在阿坝州师专毕业,2012年参加工作,月工资三千多。她们家庭经济状况在村里算偏低的,这部分占20%,富裕的占30%,中等的占50%。% E, }" d# @9 _7 b9 |( l$ P5 b
我问:“地震给你们家乡带来了重大损失。几年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 k. Y( t8 Q# `1 c( v“感受了莫大的温暖!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就像都在身边,我尤其对解放军叔叔终生难忘。所以,我今天看到你们几位穿迷彩服的,走红军长征路,我心里好亲切!……”看得出,从她脸上的纯真表露,这番话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我今天第一节课就是上《语文》,课文正好是毛主席七律《长征》,我要向学生讲到你们……”" ^8 u$ x3 V  C- i
我们目送她中途下了车,她回首向我们手指了山坡上那栋学校,她向孩子们奔去!……( J2 y9 G! T: U% @$ x
李丽,这位松潘小学教师,23岁,人长得如同她的名字。我们虽然只是一段乘客同座的交往,因为红军和解放军,我们如同故交。0 z, P  T  `/ L( z6 s& c9 ^8 `
+ ~4 ?1 S4 Z) K% K  \1 s
“范懿,这位年轻女教师长得很漂亮,看她对你特别有好感,要是你还年轻,你们准一拍即合!……”张书记耳背,他并没听到我们交谈的内容,他就说笑话了。8 H3 V* l' D' f& M1 b% ]' y
小卢心里就明白:我们都沾了红军和解放军的光!我们今天同样是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重走长征路的幸福……+ D0 `7 {6 \7 p# V, }+ x
12月6日中午,我们来到班佑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前,我读完碑上王平的回忆录,忍不住失声痛哭,小卢和张书记也哭了……1 o3 _/ C( L/ o/ ^
/ \8 J  U- X0 [' R* n) m
800名红军指战员呀,就在这班佑河畔,好不容易走出了沼泽地,却都在这里相互靠着、依偎着,被饿死、冻死,成了一座座雕塑……2 c& ]7 X: g& ?
我们面对这片曾经的沼泽地,真想要喊天喊地……高山柳、沙棘果灌木、牛条柴、各种无名草……你们这些沼泽植被,为什么不救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啊?他们多数还刚长大成人啊?……
: z% b" g  X& j  X/ ^6 f2 g
6 S, ?: Q1 q* g3 B  n1 e十年前,这里还没有立碑,我们过班佑时连这故事也没找到资料读到过,感谢当地政府和红色志愿者们今在这草地里立上了这大型群雕的碑……我愈发感到了这立碑的重要,这些长征故事碑立得越多越好,有故事就该把故事立起来啊!- ^9 G$ K* F# H3 S  J
在这座碑前,我们的灵魂算是又得到了一次净化,更坚定了我们要完成立80碑的决心和信心!
. n# S4 r4 m/ `2 O" G4 m  f茫茫草地上,红军过康北草地时还有两座碑一直在我心中,一座“女军医尝百草”的碑,一座“朱总司令尝百草”的碑,早该要立啊!$ C( b2 x0 ^+ e5 p
! ]% X( x  x  I3 U
朱总司令尝百草# `. S4 c! G1 ?! v

/ Q- i, |+ u; \) x% ]6 o# ]1936年4月,朱德带领红军大学同总部机关来到红原炉霍做短期休息,准备第二次过草地。
& L0 C1 z3 @- S7 |( y3 r第一次过草地教训惨痛,因误食野草毒死了不少红军。解决部队二次过草地的吃食是头等大事。朱德先请教藏民,组织40多人的野菜队,了解种类、吃法,可这一带能吃的野菜红军第一次过草地已基本吃光。部队过草地时只能边走边识别,朱德也亲自带炊事员、饲养员、警卫员采集。眼看行军中陆续有红军误食野草而毒死,军医史芳束手无策,捶胸顿足,张思德带头尝野草也晕倒了……史芳只好以军医之天职禁止大家尝。朱德对保护他的座骑不准杀的史芳狠狠批评,强硬指挥把自己的马杀了,史芳抱着马痛哭。从此,作为军医的史芳自认责任山大,她竟然悄然独自尝野草,直至毒死……朱德抱着军医痛哭,内心自责不该严厉批评她,一片哭“军医”的声音,震得草地泪眼涟涟……) A9 `9 f/ Z  b! v$ u. `
朱徳下令:任何人不准私自尝野草!可他却在警卫员熟睡时,悄然对周围的野草用指甲掐了又掐,用鼻子嗅了又嗅,还限量尝了又尝,并把每一种野菜的性能、特点摸透,一一记下来……$ H7 L' ]* G8 \# e. S
一个晴暖的晌午,红大操场上举办人间少见的展览会。展品都是朱德认准带队采来的野菜。操场上整整齐齐、分门别类挂牌陈列,一棵棵、一株株、一把把,形状各异,别有风格,共60多个品种。
: @: }# c9 j8 R+ `! P各单位的代表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朱德捡一根小棍作“讲解棒”,总司令亲自做起讲解员:“今天咱们开个展览会,展品都是野菜,大家别小瞧它,这里名堂还不少哩,太有值得研究的。把同志们请来,就是要介绍、研究这些野菜的,让它帮助我们过草地。”
1 H+ D5 s$ p, F1 K5 U6 z; {朱德先请参观展览的同志自报能认识的野菜,并介绍性能。然后,他一一介绍了蒿子、牛耳大黄等60多种野菜的生长环境、做法和吃法,并一一说出来吃的口感。大家个个认真地记录,生怕漏掉,又面对总司令大吃一惊。3 g* p. `- P" R* \' ]+ P
朱德最后提高了八度声音:“同志们,我们要纪念这个红五月,野菜也来参加革命了,现在我号召大家上山去挖‘革命菜’!”全场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心底无不被总司令这位特别的“讲解员”所感动……古有神农尝百草,今见“总司令尝百草”啊!& G4 K& f1 C8 ~5 x9 S- Q
有的鼓掌鼓得热泪盈眶……/ c5 R+ D0 K3 H
二过草地,各部队挖野草的高潮掀起。有的野菜放上油盐顶蔬菜,有的掺在饭里顶粮食,有的洗净生吃当水果……大家吃野菜时,又无不想起了总司令。" P4 H: B" [" K+ b7 R

5 Z+ Z" Y( F2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那是远古神话传说;红军过草地却有军医尝百草、总司令尝百草的当代人间佳话啊!  l- X' Y7 c9 l/ w$ \- E- U
我又向四川的同志交了任务:根据史料地名要找到史芳牺牲的地方和那个开野草展览会的红大操场。% _; L/ I% V! V! b
% d) @* f" E# j2 G# T$ Y, D. F
期待这座长征故事碑早日立成!?
% l& q% E) D$ }长征过黑水县的中央政治局“芦花会议”纪念馆馆长彭初来电话,他们纪念馆接受捐碑。“芦花会议”是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继两河口会议之后的一次为增进红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和信任的一次重要会议。长沙安利公司熊劲松夫妇认捐了这座碑,石碑为这次会议配诗如下:. t: |3 U$ W, K% F$ l& [

+ J: r1 z% V& ?" l3 [$ _6 L! P芦花洁飞雪,4 Q" h7 a4 B& }1 W& O! S
风格高齐天。/ q( |" G' p+ f3 l1 u
团结战犹酣,
" h* D. c/ r% M% K; h; y  B* A长征泣鬼神。
6 ~. w. v/ @+ _* G" e
: I: {8 Q* r6 ~' J7 Z1 i/ b+ E. J3 \离开草地,我们来到若尔盖出川北长征路的最后一个乡---求吉乡。% u+ y5 ?  H: }' k* T" W. ~- ]- a
求吉!求吉!十年来,老林父子和那里的村干部,在我脑海里一直是站在白龙江的川甘边界遥望着我们文化长征队……( A- A, ^# s: X' Y/ r6 J$ F
时间让我们绕了一个十年的万万里大圈圈啊!当年那过白龙江长征木桥上的“三个小黑点”又回到“宾归之家”了……我们总该要立座长征精神碑作个长征出川的小结吧?!4 D! n; g, k4 h0 `6 [5 h/ L- t

/ C# k. U' H& ~我们先去了红军长征的“巴西会址”……
6 f" w6 r* l0 H- a# y# e' {+ k
" _2 |0 A5 X9 y2 |% [2 N9 D第一次的三根拐杖,今天只我一个人来了……我站在十年前这个合影留念的地方,想念老战友们:
- N- @7 E/ K- M. ?- U% Q, ]5 P+ ^9 _  ~9 Z2 x- A  M
巴西会址的位置为巴西镇巴西村。纪念长征,这里只有老寺庙的几堵残墙断壁。喇嘛寺已新建。喇嘛寺的坡下面也有一片100栋老百姓安置新村,煞是亮丽,这是当地响应政府异地移民、新农村建设号召的一大工程。
0 m: _8 p4 A8 F! \# K
/ P! |5 j2 f; |8 m& ^( t“这是个腐败工程!……”喇嘛们都这么说,手指着那一大片,边说边嘲笑,“外表好看,建成三年了,老百姓无法搬来住进去……”我们想,难怪刚去巴西镇政府盖颗行程章,政府办说要找武装部,武装干部却爱理不理。镇里对我们说捐碑的事也很爽快:“我们不需要。”5 A* Y) R' Q5 \+ B1 I7 E: @4 ]$ ^/ J
老远就看到了求吉乡山顶上有座“红军长征过求吉烈士纪念碑”,小卢和张书记上去参观,我急于去求吉镇上要找到我们十年前的老住户。
4 h* {, ]2 p9 x8 E9 j经人指引,我一直找到白龙江过求吉的河边,河边上是个猪场,总算在猪圈里见到了他们夫妻,他们都正在给猪添料喂食。
  q2 @  L3 v0 N! ~% I, S“是老罗呀!---”,他见是我,很惊讶,我叫声“林村长”伸手要握手,他却拒绝,歉意说,“您赶到这里来了?这里太赃,快回家,我们快回家!……”+ @$ s+ F. Z1 s0 _, Z, }* n
十年了,他今年47岁,当年还是青年小伙。那天他带领全家老少,还有村上干部,送我们出求吉进甘南达拉沟的省界上……
# V. _$ M! Q' m我们过了甘肃达拉沟红军小木桥,回头看四川方向,他们还站在高坡上打望我们,摇手,都使劲摇手……8 E! m% U7 N; k$ I
这摇手的情景在脑海里都晃了十年了啊?' C% W% E7 \$ P& I
我使劲抓紧他满是猪食的手,摇啊摇……十年了,怎么能拒绝握手啊?0 a- c: p* J& @& L; A" V
见他不仅是手上,连脸上,头发梢都是猪潲,加上那身在猪圈专用的工作服……& Z; \8 Q7 G9 j$ G
“十年了,都好吗?”
" H6 R4 i6 o# m7 y6 T0 J5 E“好啊好啊……回家再说,一言难尽啊?”& O4 |" |9 v1 |. Z! \) z0 ~$ }  ]
林村长名叫林应成,现在没做村长了。这个村长他说已没法做,这些年听政府的种植开发,自己受苦,群众也遭了罪。他村长带头响应大种金针菇,他亏了70万。
0 q' B) I/ F! k乡政府于2008年大会发动全乡种金针菇,管农业的副县长坐阵,每生产一袋政府发补助,村干部以身作责带头发展,他带头建了厂,忙时要外请劳力40多人,他家生产了21万袋……乡干部带记者拍照片来了,可有困难找政府却管不了,市场经济呀,不找“市长”去问市场……
# Q$ |& ]3 j/ T/ x7 V; ]- H本来金针菇市场价是8-9元,可硬要交成都,且硬要折半至4-5元?) }2 \# P4 C+ x) ^. ]& E! t# ?/ ?
等你货一交完,市价又公布是8-9元……
$ V- ^# {) O. _6 l没办法,三年后他只好把种金针菇场五亩地又改作了藏香猪场,原来进来的金针菇生产机器生锈,大棚又无回收价值,银行利息却天天在长,单利息就欠下10万了,现在总欠款还有12万……
) \( U2 m0 j- p" o( k5 z* s: m3 z9 p& c“但求这些藏香猪们听话,明年5月还清贷款。”他说。我为他捏了一把汗,见他说话还有几分底气,只是这十年功夫因村长“听话”受苦受累了。
8 h9 f/ c% ]9 |0 K' X; z求吉!求吉!
- N$ G$ V, v* X9 k; F! @# [林应成说山上那纪念碑耗资700万,是本地籍贯的一位香港老板赶回家来投资建设的。
* G3 g9 g, ^8 B  [: O3 |我们心里好感动,又好感慨:这就是长征精神在民间的影响力,可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威力啊!- W- Y' u4 }# r( s- @
比香港老板我们内疚。我们也只能捐立这么一座小小的碑呀?- h' g6 v# w. A+ f
林应成说:“我再苦再累,再欠账,你们发动捐立长征精神碑是件大好事,这座碑我来出钱立!就立在我的家门口!”
5 }6 S2 Q6 I( S7 i4 Z, k) ~# A! C他的家门口正是毛主席领红军过求吉进甘南的长征路,且是爬雪山过草地后红军长征进甘南到此唯一一条通道。他家里十年前就挂牌“宾归之家——重走长征路接待站”,十年前,陈赞文和他一块下到白龙江搬来一尊石头,林应成打手电,连夜雕刻出“红军美德传万家”的标语。他今天还把我们十年前的文化长征队名片和这副雕刻作品,一直都供在厅堂正中的神台上……, [" v: D# f! A3 w
我们这次离开后,林应成很快向求吉乡政府请示协调好,由他出钱在门前街道立碑。
5 G1 ~4 r0 X" {  h3 n7 h
; w9 G& L' ~& I6 o% I% D4 |, w湖南工程学院的一位在读大学生,正在东莞实习打工,他得知消息,欣然提出,求吉乡这座红军走出草地的碑由他来捐制。
" W( f/ q' W! D  s1 Y+ ~0 G# Q+ b碑在长沙制好了,来自主席家乡湘潭采石场的石材,背面刻上这样一首诗:% }8 j  [; M. }- z% X3 d1 x& j0 z7 b
( U2 n& `3 A4 B+ O
重走长征接待站,
3 L6 u  @. _5 d$ t. [$ I0 }红色交通立心坎。0 @! Y! X& e) A) r. Y
草地泥沼还沾鞋,7 o7 Z9 ]  \/ `( S' z
先驱脚步回耳畔。
" ?- E% [+ ~9 D* Y1 a5 l' n万里歇足想红军,
9 E; _+ j0 C7 q% ^/ A英雄故事讲不完。
6 j1 u) \  Z9 K* [2 s革命理想高过天,7 k7 y9 t# e$ G% F9 g& I6 C
世代接力定实现。
# g; F7 _( R: b7 q8 ~9 ]0 `% ^1 I) Y$ I% ~2 _
老林亲自带车去成都接碑。成都发碑物流向他瞒天要价,每当这时我心里都很气愤,电话找长沙制碑厂,又找长沙物流,把价格调至基本合理。因为当时全国物流没有标准价格,各地情况不一,加上石碑又为笨重易损特殊制品,上下卸货还要用到叉车,似乎处处都有他物流加价的理由,有时没办法,我气得只好在电话里骂人来发泄……1 n& q" P5 y8 X* \
老林家经济困难,我总想尽可能要为他节省一点,可物流加立碑材料的花费还是比捐制碑钱还要多得多。. G4 \1 _0 R# b
碑立好了。那是重走长征路的接待站,各地重走长征的人都拍照写消息,一位在校大学生实习打工为红军长征精神捐碑的新闻很快传播,这位捐碑大学生出了名。" Y1 T& ?. V( Q
这确实是全国当下大学校园里一位很优秀的典型代表,媒体怎么宣传都不过为。后来这也成了我们宣传挂在了嘴上的代表对象。, r+ r8 N" ]( q1 J9 q
程军权,当年27岁,贵州毕节威宁县人,全国最贫困地区的一位社会青年高考录取的大学生,他在校申请加入了团队,毕业年还评上了本团队“卄强”。难得这么一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的年青人,并已开始表现出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长征精神。他又能写会说,写作和演讲都在大学里获过奖的。
) S5 d& d+ U% ^2 ]: O4 t: [5 g如此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因为红军捐碑事迹又有好的社会影响,我作为团队领队人也很想让他在毕业年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里一有招聘信息我就通知他,还带他来了长沙、去了北京,团队若有实业能发出工资,我真还第一个想留住他在院里做专职呢。
7 O' S! x: c) C$ J他也很相信我,一位重走过长征路、又在县市机关任过职的、今天又成了他的“领队人”,深信毕业为他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会不成大问题。# D3 M/ J0 `& }& X$ @: _, P3 e+ z0 D  w
有经我介绍去的、有他自己选择去应聘的,他先后在深圳、长沙、北京、新疆赴考“事业编”,有的岗位没考上、有的考上了上岗嫌他人太正直不会耍圆滑、有的他上班了发现太“黑”他呆不住……
3 i; _7 A6 k5 x一天,我说给他赠送我的《人的价值学》,并寄去他的捐碑证和荣誉证书,他说都不收,这些都没用。我知道,他在怨我没能帮上他。毕业后他为一份工作奔波、纠结,比他能力差得多的同学都有了如意的工作……“我还为红军捐碑,媒体到处宣传,原来你们宣传我也只是为你们开展工作需要,做好事有正气的人在社会上还反而讨人提防、讨人嫌忌……弘扬长征精神?你带你儿子去弘扬吧?你不是国家有份退休工资养你,你会去弘扬吗?你的话我已不信了,你的话这个社会都用不上,你自己在这个社会上吃不开,你还害了我啊?……”2 ?9 }& A% @3 O" U0 F+ |$ l
我看到他这番微信留言,人像被当头挨了一棒……: w/ I  T4 F- i, @, T) ~
“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只好留言说,“我把你那捐石碑的钱退还你吧!?……”
. E' a  H1 J* ^我告诉妻子,家人也怨我,那一段时间,我看到他这番话,心里就像尖刀戳一般难受,可我又不得不认同他这番话确有正确的一面,难道我重走长征路,失败了吗……我有时痛苦得独自悄然落泪……1 i6 k9 h; `! j. O1 V& O
为了不见到不想到那段文字,我一气之下,删掉了他的微信。可突然又想起不行,这年轻人正步入困境时,他比我还难过,这时要有人关心他才对。可我怎么关心?越关心越会害他,我越关心他会越反感……我只好找到了他过去有过联系的贵州老乡,与他大学同时毕业的,一要他联系开导他,二要防止他走极端,三要他有情况及时同我联系……8 v6 ~7 b. }3 _7 D
过了一段时间,他主动加了我微信……5 A+ \& |9 d* b# e& Q
2018年4月11日中午,他在微信里留下他家里的地址,要我把书和他的荣誉证书都寄给他,并留言说:: k- P. }; ?/ o5 E0 v
“今年开始立足在家乡创业……前两年走出学校后,看到社会现象与教育的落差如此之大,我很想不通。导致以前一些言语和行为偏激,犯了一些错误,望您见谅!”
3 S/ r' l  p' |9 D/ U7 n7 c还说:“现在,我总结出一些原则,惩恶扬善,面对坏人不讲良心要不择手段,面对好人诚心相待。”这不正有了Zel的“上马杀贱,下马成佛”的气质风骨嘛!
/ F5 N- L/ d  a: Q7 f& H' V几天后,他收到我发的快递了,我见他把荣誉证书和上面发表有他的作品两本《中国长征精神研究》文集照片都发在了朋友圈里,上面还有他的留言:“一份汗水一份收获!”. J0 f7 W6 P) u. f' W0 _
后来他又微信留言:“我以为寄书会有您人民出版社再版的《人的价值学》呢?”
. V% m. ^" C6 n( c9 u4 b" Q. a当时我本想送他,可回想起他早期那番留言,还是不再“害他”吧?见他没收到那本书,心中流露出遗憾,我心里非常快活……1 I1 |( ?  y+ b# o7 j/ V1 t' [
“你真想再读这人民版,好啊!随时送你!”
" E1 o8 Q* Y/ K# M程军权,你这名字已刻上了那长征过了雪山草地的碑上,相信你的人生长征也已走过了“雪山草地”吧,学红军,学长征,都应该有“雪山草地”呀,前面甘南还有“腊子口”呢?以后遇有困难也就想想“史芳尝百草”、“总司令尝百草”和“云贵川”吧!
: C  x; M; N% x3 Z* [我又还他两句话:“长征注定艰难!长征注定辉煌!”
mmexport80012115adc9f24f9e73496e00132241_1684748222686.jpeg
mmexport62b4e6dd5b701c21955c3f11f494e059_1684748260817.jpeg
mmexport103e9c09f959cf6c7869a9f37c50753d_1684748238840.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