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宝贝普通话读斗笠和蓑衣,这没有问题。斗笠,耒阳方言叫"帽掩",戴头上,帽子一样,掩盖头部不被风吹雨淋,看看,你不得不佩服耒阳话的伟大!笠字从竹字头,是因为外面框架是竹编的,里面起防雨竹作用的也是箬竹叶,这也没问题。可是,耒阳农耕文化博物馆收藏的这个斗笠又是一件残次品,外部的竹边没有了。还好,我们这一代人还健在,知道它的本来面貌。如果等我们这一代人死完了,谁还知道这东东本来长什么样呢? 再来说蓑衣,耒阳话也叫蓑衣,这个估计全中国都只有这个叫法,否则以耒阳话独具风格的语言体系一定会有一个不同的叫法。而且,蓑衣这东西应该是外来物种,耒阳本地最早应该是不生产这东西的,所以没有本土的叫法。 关于这个蓑字的写法,我最初认为也是从竹字头的。斗笠我戴过,很熟悉;蓑衣见过,从未穿过,想当然的认为一定和竹叶有关,一定从竹字头。现在写这篇文章,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蓑衣主要材料是茅草、龙须草,所以从草字头是对的。不过,百度上也说了从竹字头也是对的,通用。
5 X- `& Z9 J. Q4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