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木法其人 我要给木法做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有疑问,我对木法知道的并不多,手头上所掌握的一点资料,非但不够详实,且可信度也不甚高。许多东西其实是木法自言自语,取证有相当的难度。比如说,木法的三个半文凭,楚子就表示严重质疑(严重质疑是木法创造的词汇,被群友调侃为 “木法体〞,在纸城几个娛乐群通用);楚子说“三个”不是问题,但怎么还有“半个〞 呢?又比如,木法时常拿来炫耀的令人羡慕的产业---六千亩茶山,楚子也持怀疑态度。但总有人对此深信不疑,木法凭这六千亩茶山这一丰厚家产获无数女人的青睐,至少有十三个女人明确表示愿与木法交往。还有木法的三本专著,楚子说他目前没看到样书,暂时不表态,也不评论。 注意楚子的用词,他用了一个“暂时不表态〞。暂时不表态,不代表以后不表态,根据以往楚子对木法的态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楚子的表态和评论都不会好哪去。好在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以讹传讹多着,传着传者,讹便成真,反正人都死在地下多年了,谁又可以爬出来作证呢?这已不足为奇了。况且木法的诸多故事,还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更何况见证者大多也健在,随便问问,终归是有些言辞可以佐证的。 所以我决定来为木法作传。但要为木法作传,还是遇到了颇多问题。首先,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给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終于归结传到木法,这想法由来已久。 其次才下笔来,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遇到的问题也是文章的名目。想来想去,也只好学鲁迅先生给阿Q作传一样,从“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 《木法正信》。 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这个我倒是很清楚。木法者,杨木法也,纸城公平人氏。无字,因为现代人已经没有取字的习惯了。值得一提的是,木法本来也不叫木法,原来叫有法。 有法后来与纸城民协一干人在河边渔坊厮混熟了,众人见他无论是与楚子下棋,还是与候科长他们打哈,总是输多赢少,根本没得办法。再加之其人虽然四肢发达,奈何头脑简单,似乎有些木讷,故众人戏称他“木法”木法者,没有办法也。此乃网络用语,众人也算是与时俱进了。 西门望雪后来揶揄他: 有法本无法, 无法即木法。 名字为有法, 法法何曾法。 木法也确实是纸城公平人氏,这个我记得更清楚。这是因为省城有一位高官,与木法同姓,木法说是他的堂叔。我单知道木法的老表颇多,比如民协的色哥,即抢了木法七仙女的色哥,经木法把祖辈亲威一番排论,两人立刻成了老表。却没想到他堂权亦多。只是不知道人家肯认他么?木法随即拍说,堂叔和他关系相当不错,大意是他也算是家族才俊,堂叔看得起他。侯科长对此深信不疑。恰好侯科长要去省城找木法这位 “堂叔"办事,自然也就拉上了木法。令人遗慨的是,堂叔并未见他们。候科长和木法坐了半天冷板凳,只好悻悴返回。 以上可以算是序。 ; B | [ M9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