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1.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6 ^+ Y% W5 C2 S t' j
M# W: i. w9 F& H- w$ }4 r: D
2. 之所以说“编纂”民法典,而不是“制定”民法典,是因为民法典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在民事单行法中制定好了,民法典属于在已有法律基础上的重新编排,最终“诸法汇一典,一典废九法”。; ~' A) V. w- b
; M- a! a! {: I9 u) {3. 《民法典》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在之前的《民法通则》,由于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财产关系是放在人身关系前面的。
/ ?6 \" }% n& T- c* N1 V/ K0 e% T1 S/ h3 E6 w+ Z; O5 o8 M
4. 《民法典》没有像《民法通则》那样使用“公民”或“公民(自然人)”的表述,而是直接通篇使用了“自然人”的表述,这说明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民法典也能发挥法律的调整作用。5 v7 j) b/ |) R" W8 r: e
( W" b F$ e, q. A: i( ^$ z
5. 关于侵犯肖像权的认定条件,以前法律规定需要以营利为目的,现在《民法典》第1019条不再有这个要求。
7 k |1 M2 A- l0 K4 w) m. _6 ~
2 ^ P- K$ F' J% _6.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以前法律规定仅适用于选择分别财产制(也就是AA制)的夫妻,但现实中更普遍采用的为婚后所得共同制,现在《民法典》第1088条取消了分别财产制的前置条件,只要夫妻一方(不管男女)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就有权请求对方给予经济补偿。
- f- J0 L; Z* `8 x3 [$ W6 V3 X. m% }+ a; `% g+ D
7. 《民法典》不再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情形。
5 Z, [9 n! v1 b, C. Q+ q7 i$ R! }: n& f" e" O ^8 a2 \
8. 关于保证方式的推定,以前《担保法》的规定有利于债权人,约定不明推定为连带保证,而现在《民法典》的规定有利于保证人,约定不明推定为一般保证。
3 q X; o n! L# V3 M$ d
. n8 u! y b4 ~9. 关于保证期间,以前法律规定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现在《民法典》第692条变更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需要注意的是,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效果,债权人为保障自己权益,最好一开始就对保证期间进行明确约定。
5 Y5 d1 d' W+ A+ ?- x5 ?9 W# E6 V
10. 关于抵押不破租赁原则,以前《合同法》没有强调需在占有期间,现在中很常出现倒签租赁合同的情形,现在《民法典》第405条增加多了一个条件,强调要在实际占有期间才能发生这种抵押不破租赁的对抗力。
( ^$ P/ M- {$ [ } z
- `+ T* O: M# k$ k8 s3 v/ m/ W11. 关于遗失物招领,以前法律规定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现在《民法典》第318条将时间延长至1年。
) a6 ?9 C/ f$ @. V
" o# k u0 Z' _. `4 K- Z1 o: Q% R- V* Z12. 以前法律直接规定流押、流质条款无效,现在《民法典》第401条、第428条不再直接说无效,而是说在财产范围内优先受偿,这种改变凸显了对债权人的侧重保护。7 t1 O" m3 o! }
; ` m0 n4 u7 l8 t5 I/ q) |# n$ s& Z
13. 以前法律规定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现在《民法典》第415条规定,同一财产既设立抵押权又设立质权的,拍卖、变卖该财产所得的价款按照登记、交付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体现了抵押权与质权平等的价值取向。
" {) }) T/ M' T$ m% O$ c+ F5 y
5 b. Q. H9 c/ S1 Y9 M% h* D) K14. 《民法典》第679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以往的规定是“生效”,现在变成了“成立”,也就是说以前承诺借钱给别人就成立了合同,负有履行义务,现在承诺了则没有这种义务,因为合同没成立。1 [2 j+ `6 r& W; l
0 s i0 U3 ?: |1 P9 B/ n15. 《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以往的规定是“生效”,现在变成了“成立”,也就是跟自然人借款合同一样,明确了实践合同的性质。4 K6 r0 z, `! h" E
/ [/ D( ?( X! w) @
16. 《民法典》第565条明确了,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的方式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O q7 a2 t/ I% }6 H
, ^: D) [6 H# ~8 P7 W7 C
17. 以前法律规定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材料,造成患者损害的,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现在《民法典》第1226条把“造成患者损害的”删除了,也就是说不管有无造成患者损害,都不妨碍医疗机构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侵权责任。5 Y w2 I3 r" ~2 [( l4 m
e6 D# d8 G- s3 g8 G9 Q
18. 以前的《民法通则》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现在的《民法典》第10条删除了“国家政策”作为法源的规定,因为在政策成为现行法律之前,是不具有规范性和国家强制性的,不能在法院裁判中作为判决依据。, H, w( O9 X" M- \3 c
) N' D8 K _/ |* h, j' r
19. 《民法典》第12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前用的表述是“精神病人”,《民法典》改成了“成年人”,一方面避免了歧视性用语,另一方面也涵盖了无精神疾病的老年人。
0 y1 q. a* U; ~+ e# O, b
) U8 H( n! D( x7 Q+ X# D) F. L20. 因为现在的小孩越来越聪明和早熟了,《民法典》第19条将未成年人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门槛年龄从10周岁降低到8周岁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