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80
- 主题
顾问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6月24日上午,天空下着濛濛细雨,耒阳城市论坛版主、网友一行20余人,在哲桥镇人大贺主席的带领下,前往和平村考烟加工厂和考烟基地现场进行了参观、学习,深感受益匪浅。在这次学习中,我们从多个度深入了解烤烟的种植、加工等环节也了解了烤烟在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感受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村干部带动农民增收创业,推动全村产业发展的新举措,值得借鉴和推广。- ^* B' r4 t5 N8 f
乡村振兴 产业是关键
: `; R$ g) t+ l( T. F( B 和平村位于位于哲桥镇西南部,由原板桥村和小岸村合并而成,距哲桥镇政府15公里,是耒阳市最重要的烤烟种植基地。全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38人。有着悠久种植烤烟传统的和平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壤资源条件,产出的烤烟别有一番“烟味”,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几亩地的烤烟,烤烟已成为了全村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该村以“发展基础产业”为第一要务,烤烟一直是和平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不断鼓起村民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已经落实烤烟种植1500余亩。年产值达800万元,烟农纯收入超400万元,村集体收入20多万元里有近20万来自烤烟分成。发展多种产业,扩宽增收渠道。在历届村支两委都在寻找致富的路子,除了种植烤烟外,还大力发展多种特色种养殖业。如:种植砂糖橘、花椒100余亩、养殖黑山羊100多只、黄牛60余头、建立樱桃谷鸭养殖场30多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20万以上,并在逐年递增。和平村先后荣获耒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耒阳市“文明村镇”、连续3年荣获哲桥镇烤烟生产“先进单位 ”、哲桥镇民生保障“先进单位” 、哲桥镇“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9 V0 l/ i/ j& z/ l4 N7 o* n
6 i6 E& \, @( R ^; t \7 p- D
烤烟产业焕发生机 带动村民共同增收8 w# U1 r3 [- z% q9 a% ]3 z% C
和平村烤烟基地的发展,不仅能让村里大多数村民获取土地流转费,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里有许多村民因种种原因不能外出打工,我们就会安排一个适当的岗位,让他们就业,在村里打工,甚至在合作社或者跟某些人打工;我们都会进行一对一的公益性岗位形式帮助他们就业。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就连70岁的老人一天也能赚110元的收入,因为都是手头活。) Q/ u; X& s* h1 P# q+ Y
美丽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振兴的助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据悉,和平村烤烟村集体经济项目带动700余人次农村富余劳动人口就业,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推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激发他们通过劳动促增收的意识。烟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和销售一直是许多农村地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5 t3 L8 f1 i0 d 一直以来,烟叶种植是哲桥镇传统农业产业。近年来,在烟草部门的政策技术扶持下,和平村的职业烟农们围绕烟叶产业链,从冬耕、育苗、起垄,到移栽、采收、烘烤,用心浇灌,满载收获,和平村人开辟了创业路,闯出了一片崭新的蓝天。同时,由烟草专卖局帮助村里打造了一个加盟店,主要收入来自烟草销售,每年可增加15万元的集体收入。和平村在村支两委干部的引领下,带着村民共同富裕。比全家在外打工的收入都高。近年来,哲桥镇立足当地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发展烟叶的优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帮助烟农做强烟叶产业这项支柱产业,逐步勾勒出乡村振兴“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动人画卷。如今,走进和平村,看到最多的是“实干”场景,听到最多的是“发展”话题。通过众人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经济和生活的高质量发展,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哲桥大地上加速展开。3 a6 ?( E; |+ d$ r% ]
1 c o8 G. Z0 J1 S* N m/ J' z: i Y4 R) q% C7 g( A&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