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坛下风云 于 2024-3-28 08:15 编辑 # [* a& |# |7 _# |. I! u
% y L/ ]; C$ ^3 v 十商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何为十商?志商,智商,情商,胆商,心商,灵商,财商,逆商,德商,健商,其中情商是直面人生不可或缺的焦点。0 ^8 x1 G6 \2 l1 m
说到情商不得不引经据典,说一说三国时期的三大狂人,分别为许攸,弥衡,杨修。这三个人的狂妄,根本就不能体会别人感受,更遑论察言观色,溜须拍马了。一味地唯我独尊,一味地自以为是,不但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最后都成为刀下之鬼,成为文成武将的笑柄。$ j' k8 K; Z4 E' Z b/ B6 M: `
# e. e* k2 h0 ?
首先说一说许攸这个人,助曹操火烧乌巢,智取翼州,居功至伟的,按照论功行赏,曹操自然不会亏待许攸的。想当初曹操闻故人许攸登门求见,当时曹操“跣足出迎”,就是打着赤脚迎接这位才华横溢的发小,在江湖上是最高规格的礼节了。许攸果然没有辜负曹操对自己的“礼遇有加”,设计烧了袁绍的粮草库……乌巢,还用妙计帮助曹操攻取了翼州。按理说许攸得到了曹操以及部下的尊重,也在情理之中了。
: M8 s7 k% J, _/ X/ {' q可是许攸居功自傲的狂人本领,这下子被发挥得无以复加,先是对守城的士兵炫耀自己,如果没有他,翼州根本攻不下,而后逢人就说打败袁绍是他策划的,甚至当面对曹操直呼他小名说:“阿瞒,如果没有我,你能够拿下翼州吗?”。! F: a3 R( ~+ h
. P/ J6 q. ]$ m% s8 o4 J: X
人一旦膨胀就不知道有所收敛,一首好牌让许攸的情商搅得乱七八糟,什么叫狂人,三国时期许攸如果排第二没有敢排第一,这种目空一切的言论,最终招来杀身之祸,曹操手下一员虎将忍无可忍,在曹操的授意下一刀结果了许攸,一代儒士就这样稀里糊涂做了刀下之鬼。/ ?% r- m9 z9 }+ G! @# p6 `
三国时期第二个狂人非弥衡莫属,从说曹操手下能臣武将被诋毁得一无是处,就可以看到弥衡的狂妄自大是独一无二了。古时候还没有出现“情商”二字到底如何诠释,但是不作死就不会死,任何人都会明白的,尤其是天下闻名的儒士(读书人),目中无人的狂妄自大,在弥衡身上可以看到。这位仁兄被曹操送到刘表那里,还是改不了狂妄自大的秉性,最后被刘表送到黄祖那里。黄祖本来就是一介武夫,岂能容忍弥衡放肆。先还是笑脸相迎盛情款待弥衡的,后来弥衡瞧不起武夫出身的黄祖,在大庭广众之下照样奚落黄祖,黄祖一气之下,弥衡身首异处。这个一代名流,就此变成了笑话。8 }. m3 d+ V6 }! ?6 x
第三个才子杨修,在言行举止上看不出狂妄自大,但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本领,丝毫不亚于前面两位仁兄,先从一盒酥,一人分一口擅自作主张地令曹操大为恼火,其次是曹操一个活字,杨修直接吩咐手下人把门改窄,曹操第二次怀恨在心,其实这两件事情都是曹操的本意,只不过杨修太过于自信。第三次因为“鸡肋”,杨修犯了军事上的大忌,太盲目自信了,当然他的揣摩没有错,曹操确实要退兵了,问题是曹操自己还没有开口,杨修反而越俎代庖发号施令了,这样就成为曹操要杀杨修的催化剂,曹操一怒之下,杨修已经一命呜呼。
9 q1 H7 N5 {- \
9 V+ Z1 \) g+ u: z8 p2 Y6 h! o4 N 不可否认,狂人有狂人的资本,这些资本来自于小人得志。纵观上文三位仁兄,大概在势利场所收获了一点点“名气”,所以开始狂妄!但是最终的结局以送了卿卿性命为代价!/ |6 \+ N6 L9 ]% [! _/ q( Q- @: o
3 o/ o+ f4 s0 e& c
所以谨小慎微者方能受人待见,谦虚好学者才能成就大事,做人低调才能受人尊敬!!
( V' K2 Q7 |+ X z5 |5 P/ i
/ X" N$ b* I3 L# Z1 L, P/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