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859
- 主题
实习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在房贷、养家的巨压下,一二线城市涌现一批“假装在星巴克上班的中年人”。女白领“假上班”穿帮后,在街头放声大哭。
2 q" t/ Z6 F0 J4 N8 J; Z
# T" H4 b1 S! C; ]9 Y在星巴克假装上班的中年人穿一身精致得体的职业装,提着公文包,在工作日步履匆匆走进星巴克,却闲坐整日,直至捱到需要“下班回家”的那一刻。
7 T) D) p- ~# ]" Z% l; @- B
J0 e6 J9 \: ?: g/ Z9 p两次失业的萱萱不愿家人担忧,无奈成为“假装上班”的一员。她说,“短短半年被炒了两次,我瞒着老公和婆婆,搭伴一同失业的前同事,上午去咖啡厅投简历,下午转战图书馆。直到有天,老公突然来电话,说恰好经过我公司想来看看,眼见谎言快被戳穿,我当时就崩溃了,一个人站在街上,放声大哭……”萱萱回想那段“假装上班”的光景,仍难掩激动和酸楚。( h* D$ O2 F, d @1 V
1 D/ k3 w. w) p6 C拥有硕士学历、现年40岁的萱萱透露,由于原雇主主营的食品供应链业务,面向企业用户,唯有频繁参加展会才有销路,疫情封控令公司损失惨重,她在一次同老板娘言语冲突后被辞职。5 M+ \/ _/ j# E% q* x9 N9 R# G
+ |9 a0 @1 Y" m9 l/ ?- e/ _+ Z& F
此后,她被一家自称做元宇宙的网企录用,但未过试用期又遭淘汰。) @5 Y# ^+ }; k- y* a
( N5 b' W% O/ b# I萱萱表示,在求职时屡遭年龄歧视,一家公司主管直截了当对她说,“你40岁,就没有创新了。”' U, H- a" S" n' i; E, G
1 e. f! r, D0 A x5 N; w' q
网络上近来流行“35岁魔咒”的说法,代表不少逾30岁的人正面对失业、没有结婚和没有孩子等多重打击。
8 v P9 U. ~" C, l. l$ b3 h Q
9 P C9 m; Y: T# V9 y. c$ y据报导,就业市场疲软,职场上年龄歧视普遍存在,有受访者,指就连政府都将大多数公务员职位的招聘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
; ~ c5 M. ]/ i8 @- S. |3 ]2 y' Q3 R% P7 ~. ]+ @6 |
搜狐公众号“极昼工作室”6月发表的“当一个45岁的中年男人重新找工作”文章指出,现年45岁的魏鹏(化名),10年前担任南方一家家居用品企业的区域总经理。当时,魏鹏的年薪80万元(人民币,下同),有房有车,旗下有超过100名下属。
! j/ h1 s5 [. p4 k1 Q
- r: X+ I1 J3 s文章说,魏鹏在今年失业,45岁的他却一直找不到正职工作,应征肯德基、必胜客、宜家、星巴克等连锁店的兼职工作,全失败。其中,面见他的肯德基店长直言,他们招的时薪16.5元前台饮料员职缺,“小伙子小姑娘学生最好”。, i8 i" u9 @& f1 J1 [# k
" C, m* r& R# V- w& B: v' [3 r! R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许多中年男女的共鸣,不少网路评论者纷纷议论“45岁能做什么”,直言中国中年失业群体的数量日趋庞大,且中年失业对社会、国家的冲击,将明显大于青年人失业。3 g: U! X, m# C% m; p/ w& R/ W
2 e# j* ?) G0 U9 @' N互联网企业裁员潮持续 “公司快被掏空”
0 P. \7 V. K- b0 G& ~ |* U曾经被资本视作“香饽饽”的互联网行业也步入寒冬。据报导,去年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和腾讯净流失2.8万人;今年首季大型网企也有近万人离开。
# K, C5 v9 o6 E' k% y/ o
7 ~2 f* g3 @; u K) e3 l报导说,35岁的晓丹曾在一家大型网企做市场运营,她与从事互联网金融管理的老公双双待业。她说:当通知到我的时候,公司已经裁员3拨了,部门只留下三分之一员工;谁知老公也跟着被裁,他们整条产品线都被铲掉……心情差到极点。1 a S0 r4 E" `: O
; v& v6 @# D! [, C晓丹说,前雇主从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到代工厂加工,整条供应链一应齐备,但“疫情期间工厂不能照常开工,疫后消费复苏又不强劲,公司都快被掏空了。”
. y# [/ t# G9 [- Z5 r' X. d
8 v' C3 X+ _$ ]0 n- ? s5 R' b: l报导强调,晓丹夫妇的遭遇成为大陆互联网企业裁员潮的缩影。
' s+ Q" Y" c/ t* B- ~1 E! P; G+ n$ U; {" L6 ?3 Y
除了拼尽全力自救,失业的中年人也开始节流消费。“刚刚买房,就遭遇突如其来的双失业”,晓丹惆怅地说,以原来二人70万元的年薪,本可轻松应对新房装修和月供1.8万元按揭;如今面对现实压力,装修只能押后,要小孩的计划也搁置。- @. c, t2 ~, j: Z
, S/ D0 b3 c6 p" w5 S% {互联网公司从2018年开始就出现了裁员潮。宏观经济的持续疲软传导到了个人身上,有关“裁员”的消息一波接着一波。烧钱最猛的互联网员工,率先沦为泡沫破灭时的“代价”。当时,京东证实将进行裁员。白领被裁,哀鸿遍野。
; H) e% @7 ^8 C
6 e# ^' |2 ^+ n4 T6 L由于经济不景气,去年底再掀裁员风潮。
$ }, P% ^2 d$ x1 @, M$ G; |9 n, E ?) e- @. m
今年1月底,中国新闻网报导,中华英才网、诺基亚、夏普、国美在线、华锐风电等企业,去年底纷纷宣布进行大规模裁员。公司并购、行业整合,令年末职场暗潮汹涌,人心惶惶。2023年伊始,部分企业纷纷掀起裁员风潮。上班族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
* P2 t7 }& |2 y# r, r+ G/ Z/ `( ~6 h+ E) L- f. b
" e! ~6 o8 C- M6 V0 e: H
. x" \# F6 @4 _# L/ l% n.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