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农耕文化是与农业生产文化相关的物件和生活.这个机耕犁是依靠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显然有点现代化,与我想象的农耕文化不符。没想到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竟然也收藏了这么一件宝贝。只不过缺了柴油发动机,顶多也就是一残次品。不过,有胜于无,这么一个喝柴油的家伙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曾经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机耕犁应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产物,一经推出就迅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依靠牛犁田的历史。我的小说《深圳往事》里有一个叫文胖子的,其原型就是我大姐村那个姓文的青年,他是当时上架乡第一个买机耕犂的。我记得他当时在我们村帮人试犁时,马路边、禾坪上站了老老小小百十号乡亲们围观,那场面十分壮观。文胖子驾驶机耕犁在田野里驰骋,满脸红光,那架势比今天那些开宝马、奔驰的人还派头。 因为机耕犁的高效、便捷(省了打草喂牛的功夫),自然而然成了乡亲们请人犁田的首选,提前预约那是必须的,还要主家亲自去抬机车部件(机耕犁无法在路上行驶,必须拆散抬到田里组装)。我有幸抬过一次,死沉死沉,田埂路窄又滑,真的是相当地不安全。 8 w" X/ C7 I2 X3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