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8240|回复: 2
收起左侧

如梦令·桐子花开

武军 发表于 2024-4-9 16:5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梦令·桐子花开
- j+ B& I) \* v( U3 n作者/武军0 X" f& Y' U, i
寂寂桐花满树,归耒客思无处。" r) g( ~( P! k3 J* m" k- g: M/ b+ Z
遇雨落清明,何处寄存愁绪。3 m/ U* a4 |* w% t9 E+ T- L4 P
频顾,频顾,历历在怀心苦。- N: U1 Q3 m( z
; Y% U0 m. N+ V
9 r2 x' j9 Z6 Q8 G
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每一首词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沉的情感。% g* B1 n  t5 j
* b+ {: J' @* v+ C
今日,我们一同走进《如梦令·桐子花开》这首词,探寻其背后的深意与情感。
5 K8 N. @4 L& d9 \/ S- y9 R* _$ m4 y
“寂寂桐花满树,归耒客思无处。”词的首句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桐花盛开的画面。: f1 z/ B, p; Y. `" Z8 ?

1 i  y% N0 g% Y3 P7 N4 J& p桐花虽然寂寞地开放,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行人。) r, P9 y, q0 c1 Z- w0 U1 Q  V
6 x$ ^3 N9 l  B+ m- |- S( p) O0 z
而“归耒客思无处”则表达了游子归乡心切,但思念之情却无处寄托的无奈。9 q  S2 M9 K1 H. p8 G7 t
( }% J: [. t, o6 l
这种情感与桐花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词作定下了忧伤的基调。* n2 j8 X( E# ~$ w
- k3 L( n! q$ p3 o) u
“遇雨落清明,何处寄存愁绪。”- t: D% C  W! z, a9 N
: {  p. K& @+ p$ z0 G5 E
雨中的桐花更显凄美,而词人的愁绪也如这雨中的桐花一般,无处寄存。7 R- _+ m6 P6 ?. @) U! u

% Y3 h4 G1 l# q, ~: q' Y这里的“遇雨落清明”不仅是对时节的描写,更是对词人内心情感的象征。
7 d6 y% f& i+ F+ T* N2 y+ p% Q0 P% M) @/ y
“频顾,频顾,历历在心怀苦。”" W. Y) v, u% k: Q0 D/ f7 R

3 i* V7 W( w) N; @这里的“频顾”二字,既表达了词人频频回顾故乡的深情,也展现了其内心所经历的种种苦难。7 V/ [2 E% i5 ~0 R

5 i1 r. N, T/ |: j4 }这些苦难或许与家庭、事业、友情等有关,但无论是何种原因,都使词人倍感痛苦。
) o2 [1 r8 r( u" v* s5 s) \; R  [( p8 l- m1 Y/ @
而“历历在心怀苦”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痛苦在词人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 S& F1 |( t" f$ Q
% a, `. S& ^7 d3 Y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或许也应该停下脚步,去品味那些古老而深沉的情感与故事。
mmexport35098856ed31a405ce923d29a135cff9_1710426073169.png
mmexportb94ffdd79f0ca4ab72aeaecf9e4ed4de_171058555720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微笑人生 发表于 2024-4-9 2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念无时无刻不在,人不必要沉浸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叮当想 发表于 2024-4-10 10:0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农只知道桐子花开浸谷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