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武军 于 2024-7-10 15:21 编辑
) E7 }& v, l9 b9 X& ?: a
( C3 R% y4 B: Y8 t4 Q* Z w贺陈红辉老师入围甘棠奖
4 ?' y& p% T$ z# B) `" e' h5 [- D( i7 k* A' G0 ^$ @/ ~0 p; F
作者/蒋国峰( G( L$ g" ]+ m* ?# P6 ?
1 Z8 K$ k* a# t' q9 ?8 v2 ]冬日高才响耒阳,诗联卓卓赋华章。, ^7 [' c8 S" C, t3 h
甘棠夺奖名荣列,韵海飞舟路正长。* X# D* R/ ]( c6 x# h# ~/ p4 {; n
文思涌泉惊四座,笔锋如岳震三江。5 g& E$ O; w/ U& { l& @4 Q
今朝喜贺君佳绩,明日扬帆再起航。
8 l1 Z, I3 j# A* @+ C
# x H1 W, r; s' O
. v; m0 ?: e8 J7 z+ E在这首《贺陈红辉老师入围甘棠奖》中,作者蒋国峰老师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对陈红辉老师的热烈祝贺与崇高敬意。
4 d8 E/ x, X5 E) X+ `$ L* ?9 @
7 ^/ X+ i. G7 b) d, D/ {诗的开篇“冬日高才响耒阳,诗联卓卓赋华章”,
( r+ N# _# k- W8 q2 [. D1 M8 S- l- X; m0 \
直接点明了冬日老师的才华在耒阳声名远扬。
- ?* l. E+ r* _3 Z7 X& j
4 t0 b3 ]6 a d, O" K' r$ J“诗联卓卓”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老师在诗词与楹联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一个“赋”字,更是生动地描绘出老师挥笔成章、才华横溢的形象。, p8 i4 @/ Y) W
# n; b% M A' ~3 |" e
“甘棠夺奖名荣列,韵海飞舟路正长”,
# |" Y2 `% U- _" T; L; ~# S5 q- g- _$ o; {
这两句紧承前文,祝贺冬日老师入围甘棠奖,其荣誉之名得以位列其中。/ Y, E Y# B8 s, I& b2 K0 M4 ~
9 t+ [5 }5 j- N( W g0 F; {! r" E
“韵海飞舟”这一比喻,将冬日老师在诗词海洋中探索前行的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暗示着冬日老师在文学道路上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长的征程等待着他去征服。$ V* H1 C$ t8 b# i2 ?% n8 S
# p8 D7 d+ I3 }- n& Z, Z+ G“文思涌泉惊四座,笔锋如岳震三江”,$ d" C5 }- S# D- d" S& Z
, ^% u O$ ]6 y5 J# L进一步对冬日老师的文学才华进行了夸赞。7 p% a3 r2 {( _2 P h! o
8 U$ O" Q- f; t& `) K# Z
“文思涌泉”形容老师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惊四座”则突出了其作品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能够让在场的人为之惊叹。3 _- I, _6 Q2 F2 f
! \) ? E5 O& c) a# L. n
“笔锋如岳”将冬日老师的笔力比作巍峨的山岳,雄伟而有力,“震三江”更是夸张地表现出冬日老师作品的影响力之广,足以震动三江之水。
, B$ X4 v) G% ~- j; ^" ]
I! U5 g; R% Y1 R) m, E1 |尾联“今朝喜贺君佳绩,明日扬帆再起航”,# j! l+ p- r6 t8 @9 j
- [) X" d; ^2 w. U& i! b回归到祝贺的主题,表达了对冬日老师当下成就的欢喜之情,同时也寄予了对冬日老师未来的殷切期望。
! R: K" g' P: K. z' J' D# y. D# c3 A& i8 u
“明日扬帆再起航”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激励着冬日老师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继续创造辉煌。
. p% B! V; R( G) }4 B
6 U7 A( d* L# d. v- l4 w2 C# Z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1 o4 J( Q) K' M1 v- w p/ p
9 A" R+ |5 ~5 a, H. A9 A! b
先赞美冬日老师的才华和成就,再表达对其入围奖项的祝贺,最后展望未来,一气呵成。
; `' ]$ \2 k" |% a% s+ |/ w. f- p9 V/ q1 E- b4 f9 B$ R7 y* \5 y# Q7 g
在语言运用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文思涌泉”“笔锋如岳”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X( P6 }6 P% f W6 k& H4 n+ B$ P+ c; m" R7 |4 r
同时,诗中的用词精准而有力,如“卓卓”“荣列”“震”等,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 j k/ H# h% _, x: O$ _. |7 c0 H% `6 c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陈红辉老师个人的祝贺,更是对所有在文学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人们的一种激励和鼓舞。
# d# f e% j! H0 ?) }
8 S" _+ {# u+ G8 F: E) Y: v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文学共同的热爱。/ M- P; E: s5 \- e) n6 H3 G2 |. M8 n
v5 V' V' ^5 {9 N& d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陈红辉老师定能如诗中所期望的那样,扬帆起航,在文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灿烂的彼岸。
1 g; N1 [' O- y. s
5 j% w" @1 m a! ]9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