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09305|回复: 0
收起左侧

格律诗八种对仗通病

武军 发表于 2024-9-14 16:1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格律诗的对仗要求颇为讲究,尽管并非刻板不变,但仍需我们细心揣摩。7 a: {) S5 s& T" Z( C0 L. A

8 D' G, X: U) v3 ~诗以意为主,当对仗和诗意不能两全时,我们可以适当放宽对仗的要求,但仍需尽量遵循。
# ]$ g6 N- r9 }" p$ R  H
  @5 B1 P9 g  z( Q1 C( G* r$ p4 x8 U一般来说,颔联的对仗要求可以相对放宽,而颈联则要求更为严格。
9 n' n8 H. P9 t, N
% `2 \; M* @6 t对仗分为严对(工对)与宽对,通常能做到“词性相同”、“结构相类”、“平仄相对”即可,但我们也提倡用工对,因为工对能显著提升格律诗的艺术性。
3 d6 X' z& l" {) ~: i* ~& y' S  ~% u' ~: K, K, j/ e* O2 J
然而,在不少诗稿中,我们常常发现对仗被忽略或运用不严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诗稿中常见的一些对仗通病:
  ?' }  y8 O- v+ }7 {, Z, [1 n- K! c2 d8 L8 f& o2 }2 B
一、偏正词组与联合词组混对
3 B. F2 Z  i4 f% X9 a* w! a. @9 }: p# l5 K+ O& z2 V
在组合词的对仗上,我们应遵循“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的原则,否则便不能构成工整的对仗。
$ O, w2 X* y$ L* b6 n
- ^; g$ Y1 z1 e$ I9 F例如:“丹心育桃李,寸管写青史。”在这里,“桃李”是联合词组,而“青史”是偏正词组,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因此不能构成对仗。( b/ T. v3 ]4 s: ?. F9 h: X9 T

9 z+ V9 i1 P6 z) d; _" r$ E二、双声、叠韵、联绵词混对1 M& `" W, |) ^3 a
8 h9 u- Q; Z1 h, p; e% ?
在工对中,双声(或叠韵)词应以双声(或叠韵)词相对。9 _; c! |9 @/ P

; G  G4 q0 X" `: ^% F% ^在宽对中,双声(或叠韵)词允许用联绵词相对,但不能用其他词类相对。
* _: e4 v9 [% i2 w& ?( ^. ^' }1 n" x6 U! C" }
例如:“宕丶湃怂坪#绽派坛』跞缟健!痹谡饫铮傲绽拧保╨ín láng)是双声词,而“锦簇”(jǐn cù)是偏正词组,由于它们的词性不同,因此不能构成对仗。9 D8 e5 f. e9 s: k
7 d, l, [( Q9 \9 g/ {' [; A" B
需要注意的是,联绵词虽然结构属“联合”,但它与一般联合词组是有区别的。7 \. z" [. h# D! F9 @( V

+ f% M$ X7 e: V( F& M! @联绵词是双音的单纯词,它的两个字只是代表词的读音,只有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才能代表词意,单独一个字并不代表词意,例如:“琥珀”(hǔ pò)、“妯娌”(zhóu lǐ)等。# H( x0 Y' u; _$ i
& K$ w/ v( ~+ V1 f! c
三、同字相对
9 F$ k8 D3 A0 l% p, ~3 x# j, y
同字相对也是对仗中的一大忌讳,尤其是在二、四、六的位置上更应避免同字相对。例如:“红心献祖国,红花献英雄。”3 y7 W+ H# {6 z& a! ]' I5 Q

- M$ q( u& J9 z# D, Z' H在这里,“红”字在两句中都出现了,构成了同字相对,这是不符合对仗要求的。
- b% `( V7 X+ @2 u9 Y( Q2 O8 r, Q8 o( O  T3 s  O5 k% s% G4 w
四、句尾三字不对仗
7 ]0 R' q6 i5 w9 |
' f2 c7 L9 q' ~. R) A句尾三字不对仗是格律诗中常见的毛病。
0 p3 W2 l. P; n3 J# o
# e, ~/ u1 [3 d0 q例如:“巍巍大坝横江立,浩浩长江出平湖。”在这里,两句诗的句尾三字并没有构成对仗,这使得整首诗的对仗显得不够工整。& |5 k3 P0 T# y& d/ u% W. Q7 b

! `) O, @  \$ b; G五、句中自对不完整
. H; Z- b+ l, E2 `9 o9 R- e. c6 o' Z$ O$ O: {( ?6 F/ H- h# O
如果出句是句中自对的句子,那么它的对句也应该是句中自对的句子,这类对句被称为工对。
8 A" W, e9 Z  M7 A. S' T) ~2 x/ P) u: }% m9 w/ v
然而,如果出句或对句中只有一句是句中自对的句子,那么它们就不能构成对仗。
2 g6 I' I' `- J$ y  G% ]8 D# r# I5 g5 H  F' @
例如:“碧血丹心育桃李,一支朱笔写青春。”在这里,只有出句“碧血丹心”构成了自对,而对句并没有构成自对,因此它们不能构成对仗。
/ ~( A. N. H2 E8 \, s
7 A! X* {5 y4 V8 Y, g8 B7 f( d$ L六、合掌
& C/ L2 p5 X! o  O' k. k
' U  }. J& ]5 a- g& z/ h同联上下句语意相同被称为“合掌”。7 U/ V; P" g* s5 h1 o6 T4 T4 `
& g0 J" g% G; Y/ U+ `* ]: Q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雄罴。”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诗的对仗非常工整,但它们的意思都是说“英雄气概”,因此犯了“合掌”的忌讳。9 Z! H' C- J( h* |: t' X! L

) p" N2 y( Z7 ?0 U* q0 u5 Y4 \七、犯同构
. b2 J% U  C3 n7 l
% J1 C+ W1 H# R, V  _: C% Q1 W' C- I相邻两联语法结构雷同被称为“犯同构”,这也是格律诗中的一大忌讳。0 E* D, A: A3 T( Y
0 D: z9 G" P8 ]6 l  q2 \9 x. C/ n! H
例如:“心胸如宇宙,怀抱似苍穹。江河似银汉,灯火如星空。”( D/ M5 N/ X. i0 ]

# q& f+ h7 Z7 L; i( }' a. Y6 _& w" Z在这里,相邻两联的语法结构非常相似,这使得整首诗的结构显得单调乏味。5 j2 ]' q. x! W' @" h
: s. B% X3 `1 [& y) d$ O+ E
八、平头与上尾
/ t$ Y& x9 a, f3 |7 g6 k  _8 a4 w  [7 Z, \
古人在格律诗的语法结构技法上要求更为严格。
1 u* b7 O2 y' p1 q+ f/ L8 T
$ l' [* D# C5 X+ }  m1 h除了上述的“同构”不允许外,联与联之间的语法结构“部分相同”也不被允许。
; t8 Q2 o5 F1 Y. w. d1 u% J% j* y
2 S0 l* m& ~+ G5 r% q' [如果相邻两联句子的开头处语法结构相同,被称为“平头”;如果结尾处语法结构相同,被称为“上尾”。; k  p' h2 }4 P7 k! `% K
# I& [! i& S' p$ b8 [1 w( K0 q
这两者都在避忌之列。例如:
7 j; [" ^& ~5 `3 S7 g5 Z% M
6 e/ ?- }- C* W平头:“日间安享人间乐,梦里常虑天下事。江里潮涌波千顷,峡中风荡幽万里。”5 ^& E) }- D& a; S! F+ h6 E  G* p, c
' M2 s1 r5 n# D( L
在这里,相邻两联的开头处都使用了“……中……”的语法结构,构成了平头。# M: `, |: [/ ]5 g+ L5 W0 E1 H
' c5 a% G2 O3 T# c1 }/ v+ t
上尾:“日间安享人间乐,梦里痴分天下忧。大坝巍巍西江立,清风爽爽峡谷幽。”
! Q' w  W) @! O5 S) G% ]# Z8 l; ^
在这里,相邻两联的结尾处都使用了“……X……幽”的语法结构(X为变量),构成了上尾。' q: ]" X) j. p  }  w, Y
; v. L* T9 H4 U- M  E, ?% m
以上是格律诗稿中的一些常见对仗通病浅析。
4 r% b# S2 O+ M& G6 N5 ^& S( O; C/ [1 X0 r
弄清这些,我们可以少犯对仗错误。但要强调的是,格律并非“死”的,我们需要辩证地应用它。
& g* \! ?) Y( Z' J6 t% j! F5 T( |+ ~, M  y' b: O5 N8 H7 M
例如伟人的“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虽然犯了“合掌”的忌讳,但对仗工整且意思与全诗浑然一体,因此仍然不失为千古绝唱。+ I8 @5 Q- Y  b
" E. o; t) d4 w) g5 t2 K
这也说明了在遵循格律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诗意和表达的完整性。
4 w- J! J4 M& ]2 Y1 j
: x) M; e1 T) V# c
IMG_20240914_160047.jpg
IMG_20240914_1602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