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忆昔
1 M5 _! B- j5 z1 j1 R3 a9 w2 V* Q
# Y; I X6 X# N* r) x& [& p作者:韦庄
9 j- i K% v$ V! R" ~ J
7 a$ f0 @& u6 ?' }/ \, e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W1 u }9 x- R0 Y! W' F! r% \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2 B! v' _1 z3 o: D T! o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3 t( q' x* p+ s; s- P2 U; P! G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 i1 Z9 x* I1 R U( D2 J+ a
, c' q8 F; k p1 H; F- F
8 R2 _# X/ Q J, R& L! j/ t韦庄的《忆昔》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乱离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感慨万千。
' g' D+ r( M" M2 I2 m, t* K8 e
$ z; ^; L2 W9 t! E$ [9 }诗的开篇“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8 G3 V, U+ W* E; ?! i. ^
# S6 x! W, Q! Z4 M% y: R; _
作者以回忆的笔触引领我们走进了曾经的繁华时光。' q* M, e; I2 q7 V9 q
1 N% ^! i& x, a6 p, f5 p# b( ]6 u2 o) U五陵,是汉代帝王的陵墓所在地,也是达官贵人聚居之处,象征着富贵与繁华。! a5 P# @/ \( z$ c, v* r
# ^3 e$ Q8 \2 O1 ~$ k0 J# W" _当年,诗人畅游于此,子夜时分,清丽的歌声回荡,月光洒满楼阁,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奢华的氛围。1 ~' h9 I* M. _# i# }: m) P
2 n8 W- x# n- ^& N! f A9 N, X
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美景,更通过“歌清”“月满”等词语,传达出诗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 N0 N5 s3 p# I5 Y# Y7 i, i5 [$ b
- W( Q7 h3 G1 i# l' ?8 \5 m0 w. b“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进一步渲染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5 J/ T* I% O$ _: o5 L2 }
3 {/ G `2 r4 q: n银烛高照,树木之前亮如白昼,美女如云,身处其中竟不知秋之将至。5 {' x, S- L) D: u
) b; x" f- g; d" z/ `7 o, L# M
这里的“长似昼”和“不知秋”,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人们沉醉于欢乐之中,忘却了时光的流逝。# K+ I Z6 r/ T: y+ m- k N
! m) B: E8 F3 y6 c1 u: C这种对繁华的极致描绘,更加凸显了如今的反差和失落。
4 M- ~5 y1 r" b/ r. U; B6 X0 p$ e/ l8 q$ s3 J7 [( T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 x2 W; v: b- \& E j1 {- r5 S# m3 h; W( `7 z
诗人提及了西园的公子无忌和南国的佳人莫愁。
o' V+ M; \4 o7 l9 M# P8 s0 u+ n) u( n @; `" @8 Y" \
公子无忌代表着贵族子弟的潇洒风流,佳人莫愁则象征着美丽女子的无忧无虑。
# X( f. y0 u1 m* @
' M$ W; `( E% l1 u( d) f他们的存在,无疑是那个繁华时代的一个缩影。
+ R0 |/ D- b. u# E4 C
* j Z9 `( @# s# ?* \3 T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往云烟,只留下无尽的怀念和感慨。5 L% W3 Z1 C) y
( y4 ~- ?% _) R. F
诗歌的结尾“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将思绪从美好的回忆拉回到残酷的现实。
4 I" ^" A$ I0 G; Q+ q- A
4 k- L# Z) x: t( ?3 h如今,战乱流离,往昔的繁华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
. w" z4 z1 l. V9 |5 X
, F8 O$ ?0 E7 ~& V. M2 R; h' k诗人望着夕阳西下,只见江水东流,这一景象充满了无尽的凄凉和无奈。 L0 N& e. V7 X% _
+ s+ Q: b1 X+ w7 _: R“梦”字点明了过去的不可追,而“水东流”则象征着时光的一去不复返,一切都在变化,唯有这自然的水流依旧奔腾不息。
0 [9 o- s' Z: {( l( o( g9 B6 P" P: D) f5 A0 s; e, [
整首诗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 g* T5 \# h" Q% n# j" {( ?4 Y
9 x1 W- p# ]4 Q( O! [9 D韦庄通过对昔日繁华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悲哀。 ^( p) ~. q+ u" G& Q4 M# n
& z6 T) O7 \/ S# y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命运的无常。
1 }7 H- d3 o: g1 i5 F, X) }" m% V$ M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如同漂泊的浮萍,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 I$ W/ h1 {5 C( F. Q/ N( B, t1 W, J$ B7 L5 D# I. b2 B( G
而这首诗,不仅是韦庄个人的感慨,更是那个时代众多人的心声。* ?/ M6 L, O& M- s; [
: o! d( e1 S8 p5 B
从艺术手法上看,《忆昔》对仗工整,语言优美。
9 `# }1 [" g" [
$ b9 ?5 a# I$ ]8 ~- l$ N% G如“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不仅在形式上对仗严谨,在内容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5 z( Q7 [! i9 j, H8 k% v8 L. V! [/ b; C- u9 a
此外,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如“夕阳唯见水东流”,以夕阳和流水象征着时光的消逝和命运的无常,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蕴。/ b* \: `& k1 y% J! Z- q, C
, H8 q ^: G' _$ ]# \" c总之,韦庄的《忆昔》是一首情感真挚、寓意深刻的佳作。2 q0 c! `- L7 R: I; n% z( }/ r/ e
' B2 D4 N, a; d' U3 q9 B* Z它让我们在领略昔日繁华的同时,也对人生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6 K$ n2 t; c* y; k, N# y! M/ J+ g R6 k1 i5 P3 u
这首诗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时代的兴衰和人类的命运,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更加珍惜当下,把握未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