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0900|回复: 2
收起左侧

清明祭:深情缅怀与无尽思念

武军 发表于 2024-4-8 18:1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明祭
4 a6 m2 o( Z# Q) j! a作者/杨学是
" o5 c* O+ u7 V9 J! r怅念双亲去,唯余墓石高。2 N7 y8 J0 U. X1 ^
萋萋芳草地,切切忆唠叨。% ?# N7 {- ^, s  E. S- z( T7 l5 T

$ j, ]' Y. _/ ?+ v" m; w2 o
0 M6 o) q7 X7 @5 y% U6 L2 _& _! t; b+ ~1 D
在杨学是先生的诗作《清明祭》中,我们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深情与怀念的清明时节。
3 t& y" Z2 L- H1 W+ [6 S1 d; W& N, I
作者以简练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双亲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1 T# b% ~$ t% n7 Z3 V- ^* u6 [/ Z; M/ ]# [8 M# B
诗中“怅念双亲去,唯余墓石高”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与无法释怀的哀痛。7 Q. X8 B4 h* u. ^1 Z
4 B) {! V9 J3 A
这里的“怅念”二字,既包含了诗人对双亲无尽的思念,也透露出一种无法再与亲人团聚的遗憾和无奈。* y/ u, v$ v2 N
: E- ^! f. @  v# v  n
而“唯余墓石高”则是对亲人逝去后留下的空寂与孤独的生动描绘,墓石高耸,却再也听不到亲人的声音,再也看不到他们的笑容。
% j6 k0 i3 [8 m7 ?( _. O& ~3 t, d9 K$ Q7 V9 T" B
接下来,“萋萋芳草地,切切忆唠叨”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眼前的自然景色与对亲人的回忆相结合。) s$ L* e1 g6 |

' }3 x$ Y4 A7 E2 q芳草萋萋,生机勃勃,然而这生机却无法驱散诗人内心的哀愁。
" o, y: A$ e1 G# B# s, H% ^% B: Q7 P: {, i# g+ {8 l4 M
相反,这绿意盎然的草地更激起了诗人对双亲生前唠叨的深切怀念。2 r- m. B# H8 ^0 Z

+ @$ Y7 a( n5 T4 y: H这里的“唠叨”并非贬义,而是充满了亲情与温暖的回忆,是诗人在失去亲人后格外珍视的宝贵记忆。
9 z, E1 M3 j+ A7 G! k3 l0 E& ^/ _% [$ `
5 W1 B& a4 `/ b5 c" y- i+ y5 S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亲人的回忆,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深沉而感人的氛围。
9 E% R7 `8 ^) R- ]; m; B5 g% ?5 `! t9 O
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也传递出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亲情的珍视。
5 R. i* F% }! r/ w5 J: O1 q% V3 u0 T) T4 |$ Z$ g0 U
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我们或许都能从杨学是先生的《清明祭》中找到共鸣,感受到那份无法言喻的哀痛与思念。
IMG_20240405_1120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笑人生 发表于 2024-4-9 2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