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668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9 f u- H M$ _; J
作者:曹增平
! V) C- C2 V( l; Y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负着先辈们的梦想,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踏上了新的征途。罗范懿、李绿森、陈赞文,三位智者,以红军长征为蓝本,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长征,旨在唤醒新一代的灵魂,传承革命的精神。
' S$ \% @8 T! Y, `+ ~2 M2 c' O4 O9 E/ ]2 W
一、出发7 I) E5 I0 M, Z) D, v W
6 _( [: P' r6 B7 }1 s+ S Z# l: _1 Q“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当第一缕晨光照耀大地,他们从故土出发,带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一颗永不言败的心。25000里的路途,不仅是距离的跨越,更是心灵的洗礼。沿途11个省98个县市,每一个脚步都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每一次驻足都是为了播撒思想的种子。9 B, U5 Z" j; U9 a" V8 X0 L
0 X- m% _4 q$ R2 c# X二、讲堂
6 A9 S4 J3 q" T2 |: Q8 O6 _
* j. G& b4 u, X在每一座城市,每一片乡村,他们设立讲堂,讲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分享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敬仰,家长们则静心聆听,感受着这股来自历史深处的力量。讲座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年轻的心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I) @# J5 h6 m* `- Z+ `1 ]* Z5 m
0 @" l1 B* R6 E三、对话1 q C8 U4 d+ A7 @' J) q
7 c' f3 H! s- N' M- P5 n0 b; c7 z“社会大学本科,至今未毕业。”这位老同志的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他告诉我们,真正的学识不在于学历,而在于实践,在于对生活的理解。文化不是书本上的文字,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在这场文化长征中,每个人都是学生,也是老师,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 }: o+ N( ]2 E+ D" m4 ~" I5 h, F! W. e8 O4 h e6 C' [
四、精神
3 p/ h6 {1 Q0 M# T2 _- O/ H' o
8 @ Q6 c( `; z, f3 E1 p6 E长征,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迁徙,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面对逆境,我们需要勇气;面对挑战,我们需要毅力。正如那幅对联所云:“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灿烂光明。”这是对未来的承诺,是对理想的追求。文化长征的征人们,用行动诠释了这种精神,他们不仅是在行走,更是在书写一部新时代的史诗。5 P G- m( k& _7 p m4 Z" z
$ v8 P! M4 w- s* _2 K9 v五、归途
5 e* k3 k) a U8 }
5 ^) \1 z- z/ O- ~4 I当最后一站的钟声敲响,他们的身影逐渐远去,但留下的足迹却永远铭刻在大地上。这场文化长征,不仅仅是为了教育未成年人,更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初心,不能丢失那份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这条没有终点的路上继续前行,直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z+ _. w$ U2 \0 ? V
! ?8 _# z! r+ x0 p
《新长征之歌》不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在文化的海洋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都是这伟大旅程的一部分,他们的故事将被铭记,他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6 }8 [- f) n! s! f
& _) V9 l' T# [4 {! H- t$ W1 ^
名乎,利乎,人生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西山清净且停停。
0 Q0 C1 Z$ I1 E) B% }. |/ l, g j1 g4 B7 x2 E: k+ D.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