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中篇小说《龙脊山》连载(二十)3 N, i( T8 \$ ]
阿黄安家
# r) j$ Z8 q' G2 J# g 作者∶文化长征0 c! `1 w* Z' p8 Q" a9 C
阿黄缴枪又送枪的消息,就很快传遍了龙脊山。
0 b( i. V9 ?8 ~% s6 c2 ^$ }! w7 o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国民党暗算,国共两党的关系被蒋介石弄得紧张起来。教书匠的何德清校长会用枪,阿黄会缴枪……这些都被国民党地方保安团盯上了。" P$ X* o" E2 P- `- `
阿黄寻亲见到了莲子,同主人亲热一阵,第二天一大早就同洪德离开了校园。学生要来上学了,阿黄在校园里不能呆,不能吓了孩子。- {$ Z, t: t# }8 U' G
它回到了月轮崖,这个“家”虽好,却也不是它呆的地方。主人整天跪在菩萨面前不知说些什么、交流什么?那人模人样慈眉善眼的菩萨不少,它却沒法交流?悬崖上那轮银月好奇,大自然留给这里确是一方三界岁月静好的愿景,可白天夜里这“月亮”都发不出光,天上若不出月亮,这里的夜间还依然一片漆黑?愿景还只是一幅图画,主人对着“月亮”同它饶有兴趣地讲古,它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愿景变胜景还须不断地搏击、奋斗。天上也并沒有总是如此圆满的月亮,阴睛阳缺才是本真,正义与非正义的搏斗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在不同程度存在着,像李眼师傅、德明、何花、哑巴他们,去救死扶伤,惩治坏人,为他人美好,为民众欢颜,去忘我顽强奋斗……这都是阿黄所仰慕不已的!
6 B9 _- E8 \1 r- Y) B7 d第二天,阿黄离开那床红花绸缎被,悄然不见了。
+ }: V$ I; k3 b) ]+ B3 d( O% f阿黄先被黑狗引来了莲蓬岭。, F. G4 w# H% J& l
莲蓬岭,阿黄早就来过。它伴洪德和莲子来山上扯过春笋。
/ c- @1 v) n& Z3 s; I" ]那时山上未屯兵了,上面只一座“老君观”,也是李眼师傳的草药铺和师徒练武学艺的场所。
8 [5 P Q( s9 }1 k阿黄上了莲蓬岭,每次先迎接它的自然是阿黑,它旺旺两声,摇着尾巴飞快过来,它们面对面一阵欢跃、调戏……阿黄先都要去见见白须盖胸的李师傅,李师傅见了它,就拿出来一块野兔肉脯丢在地上,这时阿黑见了也不朝肉脯过去,知道是主人招待阿黄的,阿黄这时也不独食,它有它的考量,马上衔着食物去了古树下,前腿拔开一堆松松的红砂壤,将食物悄悄藏好……& |% k0 ~) A% u. ~8 Y
洪德莲子兄妹来山上扯笋,它要马上赶去探路,去帮他们驱蛇赶野兽……
( F8 a8 S8 i7 m t% Z/ J5 Z( _莲子年小胆大,攀爬手脚麻利,她一进山就拔动毛竹春笋一首首的“哨歌”。春笋长在丹霞崖面上那层薄薄的红砂壤里,因笋的长短大小同红石间隙大小不一,一笋一琴键,脱节时发出的声响各不相同,连贯组合就汇成了高低强弱的一曲乐谱……阿黄太想欣赏何花双手拔弄红石间隙里发出来的笋哨乐章了,何花更喜爱往深处的悬崖沟沟里面窜,因红石沟沟里和土壤与红石的交接处水份足、土壤肥,发笋密集,加上拔弄笋哨时百鸟也嫉妒,扑翅竞喉……这莲蓬岭,在何花手里这里简直更像一尊百乐齐欢的红石鼓,真让它阿黄陶醉!) _1 ^1 b3 V6 ~7 \. B( s
洪德却只敢在崖边沿扯扯零星几根笋子,他怕虫怕蛇怕野兽,连竹子和灌木林叶面上的露水珠它也怕……阿黄讨厌它,也就干脆不为他开路了。
. ^" Q) R8 L' m" Y6 O' Y l( R何花、莲子头上兜着的花手绢也被荆棘给解散了,她们披头散发从山里边窜出来,抱出来的竹篓,却成了一个竹笋倒插成的千层宝塔,带回一片竹笋的清香,全家老少喜笑开怀!
5 e" `5 [9 `) M% Z这时的阿黄就只一个劲地摇尾巴,欣赏人间的快活,也欣赏属于自己参与原创过的一份成果吧!
. l5 d% B) z# H+ j2 m8 G& V7 C$ i今天随黑狗上莲蓬岭,岭上的主人却换了,不见了那白发盖胸的老师傅,只有了这小谭徒弟,小谭徒弟也学师傳丢给它一块食物作见面礼,黑狗却先去占有了,主人怨它不礼遇驱赶它,它们也省事,阿黄也用不着藏食作别的考量。
5 i/ L: A- x# H小谭却不小了,它认识,是土地河那对雄狮家门里的主人的儿子,他与它的主人家不和,他们有仇,深仇,主人也跳了崖,成了崖下一堆土……这后来的徒弟就成小谭了。
( C+ c# z7 u# g% E/ {. R现他家门口那对雄狮也烧黑了,家成一片废墟。他家主人们也不知都到哪里去了?
* B) E5 s- H/ e这莲蓬岭上仍然住着徒弟和黑狗。
3 ]' a+ N0 q* J; E9 [+ }阿黄来到藏过食的古树下,面前两个一大一小的土堆,它明白看不到的李师傅就在期中了……8 t6 @+ c5 m+ Q- @" i
“旺!”它叫唤一声,前腿在地上左右轮番抓着地皮……
" K5 ?. F# S6 h% B+ ~9 D. q谭徒弟知道这聪明的阿黄,赶紧采一把野花献在师父的墓前,又折回寺院取得香和钱纸,点燃,火光照在阿黄的脸上……
( Y% I9 c7 Q: V黑狗过来了,也对土坡打量了一番。但它心思不在思念上,它恋着阿黄浑身发出的雄性,向前调戏。阿黄并不在意,它却念起了何花、莲子扯笋,想起了何花和德明、哑巴他们……尤其土堆里的人是德明的父亲,德明安排自己来寻亲,他的父亲却归土了啊?……) G7 h# C9 F! \- u v) D
它寻亲的使命已基本完成。应该要回到梅岭去了,要把龙脊山的信息传递给他们?
& P' j' ~; O! J% A李眼道长和德明父子的家在共和石,德明的亲源在共和石,他们父子放下了共和石那个家,撑起了莲蓬岭这个老君爷爷的家,教人习武健身,为人治伤疗病……) P- {% K% J3 R, c' a! m; n0 V5 k
那个共和石的山下住着许多人家,也有个姓张的大地主,共和石上每年翻晒的谷子、薯皮片,也基本多是他家的……它想起那上面,深秋季节最好乘凉,比莲蓬岭视野开阔,四周一览无余,大半个龙脊山尽收眼底,睡在中间,耳贴红石,周围很远有响动都有反应。! e, z& U% |, C, q+ N
太平年那是休闲天堂,有天池浴场,天然地毯,鸟语花香;战乱年那是瞭望哨台,屯兵营地,绕九曲龙脊能攻善守,神出鬼没……
$ e4 n. Q# H4 S8 d( a8 {8 t学校有主人不能呆,月轮崖那“家”富贵憋不下,莲蓬岭有人却存宿怨?
' u8 P# `" p9 [( ]: N共和石紧紧连着将军岭,虽然那里早已沒了将军,阿黄去那也沒了相亲的人,但它总感觉那片天地有灵性,有个磁场,像有个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有比藏下李眼师傳送的肉脯,更神秘更有趣的东西深藏在那里……
7 X/ a- k3 y( E' @2 ]/ C; B- ?- ]去了那里,沒了主人,确实会成为一条“野狗”?有言狗仗人势,有主人都远不在身边,你还可仗什么?去仗山势、仗水势……' k7 G0 Y5 c# Z% ]
“去!去仗仗……”阿黄决意离开,跨出了莲蓬岭的山门,摆脱黑狗的纠缠,一支金黄色的箭朝共和石的方向发出……
% P3 f. s0 W3 s5 y) u7 D% l
x8 E& p v- v* h6 ^( q& r深秋的共和石,红石广场都摆满了各色各样的红薯片,熟的蒸得片片通红透亮,生的切成片片雪白似玉……有的还摆出各种爱心或动物的图案来,让阿黄又看傻了眼。' L: [9 }5 v) X
但它明白:正中央摆得大片大片的还是地主家的,摆在广场斜坡上小块成片的才是穷人家的。- I: C3 i5 x" ^# V6 }# J7 E
那是又一个深秋季节,它陪李师傅和徒弟主人来到共和石和将军岭上采药:
( r8 `. V/ v' R1 a Y) {上午,灿烂的阳光撒在共和石上,主人们在周围的植被上寻找药材。突然,山顶的红石广场上争吵了起来:
* X/ o. y$ a% ~% {. ?7 E“喂,谁家的红薯片晒到我广场中间来了呢?”
0 Y$ W# ~/ ]2 c& N7 G“老爷,我家的。” ]: u5 S& g1 L% z
“赶快把你的红薯片收了,晒到边边上去吧,我家马上要晒!”
( e, O- Y' S; k6 b$ T- Q* W“这共和石沒分你我,谁晒得早就谁晒吧?”
p N' H) }2 h“谁说的?这周围的田土都是我张家的,自然这共和石的权属也主要属我家的呢,我让斜坡边上给你家晒晒,就是慈悲为怀了!这广场中间历来是我家在晒,你看不见?”
( m+ d! ~/ p0 f! }李眼师傅听到了,心里堵得慌,他在树林里大声回答:“我看见了,老爷!那都是你家霸道啊!”; B* X/ b! m: `- a% x' B0 A/ p$ _1 C3 a
“是李眼?你敢说我家霸道,狗胆包天!”
8 I( H+ V. ^5 A5 c% D; _& L“共和石共和石,大家共有的,不是你张府一家的。田是你的有地契,这红石山你有地契吗?”
4 d- o7 ?2 W/ r“你放肆!沒有周围的田土养着,会有这红石山吗?”5 I/ ^! i5 X" U7 T
“你倒说对了,周围田土都是这共和石千百年风化成泥土,才形成的,照你的推断,山下那些田土也只能归共和石才对,不应归属你们家的呢?”
* x+ O7 Z. F h“混账鬼!狗胆包天!不准你们在这里采药,这山上的药材都是因我张家的田土肥沃,才长出来的!来人啊!----”0 \- k. V( n0 i8 S6 Q z
山下一帮子狗腿爬上了共和石,地主大喊大叫,挥舞自由棍吩咐:
. K( E0 z) g, k9 V' L“给我把这块红薯片收起来!”! |5 \( M, c9 x' v. H4 @" N! h
“还给我把李眼他们采的药,都给我缴回家!”" t5 c% U$ ]% C' ?
有的去收人家已晒好的红薯片了,有的就要下山去抢药篓……
) ?7 m9 y3 u4 T4 t( `1 i) _“不许动手!谁敢动手,我家阿黄真正是狗胆包天呢!”采药的徒弟主人发话了。
4 X% s2 B+ u! y" I" W阿黄箭一般冲上了共和石,不等地主举棍棒来打,它扑到了他的身上,一把将老地主推倒在共和石上,还缴了他的自由棍甩到崖下的山塘里去了……9 o2 @: _: c- H# p8 Y
张家的狗腿子见到狗,收薯皮片的也休手躲起来了,去缴药篓的人更被两位主人给轰跑了。% S- A* Y1 h3 \1 e5 m& H
那次后,老地主被狗缴了自由棍,一蹶不振,病倒后就再没爬起来,黄泉永世去反省了。
6 _! R: L s7 G+ o/ N8 j8 f后来,共和石下李眼师傅的家就被张家抄了,老人就去了莲蓬岭上落下脚。阿黄家的主人,也就被张谭联盟,横遭欺凌……. X5 j2 M; Z2 v9 ]' i
“共和石啊,共和石!……”躲过一劫的阿黄,今又爬上来共和石,看到这满山翻晒的红薯片,让它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z t3 l& N7 p ?9 I
山下有老百姓参加了夜校,一眼就认出了阿黄!. O& k; |9 D: n- H
这敢缴地主自由棍又敢缴枪的英雄,又来到共和石了!+ h/ y- ~! u: i) m) |# r+ t3 S
阿黄凯旋的消息不径而走。可它身边一直沒见有主人,年久早已淡忘了的宿怨,连山下张家人也不提及了,它也从不去山下的百姓家里去,它在共和石和附近的将军岭遗址里安下了“家”,今天在这个石坦里,明天在那堆瓦片上……. v* g u7 l+ J# c7 H
共和石上又翻晒红薯片了,有心人把蒸熟得通明透亮的红薯片留点放在这红石上不收,由阿黄自己过来享用。有的还把餐中啃剩的骨头也特意送到将军岭上去,还有捕获了兔子也送条蒸熟了的端过去……6 L* `$ t- Q/ l, E0 w4 Y
龙脊山人却很少见到了阿黄,但都知道它还一直生活在将军岭和共和石这方山水间……
& s7 i% i& p+ h! |- x. {& [
@- o/ j0 H: a- v6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