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榜非易秀士多,
4 \" B& K! r' q5 [: x+ }门第世家早登科; $ [" I6 X6 {& }) C
风拂天池垂柳钓, 8 U9 t( A8 k1 x$ O8 F: n- S4 U# N
水湧地窍泛玉波。 7 f& H: L2 D5 A! A5 |
几重护砂来紫气,
; R( e! |; i; \, ~紧锁堂局似金窝; ) X6 @ s) o4 f
至美亭畔掩映处,
% s2 P s- i5 e& E- `) W6 p幸福安康一曲歌。
& t3 | v, \2 |$ s( n# H 话说这易家冲,只不过是原泗门洲镇的一个自然小村落,它地处易成村的群山环抱之中,交通不便的年代不知情的人很难涉足该村,现在公路四通八达的今天,也只有公路通往耒水河边的或红卫煤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山村,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仅从其李氏西门房修纂族谱,其历届主修人都出自该村这一点,就很能说明问题。浩若氏曾给其村选撰大门联语是“龙榜非易;门第世家”。 丁酉年初冬下浣之十日,与黄会长及定柏、谢总诸君共七、八人终于如愿以偿地一睹了易家冲的真容。该村龙从泉水坳天池过峡后起峰开屏,形成强劲龙势下行前送,其中右面一支中心出脉后,就结的穴处成现在易家冲的燕窝形,而余脉继续前行经至美亭数次过峡起峰而直接到管子山、江冲杨家、泗门洲土菜结局等。而燕窝里的易家冲大门立癸山丁向,由显凤公兄弟共同创建于清朝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了,为回龙顾祖格局,前朝秀案屏幕,如内行人站在大门口前望,高耸之秀峰恰是一只银瓶。两边几重护砂紧抱,内堂左水倒右,虽然堂局不大,但却满目生情,水口紧锁,就是到了村边,如不转过山嘴都发现不了村孒。更兼该村来龙在过峡处的高山上有终年不涸的大天池以润龙气,难怪自显凤公兄弟开基后,该村文墨之士层出不穷,勇威之丁豪气吞云。更说明其祖先弃交通便利,土肥田广的新坡洞,而迁闭塞之易家冲的先知先见与高明。惜该村正厅屋因年久失修,加上人员进城等多重原因,致使正厅屋一度成了危房,当地政府为消除隐患而采取措施拆除,湾村父老兄弟为保持正厅屋这唯一公共堂所的祖业,同心协力,集资筹款,于2023年闰二月十六日,在上面新湾正厅屋聚集,秋庚、小球、运利、海波、平生、国平、修清、先泽、宜正、远成、修顺、修田等为筹委会成员,具体组织实施,动工重建。而一说到易家冲,当然更绕不开要说李树一。因为李树一不仅仅是易家冲的骄傲,也是整个李氏家族的骄傲,更是我们 耒阳人的骄傲,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树一舌战老蒋,不卑不亢; 捉树行刑,树言尔歧必亡。 李树一(1891~1928),派名庆田,字逢源,原耒阳泗门洲镇易成村易家冲人。少时聪明好学,通读四书五经,白天习文长知识,夜晚练武强魂。 1917年在衡群联中学毕业后考入 湖南群治法政专门学校,接受了革命思想教育,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和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1年大学毕业后回耒阳组织讲演团,宜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为人刚直不阿,曾痛斥过蒋介石。 1925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李树一任中国国民党耒阳县临时党部执委,遵照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狠狠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引起了国民党右派和土豪劣绅的不满。1926年10月,蒋介石从郴州往衡阳途经耒阳,下榻于杜陵书院,由于伍资琼、李子如等一些劣绅的密告,说李树一宣传赤化,扶植工农,排斥打击县绅等,遭到蒋的指责。刚直不阿的李树一毫无惧色直言不讳地反驳说:“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是孙中山先生制定的三大政策,人民拥护,我继承先生遗志,执行革命政策,打击不法土豪劣绅有什么错?”蒋介石一时无词以对,面红耳赤瞪着双眼望了李树一好一阵后,恼羞成怒地说:“强辩!我宰了你”。李神色自若地说:"宰了我是少事,革命政策不能丢,如其宰了我,广大工农是不会答应的”。讲完后拂袖走出了大门,蒋介石一脸尴尬的晾在屋里。 1926年11月李树一任耒阳县总工会第一任执委,12月被公法团联席会议批准为主席。李敢于为工农说话办事,毁家纾难,一心为公。1927年春没妆没财中,首先从自家做起,并亲自我到乡里农会干部说:"我家是大富户,没收浮财应当从我家先开始。”自此之后,从而很快把泗门洲的农民运动推向了高潮。而对满屋子没收的财宝公私分明,一尘不染,连一根打疙瘩的断裤带都要其老婆搓一根蓝尾纱给他替换。全国解放后,其子李仁先生一直不向国家要任何待遇,而且不准其儿子向国家要任何待遇。这就是家风和品质的传承。 1928年春,革命意志坚定的李树一参加了湘南起义,任耒阳县苏维埃政府的副主席兼财经委员长。为了政治、经济斗争和统治金融市场的需要,他亲自参与签署发行了“耒阳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畅通全县市场。(如图)说实在的,当时发行的这种劳动券,也就是后来苏区乃至解放后货币的雏形。湘南起义军上井冈山后,李奉命留耒阳坚持斗争,他组织的游击队冲击挨户团,镇压反攻倒算的土豪劣绅,使革命的火种越烧越旺。 1928年11月,李在南乡发动群众时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任敌人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为党保守了机密,为革命保护了一大批火种,直到自己英勇就义,时年37岁。李树一牺牲后,被村人将其收殓安葬于村右侧的山嘴处,墓呈圆形,四周古樟掩映。墓堆上遍植兰花,象征其高洁的品行,墓前有耒阳县人民政府为先烈竖立的墓碑,碑曰:革命先烈李树一同志之墓。墓右侧不远有发行劳动券式样的碑刻。(如图)近来,泗门洲镇的烈士陵园就建在其墓后上边,更有利于后人凭吊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 ^; ~1 t. c0 t9 V( n8 x% Z$ o 作者:李鹏飞 - k" S- q4 |" ?& q* V k, P4 Q( F
+ U! O$ R" _6 `6 S! S
! G& N' V9 F( z. @) Q3 b!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