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8558|回复: 1
收起左侧

曾传林先生《咏蔡伦竹海》读后感: 竹海深处的历史与禅意

武军 发表于 2024-6-3 09:5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咏蔡伦竹海6 i9 b2 H3 x0 x. o
9 R+ B- O% M0 o; \: c/ [% ]3 ?
作者/曾传林
" a  d  a" u' c+ M! c& z9 X6 M2 j
雾霭青筠漫岫烟,凌云劲节向天悬。" Z! l3 ?4 O! v8 {3 S. N: e

8 z, N% m# B! Y( K. P9 o登楼揽景千重翠,拄扙听涛万顷绵。! M! Q$ {! X& h% t+ v! h& A6 ]5 F
: C- ]; W" _. s% q
霞客遗篇形迹在,蔡侯土纸古今传。/ ?+ v  U. H7 P  ~$ |
0 r. A; U; r1 ^
石林螺洞多幽境,入悟禅机便胜仙。, M' b( ?% C3 L

1 [  @) ]5 O7 u4 ]7 v4 [7 l. A$ F! @# k: ]( G8 R% a
2 r. ]' W' L: C  E/ F2 t$ M8 S
读罢曾传林先生的《咏蔡伦竹海》,我仿佛置身于那片青翠的竹海之中,感受着竹海的浩渺与深邃。
% K. I. Q: g& Y% t$ w1 g; a  b
诗中描绘的每一幅画面都如此生动,让我仿佛能闻到竹子的清香,听到竹涛的绵绵之声。2 V: [$ E6 P' J3 e. b) R: i; Z
( T7 @5 b6 I+ O! a  ]. f
诗的首联“雾霭青筠漫岫烟,凌云劲节向天悬”,以雾霭和青筠为引子,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朦胧而神秘的世界。
5 b( Q% e$ o1 z( M3 n. p$ E! N; s4 J) T2 z0 b
竹子的挺拔与坚韧,如同凌云之志,向天悬立,让人心生敬意。) w+ Z- q% y4 A: g

8 z) S  `0 r/ n% F# J颔联“登楼揽景千重翠,拄扙听涛万顷绵”,则让我仿佛看到了诗人站在观海楼,俯瞰整个竹海的美景。
9 [3 }& i0 s0 L, A3 n
1 f; }- [& n  _! O" M5 z, B千重翠绿映入眼帘,万顷竹涛在耳边绵绵不绝,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让人陶醉其中。
6 U' X! l/ R# @3 p4 v  F+ D* s' |, i3 [1 I
颈联“霞客遗篇形迹在,蔡侯土纸古今传”,提到了霞客与蔡伦,两位历史上的名人都与这片竹海有着不解之缘。
. M) U. A8 f/ ^8 ^  Q2 X  Q* Q* T9 e! ]$ J' i
徐霞客的游记记录了这里的山水之美,而蔡伦的土纸则让这片竹海的名声远扬。8 E$ A) r4 A' E5 R$ A
; k" g4 |( w( @6 J$ ~; K- _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这片土地的赞美。6 B/ d$ C! q4 B4 N0 H8 b0 c
* s6 u8 d" B4 K! z& ^
尾联“石林螺洞多幽境,入悟禅机便胜仙”,则表达了诗人在竹海石林螺洞中的感悟。
7 F5 g6 i- D+ L; n* g1 \2 A# E
6 O! Y3 V9 L. N- y' m, f6 s石林螺洞等自然景观的幽深与神秘,让人仿佛能够领悟到禅机,这种境界已经超越了凡尘俗世,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p' \+ F0 K8 \3 o7 ~! m" ^

9 j' I) z' L7 R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蔡伦竹海的美丽景色,还融入了历史与文化的元素,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与深邃。
) c# }) O" j# f6 H2 S# B! q4 d  U% k. h! D  Z1 D- R$ V  q
读完这首诗,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自然与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