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407727|回复: 0
收起左侧

格律诗七大禁忌

武军 发表于 2024-8-18 23:3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忌新旧韵混用
) C% M) I1 c/ V! u! g. h6 \
2 d( a- o: o4 h# b' _) Y' b0 Z7 W% b5 G6 l

$ r' X3 i& x3 H9 M0 x. S3 }  c在创作格律诗时,选择韵脚需保持一致性,这是维护诗歌音韵和谐的基础。新旧韵(平水韵与中华新韵)各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历史背景,但不可在同一首诗中混用。新旧韵混用会破坏诗歌音韵的统一性,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困惑或不适。因此,诗人在创作前应明确选择一种韵书,并严格遵守其规定,以确保诗歌的音韵和谐与美感。
' k  w9 [; i/ B7 ]/ y* _; L
/ H8 C7 x  j+ @+ B: e1 U! \: r# S$ O

4 g7 D4 Z$ V( ^9 Z/ e二、忌孤平
5 r) i0 k( M  `- S' ?% v/ |  Y- d% p) S2 U" U
* O" U) k+ a' B9 O/ G; W
( ~' N6 E0 P& d. h3 o7 [- m
孤平是格律诗中需要避免的一种音韵现象。它指的是在诗句中(除韵脚外),平声字数量过少,导致音韵失衡。例如,在常见的五言或七言句式中,如果除去韵脚外,平声字仅有一个,则被视为孤平。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是仄声,除去第七个韵脚字外,只有第四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孤平会破坏诗句的韵律美感,使声音显得单调而缺乏变化。因此,诗人在创作时应注重平仄的搭配与平衡,避免出现孤平现象。8 @0 F. o2 O! A" e' {( q* h8 ]! K0 a

6 ^9 v/ G: v8 v+ N# X* w) h
  B  j; w# m# m/ I" @" e
2 r: I9 l/ V3 k- Q) ]9 N+ g三、忌尾三连平(仄):
0 O5 O- i) k" a  w5 |) p4 y, k0 h8 g3 J- }( ]2 H1 N- _

2 N2 [, F9 }2 S" d8 D+ T2 O: m0 ^# q( ?  l! \
尾三连平或尾三连仄是指诗句末尾连续出现三个平声或仄声字的现象。这种情况会使诗句的结尾显得单调乏味,缺乏音韵的起伏与变化。在格律诗中,音韵的丰富性和变化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诗人在创作时应避免尾三连平或尾三连仄的出现,通过平仄的交错使用来增强诗句的韵律美感和音乐性。( _# @5 a/ R: f- M
' {2 @3 V* x9 e

: k+ i& ^! u4 {6 x* T+ ~" D: R8 G, ~) m1 i7 Z, v1 o/ t+ Y
$ Y4 q* e( G2 y5 ]) N+ M
四、忌失对、粘、替  p6 t# o4 Z+ g& O% G) }

' |! ?+ T* W( y0 v0 \
' O* ?# Y# a* b& y
1 _* f  v( f% s/ F1 T; p/ ^: w3 u失对、失粘、失替是格律诗中需要避免的三种音韵错误。失对指的是上下句之间平仄不相对立,一联的上句与下句间的有关字,平仄相反,如果相同了,就是失对。;失粘则是指上下联之间平仄不相粘连,上联下句与下联上句间的字,平仄相同即为粘,如果不粘就是失粘;失替则是指一句之内平仄不交替,一句内2、4、6字平仄交替,没有交替就是失替。这三种情况都会破坏诗歌的声律结构和音韵美感。因此,诗人在创作时应严格遵守平仄规则,确保诗句之间、上下联之间以及一句之内的平仄关系正确无误。
0 ?# ?* k9 p- P$ t3 H8 V
3 F2 ~- l& b; C" B  S4 J# ~' p& F2 O6 h6 ~4 ?8 A

0 O8 C. U) S* V8 M& @五、忌合掌" {! f3 y4 A$ S7 Z% H, G2 }
5 n) M+ ~$ v0 r" v; _& u

' x2 e9 w' i, \1 Q( S9 M$ M/ |! a. Q+ t+ m! v
合掌是格律诗中需要避免的一种内容上的重复现象。它指的是上下句之间意思相同或相近,缺乏差异性和互补性。律诗中,三四句、五六句,其实是两幅对联,如果一幅对联,上下句意思相同就是合掌。在格律诗中,每一联都应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意蕴,以展现诗歌的丰富性和深度。如果上下句之间意思相同或相近,就会使读者感到单调乏味,缺乏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诗人在创作时应注重上下句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避免合掌现象的出现。
. S4 W9 X3 _: p* s2 P4 B1 b" c1 j* U! B0 x5 ?9 V

0 G" ~" X; ~* n  Z7 }# N+ }  ?$ e$ t4 {5 J, n& T

6 {. ?9 M6 ~: ~2 h' W( r# ~六、忌换韵
0 Y% B  h$ v4 C* z, z' `" z+ Y# L2 G2 q  O0 g: N2 }6 v# p
" k0 T9 A5 A$ U% p
& B  Q3 j4 F& M  B
换韵是格律诗中需要避免的一种音韵现象。它指的是在同一首诗中更换韵脚所在的韵部,格律诗韵脚字的韵部,只能在同一个韵部中,如果不在同一韵部就是换韵。所谓韵脚就是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第一句押韵,其韵脚也包括在内。在格律诗中,韵脚的统一性是维护诗歌音韵和谐与整体感的重要因素。如果更换韵脚所在的韵部,就会破坏诗歌的音韵统一性和整体感,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困惑或不适。因此,诗人在创作时应坚持一韵到底的原则,确保韵脚的统一性和一致性。8 |: D* {/ \! q6 s/ V
7 B, ^: o. |$ p; B
, Q0 V7 _0 i* J2 e8 a7 J

3 ^. ?: d) d# J" I2 s2 p7 R2 L# R7 X8 K七、忌直白
/ b- J9 U+ \& s4 f4 J- U5 ^9 l' V; H1 q
. H$ P/ `5 ^; k; z

6 q3 }3 Y, c. |2 r9 F! {" c直白是格律诗中需要避免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指的是诗歌语言过于直接、浅显易懂而缺乏含蓄和韵味。在格律诗中,含蓄和韵味是诗歌美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诗歌语言过于直白浅显,就会失去其应有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在创作时应注重语言的锤炼和意境的营造,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生硬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以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K) ~9 d( k. ], l6 Z; @
. ^* N5 q2 s/ t7 M0 W" J

4 B* Q& ^, ]" O. a# \$ {7 i" A7 A# u( {* V, d

6 z" P; X: L6 R$ y( j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