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9144|回复: 1
收起左侧

总结:民法典中的细节知识(1)

武军 发表于 2023-7-14 07:5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  q# V; @; g) ^
4 _! o: ^5 z: i, I: X
2. 之所以说“编纂”民法典,而不是“制定”民法典,是因为民法典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在民事单行法中制定好了,民法典属于在已有法律基础上的重新编排,最终“诸法汇一典,一典废九法”。* e% P4 n: \% r+ i; v; j4 y0 I+ S
9 x6 q$ R! J: @7 R! X# V0 P
3. 《民法典》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在之前的《民法通则》,由于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财产关系是放在人身关系前面的。% y' j! W4 u8 W2 s/ b' R9 U% s

5 l: B' F9 u/ A6 l0 K2 w  |4. 《民法典》没有像《民法通则》那样使用“公民”或“公民(自然人)”的表述,而是直接通篇使用了“自然人”的表述,这说明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民法典也能发挥法律的调整作用。
' }# H/ Z+ J$ N8 g/ p; z7 `5 d* T; [
. Z/ c+ J: g5 }5. 关于侵犯肖像权的认定条件,以前法律规定需要以营利为目的,现在《民法典》第1019条不再有这个要求。( R5 x* B( K8 K2 y( l) ?
% A$ v9 U3 `9 A0 P5 h
6. 关于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以前法律规定仅适用于选择分别财产制(也就是AA制)的夫妻,但现实中更普遍采用的为婚后所得共同制,现在《民法典》第1088条取消了分别财产制的前置条件,只要夫妻一方(不管男女)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就有权请求对方给予经济补偿。
( P! V9 M7 n, d4 f8 V. z" {$ `
! H& V0 R3 k& M3 r! M7. 《民法典》不再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作为禁止结婚的情形。; O" \7 T& }+ N2 l  c2 E1 l, z* ^
, d- D. R( P; a+ P; `1 F
8. 关于保证方式的推定,以前《担保法》的规定有利于债权人,约定不明推定为连带保证,而现在《民法典》的规定有利于保证人,约定不明推定为一般保证。
7 }: c. U, p* j; C* v
$ Z& I+ t3 `5 R# ]0 f9 a2 n8 R/ S9. 关于保证期间,以前法律规定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现在《民法典》第692条变更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需要注意的是,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效果,债权人为保障自己权益,最好一开始就对保证期间进行明确约定。
0 c+ W' e1 X' F% r
0 J! Q# T/ y% P' f10. 关于抵押不破租赁原则,以前《合同法》没有强调需在占有期间,现在中很常出现倒签租赁合同的情形,现在《民法典》第405条增加多了一个条件,强调要在实际占有期间才能发生这种抵押不破租赁的对抗力。' o) Z% I3 ^. r% A2 U# q

& {6 a6 w# o8 ^# a9 l( p4 y8 a11. 关于遗失物招领,以前法律规定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现在《民法典》第318条将时间延长至1年。
& F1 _4 W" e, f0 R1 I4 z7 p4 |7 x2 ~
12. 以前法律直接规定流押、流质条款无效,现在《民法典》第401条、第428条不再直接说无效,而是说在财产范围内优先受偿,这种改变凸显了对债权人的侧重保护。" g. Q; U  u0 V  i! r

. ?$ ?$ u. j: V. Y. e/ U9 m13. 以前法律规定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现在《民法典》第415条规定,同一财产既设立抵押权又设立质权的,拍卖、变卖该财产所得的价款按照登记、交付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体现了抵押权与质权平等的价值取向。6 k# W# o+ ]6 {6 l$ v

2 K; s2 R2 T+ v1 n  Y$ C14. 《民法典》第679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以往的规定是“生效”,现在变成了“成立”,也就是说以前承诺借钱给别人就成立了合同,负有履行义务,现在承诺了则没有这种义务,因为合同没成立。& [: W6 _* Q+ q1 Y. D( r
4 [; w) t# \# I/ L5 J
15. 《民法典》第586条规定,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以往的规定是“生效”,现在变成了“成立”,也就是跟自然人借款合同一样,明确了实践合同的性质。
6 g6 J( i8 ?: D( w8 ^
3 X" G3 V. {) S* L! B) z* V16. 《民法典》第565条明确了,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的方式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o& ^3 V1 n. X/ W
% Y5 b/ A( T) x- O) I% d
17. 以前法律规定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材料,造成患者损害的,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现在《民法典》第1226条把“造成患者损害的”删除了,也就是说不管有无造成患者损害,都不妨碍医疗机构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侵权责任。% m) i" a' v) H3 j6 Y# A$ h/ ?) }3 q

9 c3 u# a' H9 E+ I18. 以前的《民法通则》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现在的《民法典》第10条删除了“国家政策”作为法源的规定,因为在政策成为现行法律之前,是不具有规范性和国家强制性的,不能在法院裁判中作为判决依据。: K- d2 n. o# P0 [: D
9 H+ @/ R' u9 J/ U; L# q. ?& R
19. 《民法典》第12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前用的表述是“精神病人”,《民法典》改成了“成年人”,一方面避免了歧视性用语,另一方面也涵盖了无精神疾病的老年人。
2 K; _+ k, g  u. Q& U+ F: H7 {0 C# [+ H( ~7 [
20. 因为现在的小孩越来越聪明和早熟了,《民法典》第19条将未成年人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门槛年龄从10周岁降低到8周岁了。
7f68173b34a14ab0bd6f871274e6954e.jpeg
73d3d2acbc1a4e62a2754aefa821716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庸 发表于 2023-7-14 16: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表述规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