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863
- 主题
斑竹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
; N& a0 v+ X5 n# j
) q0 y( a0 z& Q“旱改水”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通过对田、水、路综合治理,建成易于耕作、旱涝保收的粮食生产基地,达到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目标,对缓解保护耕地和占补平衡压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7 o! k9 U j; ~# |1 j
* P/ h6 A- Z2 ~+ `5 t# k5 x/ N
今年5月以来,耒阳市三架街道大丰村积极推进“旱改水”项目落地实施,村支“两委”干部下组入户动员群众,面对面开展政策宣传工作。
/ G, n0 p* \# L8 H. [6 g: f, l+ C& t* O7 @
“旱改水改成以后,路通水通,种植水稻更加方便!”
+ Z6 l/ ?. H% }& Y
4 K1 r! `3 c! a" D+ ~- x“老哥,你家这块地在“旱改水”规划里面,面积是零点五亩,到时补贴有……”
2 v$ v1 u: _. I& X4 U) M9 O& O; s' M8 c8 x7 L; Q& H
当好一线“政策宣传员”,村党组织副书记刘孟初发挥群众基础好的优势,通过微信群、屋场恳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做好政策宣传,将“旱改水”项目实施的意义传达给群众,打消群众顾虑,增强群众对项目实施的信心。
% P# }5 L+ h: W( h( L$ U8 U9 q
8 [ e5 ]( I4 a# e* r! D/ k组织群众到田间地头开展土地踏勘、青苗清点、土地确界等工作。7 u: n5 d' r" |+ D. d' X! J
1 z' g2 |1 a& Y/ t) k& a对土地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地界纠纷,村干部采用说情、讲理、普法等多种方式调解解决。3 e* ]$ C; u# w' X
& z9 A* m; Y, @* r
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项目于6月1日全面完成。
[0 ^( E! R) ]6 s/ L
6 d* c. n- N2 M# d/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工作在前、走在一线。党员、湾村明白人组成核心团队,分布在旱改水项目最前线。
# M; |' Z# q5 ^5 {6 R- S0 J
' q6 l) L4 R8 B O c3 z拉长战线,村支“两委”干部同时开展工作,党员干部各自领命,下沉到组到户开展工作,制定工作策略,在思想上做“先导”,在工作上做“头雁”,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旱改水项目最前线。+ e0 z% `: R k, r M/ B
, N% L8 b4 q9 `; I1 O
党员干部扛最大的责任,啃最硬的“骨头”,攀最险的“山峰”,以“关键少数”示范“绝大多数”,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破解“硬核”打通“痼疖”,完成协议签订210户,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
5 C- @% u( t5 ~: P4 ]& e
( v' Q' s) R8 z( ?# l6 k大丰村把“旱改水”项目与乡村振兴充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该旱改水任务面积共计120余亩,20天内全部完成测绘以及青苗登记评估、农户确认工作。共涉及323个小地块。
" }2 i6 |# Q; A# K+ Z) _
; W" k5 b* J% r目前“旱改水”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9 _. t, ~7 z7 g8 D$ `& Y+ H) a* L0 c. a+ L
下一步,大丰村将继续主动作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力加快推进旱改水项目建设,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将低产旱地改造成高效良田,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切实鼓足老百姓的“米袋子”和“钱袋子”,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贡献大丰力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