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 C* I; R& ~0 d7 N* R
- {; y8 P% r2 h: F; `% Q, F R4 u
这是一部日志体小说。与其说讲述家庭伦理,不如说是刻画女性心理。以纪实性叙述方式,以两位女性为案例,从行为剖析人性,探究心理成因,关注时代变化对人的影响,似乎揭示传统家庭结构将面临冲击。这一代人经历传统家庭解构的痛苦,组建新式家庭的困惑。 萧茵出生在码头文化、手工作坊家庭,本科毕业有一份体面工作,却把“一手好牌打烂了”。阿春生长在相对封闭的矿区,初中毕业跳到开放的大都市,由农业文明跃进到都市文明,由此产生的思想裂变,衍生出光怪陆离的行为。糟糕的原生家庭,青春期的迷茫,转型时期社会大染缸造就了她们复杂多变的性格。 她们童年物质匮乏,成年后追求物质享受,为了金钱,可以为所欲为,彻底颠覆正常人的“三观”。 她们小时候被生活逼迫独立懂事。过早的独立增加焦虑和恐惧感,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焦虑依恋型人格。因为缺爱,没有享受如何被爱,就要学会爱别人,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凡事自己扛。这样的人其实非常缺乏安全感。她们从陌生人的肌肤之亲,陌生人的奉承中获得短暂的安全感,无异饮鸩止渴。 她们的经历不仅仅是关于职业、爱情、婚姻等的选择,更是关于生活、尊严、人性等的深刻思考。她们的人生写满了无奈、挑战、抗争、顺从、放纵、堕落、不甘。也许有着自己的不容易,也许是生活的迷失,也许是一时冲动,也许是追求低级趣味。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光彩夺目,有的黯淡无光,有的轰轰烈烈,有的默默无闻。 她们多情且长情。“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渴求感情,又玩弄感情。非常喜欢玩2+1,大搞多边形,甚至有意让男人争风吃醋,自己享受那种被争夺的感觉。 她们追求新鲜感,她们每段感情只能投入很短时间,新鲜感一过,立即追逐下一段感情,她们只能靠新鲜感续命。欲望人生,沉醉在新欢旧爱迎来送往,烂在了新鲜感的死循环 。灯泡的瓦数大一点,她她们心痛电费,不惜损害女儿的视力,为了追求新鲜感,却毫不吝啬一掷千金,甚至拆散自己的家。 她们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魅力,内核匮乏需要他人肯定。却希望通过得到异性的认可和喜欢,来证明自己还是有人爱的。对男人来者不拒,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感。这种人永远得不到真爱。她们的精神世界永远是空虚的,因为她们的心从来没有被爱填满过。 她们随时释放可得性,到处找备胎。她们以为左右逢源是本事,招蜂引蝶是魅力。或装得一本正经,实则杨花水性无凭准。 她们说谎成性。为达自私的目的,谎话连篇。虚伪的言辞和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诚实,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用一幅对联形容她们,上联:天下撒谎第一;下联:世上骗人无双;横批:自欺欺人。 我们也要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她们的处境。她们并非刻意去伤害丈夫,而是被孤独和寂寞所困扰,最终走向死循环。我们不能简单用”淫荡”两个字来定义她们的行为,因为人性是复杂的,道德边界也时常模糊。或许在她们内心深处,也在挣扎和痛苦,只是无法承受独自面对生活的重压。两性关系的复杂性,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奋斗,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他们虽然身处边缘,但内心依然充满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她们身上亦有许多优点,如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等,这些是值得肯定的。 她们值得同情,值得研究,不值得效仿,但愿她们历经风雨见彩虹。 & u. Y- A ?7 R1 L* v
8 Q) w1 f8 O6 l# a- W9 n/ u' }
( @+ n2 ]( l6 ~) z( R" X
3 }. D5 M" ~: c0 W8 ?
) j% b8 D9 _5 g7 o, C. e) K- e5 ?% K* v. G4 P2 m* S. c+ Q
! K b8 w& Y: l. D3 Q* U) H" T0 W2 J3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