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4376|回复: 1
收起左侧

震惊!耒阳有如此英雄人物:英雄若藩

说书亭主人 发表于 2024-11-22 16: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雄若藩
文/西门望雪
微信图片_20241122160424.jpg
               谭若藩烈士像

7 S( a3 G' X( M7 G2 _, j/ H
纵观人类的历史,总有一些时代的英雄为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添上重彩浓墨的一笔,为后世所敬仰。所以人类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英雄的历史。
这些英雄宛若天上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羁旅艰辛的夜行人。只是有些英雄宛如流星,虽然更耀眼夺目,奈何短暂,他们用有限的生命,瞬间化作万丈光芒,照亮那漆黑的夜空。
这是时代的悲剧,亦是英雄的悲剧。
谭若藩烈士就是这悲剧英雄之一。
一段尘封的历史
翻开湖南耒阳党史和江西宁都党史,有关谭若藩烈士的记载,我们只能找这短短的三四十个文字:谭若藩,1924年入党,历任平陵区农会主席江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宁都县委书记,1931年牺牲宁都县。
党史里这简而又简的文字,平淡的文字背后尘封了一段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在谭若藩烈士的家乡湖南耒阳石准洪塘村谭氏族谱上,我们也找到很不详实的记载:谭盛辉,字若藩,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11月12日子时生,殁葬不详。任江西省宁都县委书记、红四军宣传部部长,因叛徒出卖被害,后追授光荣烈士,遗像陈列于党史馆。
然而,历史无论怎样被尘封,英雄的光芒永远有人记取,英雄生前眷恋的故乡依旧有人在传颂英雄短暂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一生传奇的故事
耒阳石准洪塘村,英雄若藩出生的地方。癸卯年季夏,暑气薰蒸,我们踏上了这片热土,去寻访英雄的足迹。车子进入石准地界,山林田野一片青翠,风光宜人。道旁一片长势喜人的向日葵,金灿灿的花盘举过头顶,朝着那一轮红日怒放。向日葵是英雄花,一片丹心向阳,矢志不渝。踏上这片英雄的土地,我心情澎湃,眼前仿佛浮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在洪塘村谭若藩烈士的故居见到了谭若藩的孙子谭如风老人、侄孙谭平平、曾孙谭小年。英雄的嫡孙谭如风老人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可惜我爷爷死得太早了!”
据谭平平先生介绍,谭若藩身材高大,文武全才,两层楼房能一跃而上,再从屋顶落到平地,没有一点声响。谭若藩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1924年前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那时耒阳22个党员之一。谭若藩烈士的曾孙子谭小年说,他们谭家当年是洪塘村的巨富,家有千石禾田,他曾祖父是在外求学,接受了新思想而参加革命,并非普通百姓没有出路而闹革命。谭小年说,他曾祖父谭若藩为革命几乎散尽了家财,所以他曾祖母总是骂他曾祖父是“败家子”。
谭小年先生的话不无道理,但我认为不完全正确。一个人思想的转变其实是很难的,好比丢下一粒冬瓜的种子是不可能会长出一棵南瓜藤的。谭若藩走向革命的道路完全是由年小时就养成的侠义性格决定的。耒阳党史馆里记载了谭若藩幼时斗恶霸的故事。有一种人,他生来就是英雄,生来就是以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己任。正是因为这种本性,所以他才会接受新思想,才会走上革命的道路。
谭若藩早年在广州找到了朱德,朱德委派他回乡搞革命。说到这里,谭小年先生递给我一张破旧的名片,这是他保留的谭若藩的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我仔细端详,勉强辨认出有“湖南讨贼军、军法官、检察官”等字样。由此可推断,谭若藩应该是参加过北伐战争,并且职位很高。
微信图片_20241122160412.jpg
谭若藩在广州滞留期间,驻地旁边有一家武馆,一武师领数十众弟子终日习武,舞弄枪棒刀棍。谭若藩旁观已久,临行时去武场行行首礼,应观众之邀打了一套行拳。武师大惊,识破谭若藩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极力挽留他,谭若藩婉拒。武师觉得谭若藩拂了他的面子,一使眼色,大堂里抢出五六名彪形大汉,抡打棍劈头盖脸打将过来。谭若藩毫无惧色,躲闪挪移,双手大开大合,夹了五六根打棍,一发力,扫倒众人。武师这才发话:“你们都退下,不是人家的对手。请谭先生上路!”
谭若藩操起一根打棍,一抱拳,离开广州,步行回湖南耒阳老家。一路上,他靠舞狮赚取路费和生活费。传奇英雄谭若藩回到耒阳石准洪塘老家,即开展农会运动。
不久,朱德到了耒阳。谭如风老人说,他小时候听爷爷说,朱德带了七个人,七条枪到过石准洪塘村,朱德前前后后在洪塘村住过一个多月。朱德的第二任妻子伍若兰还是谭如风老人奶奶的同学。
后来,朱德布署攻打安仁,谭若藩即参加第一次攻打安仁。由于农军当时的装备十分有限,且破旧落后,第一次攻打安仁的时候,谭若藩是背一杆鸟铳上阵。据谭平平说,谭若藩幼时得到过一位云游僧人的指点,习得一身好武艺,艺高人胆大,每次战斗,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第一次攻打安仁失败后,谭若藩骑一匹白马从安仁回到洪塘村,继续开展农会活动。不同于其他农会领导,他一身青布长袍,戴一副金丝眼镜,风度翩翩,满脸英气,妥妥的儒将形像。三打安仁后,谭若藩随耒阳农军去了江西,上井冈山。谭若藩被党组织委派到江西宁都县继续搞革命工作。
微信图片_20241122160404.jpg
谭若藩烈士嫡孙谭如凤老人接受本文作者西门望雪采访

3 D# u, m0 I7 e  j" }
此后的情况谭如风老人就不清楚了。谭如风老人说,他们隔壁村有个姓贺的,是国军一个师长,当时正率部围剿江西革命老区的红军。贺姓师长知道与之对峙的是自己家乡人谭若藩的队伍。贺姓师长念及乡梓之情,消极进攻。后来,谭若藩的死迅还是贺师长传到耒阳的。贺师长说,谭若藩是被土匪暗害的,夜里被打了黑枪,死在江西的一条小河里。
悲乎哉!英雄若藩,文武全才,就这样被无名小辈暗害,并且尸骨无存,这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难怪谭如风老人一提起自己的爷爷谭若藩烈士,总是垂泪哀伤:“爷爷死得太早了!”
微信图片_20241122160335.jpg
谭若藩烈士孙媳妇郑文英老人
一束不灭的光茫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谭若藩烈士无疑是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埋骨他乡,其大无畏的草命精神是那个黑暗年代的一束光,千千万万英雄人物聚微光如繁星,照亮所有夜行人,抵达黎明的曙光。
伟人毛公曾写词纪念杨开慧“我失骄阳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人或问:“何谓骄杨?”伟人曰:“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能不骄?”女子为革命牺牲堪称“骄”,男子为革命牺牲亦可称“雄”,况英雄若藩,文武全才,其胸襟胆气,当世无双。据谭平平先生说,谭若藩当年离家奔赴江西,嘱咐已有身孕的妻子,生儿取名谭丹桂,生女取名谭四娩。悲乎哉,风潇潇兮耒水寒,英雄一去不复还!他心中已经作好了这种打算。
今天,我们踏上英雄出生的这片热土,心情是虔诚而又沉重的。谭若藩烈士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后人在农村一辈子务农。我们采访完后,谭若藩烈士的曾孙子谭小年对我说,这些年他为了宣讲老爷爷的事迹找了相关部门,其目的并非想得到什么好处,他认为作为英雄的后人,不能让英雄的事迹埋没,至少要让后人知道他们石准洪塘村出了这么一个英雄人物。
采访完后,返城的路上,我们又见到了道旁的向日葵,金灿灿的花盘依然举过头顶,向阳怒放,热烈而又悲壮。一束阳光照射在那硕大的花盘上,炫丽明艳,那是英雄之光,永远不灭的光芒!
微信图片_20241122160353.jpg
谭若藩烈士故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蜜桃 发表于 2024-11-23 13: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