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8112|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晚清百态下的社会悲歌

武军 发表于 2025-7-10 11:2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文学的长河中,晚清小说犹如一面独特的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社会沉疴。
3 M- I5 S3 ~0 Y  m; R1 j" g) F2 x
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作品之一,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宏大而又荒诞的晚清社会画卷。2 |8 @9 w- `0 P) f
  z; q2 e5 C  N* [1 Y# f
初读此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荒诞感。" ?- i0 }1 p. ~' a! p# K

2 ?- z' K. d8 i7 k& W1 x4 b4 M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犹如舞台上的小丑,粉墨登场,演绎着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f2 N7 p; Z: K) P% u

) \0 v% P! I8 u+ b* N( U5 d9 R' d- @从官场中卖官鬻爵的丑恶行径,到商场上尔虞我诈的阴谋诡计,再到家庭里虚伪冷酷的伦理纲常,无不让人瞠目结舌。
2 y8 H; N# ?  h0 Y8 h
) u, G/ c5 y. c: F2 n1 L作者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串联起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夸张,却又真实得让人不寒而栗。
5 z  `6 h- _1 w
8 |7 Y2 Q5 o: @: h# M它让我们看到,在晚清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 d6 {/ F0 ~! M- ?- F+ z1 y, `5 A" |/ A$ |
书中的官场,简直是一个黑暗的深渊。
( W7 e, e8 d9 L. C
" }) |; ^# b) C+ D& p: U* J官员们不以治国理政为己任,而是一门心思地钻营权谋、搜刮民脂民膏。
3 I, G3 f9 Z2 }: v4 F! h- F" m% [' A9 @% C* u
为了谋取一官半职,他们可以不择手段,毫无廉耻之心。
0 I. ]/ g8 q$ ]9 W
4 a' a* u, T" j: I这种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晚清政治体制的腐朽与溃烂。
8 e, P8 M( g9 T4 @
& M5 s) Z+ c: n7 h( |; i曾经以为,那只是小说中的夸张,然而深入了解晚清历史后,才发现现实远比书中所写更加残酷。
0 g8 n: k6 F9 L% E, u9 ?- F, ~
# o( z. C1 i+ `  x$ h7 O这种黑暗的官场生态,不仅导致国家治理混乱,更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b& x2 ?' I, D7 f$ p
' {6 [, J& f9 k6 d. d8 K9 S
商场同样也不例外。3 j9 i5 @. G5 j: S

3 ?+ H; ~' b; q9 g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人之间毫无诚信可言,欺诈、蒙骗成为他们获取财富的手段。# ^" {$ U' l: V% r7 Y0 M( W

# v  _, C+ N+ I2 B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和商业道德的缺失。3 L! t+ {2 Z# ]; D7 V
" H/ O( P3 ~' x9 o3 Y6 |" E$ u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商业应该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但在晚清,却成为了贪婪和罪恶的温床。
2 t# |/ N$ h8 r& t& V4 ?$ k. O! G. t& j+ ?: r
家庭,本应是温暖的港湾,但在书中却充满了虚伪和冷漠。/ X2 D& C: c; L$ a

% u+ U& O; k0 _3 Y- Q亲人间为了财产、权力,不惜反目成仇,撕下了亲情的伪装。
$ C  u/ {4 P6 l- @4 V# U8 t6 L1 t$ R9 n! _- L6 \% J! X8 H$ w
这让我们看到,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社会变革的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
# n. W) E4 b3 e
2 d7 a$ o' `1 w9 \: ~! o$ v& b& j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忘记了亲情的珍贵。6 E  P7 x/ D9 R% B; _9 C+ f

/ i% s) u; e" [: |# n然而,在这一片黑暗之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丝曙光。- ^% ?/ q# o# ^) {) R3 T

7 G' T; L1 X0 M- L, x: w- H0 R书中也塑造了一些善良、正直的人物形象,他们在浑浊的社会中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虽然力量微薄,但却如点点繁星,给人以希望。1 ~3 w2 _5 C; v

) B0 ]' G% N! m3 w0 n这些人物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也让我们相信,无论社会多么黑暗,总有一些人在努力抗争,试图唤醒沉睡的良知。% U' i, n3 Z% S/ G
1 q- m( ]# |! k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生动的晚清社会史。
9 E, F! c; v- E+ l& v4 }- O: u8 x6 P$ C
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陷入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的泥沼,将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O5 H; V( T7 y7 L0 e

  t: L" {" l6 n/ d# u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要时刻警惕这些问题的出现,坚守道德底线,弘扬正能量,共同营造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环境。
8 w5 j  _2 s9 z, q8 x7 M; r' O) d
# M- C) [- v: k; m掩卷沉思,书中的那些人和事仿佛还在眼前浮现。
5 \: N( c0 r9 s' w+ s8 q6 q0 G+ k1 y. {0 S' Y) Q, n1 z7 ?. t
这部作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震撼,更是对社会、对人性的深深思考。
' U! J& ?' Z( x/ _$ Z1 B# R6 V$ ?8 {3 E
2 ^" B9 K0 A7 f; B- K; V+ x它让我明白,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其中的教训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4 g: o1 D7 {7 L. N& m2 i/ m
' g% W! K% ^6 M+ v/ N& _  D# i
6 F( F5 D6 m2 @) g! I

4 }& W$ ?3 e. [9 B4 q, v3 Q  q. L《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著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我佛山人)的代表作,与《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并称“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0 s2 w* }. H. Q/ p
3 X6 T6 ?) U" c8 l0 Z& |( e全书共108回,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二十年经历为主线,揭露了1884年中法战争至1905年前后晚清社会的黑暗现实。8 R( p# `8 o9 z

% F7 U2 ^  U: _) s0 j5 A### **故事梗概**
6 D' h, z- @4 N6 N7 D' Q9 _) o
& k2 T! R! ^' W; m3 m8 Z; G1. **楔子:手稿的由来**  0 J4 F& |# ~8 L3 s  O

8 b$ ^0 x. B7 u% t" E; Q! h   小说以“死里逃生”在上海街头偶然得到一本署名“九死一生”的笔记开篇,随后转入“九死一生”的自述。
6 F7 e& h1 L" K" F# E! ~4 P) T# m
; r+ r( s% ]: @/ q/ |2 k& q+ y2. **初入社会,遭遇欺诈**  , v) l6 e$ D/ p! o* i8 @' r

5 B/ F9 n' |! t   主人公“九死一生”15岁时前往杭州奔父丧,却被父亲好友尤云岫骗走钱财。; X% L8 ]9 ]  L! q. K  I* k  F, ~
  X& s+ D7 r2 O, Z# q5 Z5 z
他请伯父(南京候补官员)主持丧事,并托其保管家中仅剩的五千两银子。' I' L$ S, i4 p' x* \5 G5 m

/ ?* ^) w- L! r# U# a' U次年,他赴南京讨要银两,伯父避而不见,使他陷入困境。! u3 q6 _! c9 }1 o. Q

2 o4 ?( t7 C! Z8 F3 N: [3. **遇贵人吴继之,踏入商场**  
4 x) L3 e6 ?2 i3 e, Q# \7 ]1 f
   穷途末路之际,“九死一生”遇到昔日同窗吴继之,后者已是江宁官员,收留了他。
/ S% w9 S# `" O& R. X, B0 ?2 I9 V9 T, h( H& u0 `
随后,他变卖家产,携母亲、婶娘、堂姐迁居南京,与吴继之同住。
: g* K0 b$ [* _2 M& b0 L9 |: T/ N
吴继之亦官亦商,“九死一生”开始协助他经商,往来于上海、南京、汉口、广州等地,目睹官场、商场、洋场的种种怪状。! {% }2 S0 E: e. f7 `) C6 B

3 F6 \& ^& H% M* ]+ F  R. {4. **官场怪现状**  2 z- t" L7 E# O' o" ?0 @: X
# y2 I1 d& D0 m) ]+ r2 x
   - **贪腐横行**:官员公开卖官鬻爵,如江苏总督按县名标价出售官职。  
& l8 H1 ]3 S$ b# Y5 |' N0 y0 B7 u
' [+ F  V- P. U; ~+ O: T   - **无耻官僚苟才**:为升官逼寡媳改嫁两江总督,两次丢官后均靠行贿复职。  , c2 L1 a& G. O( k: g# ~

3 Y. F6 z. _' x% a   - **对外怯懦**:中法战争时,清军驭远号军舰未战自沉,管带谎报战况;中日战争时,叶军门未战先降,献城求饶。+ G9 o- m7 b* w8 j0 L# B

/ _0 c* @2 Q- |8 s5. **商场与洋场怪现状**  
" S- P3 i; B# U* i   - 商场诈骗盛行,如珠宝店巨款被骗、盐商勾结官府。  8 d. t9 Z9 V6 ?/ }8 g
   - 洋场才子沽名钓誉,如假名士李玉轩、胸无点墨却附庸风雅的唐玉生。3 p( q6 X! B4 m) I5 h. c

8 {9 \7 m  Y  k5 x& {9 A  p6. **家庭伦理崩塌**  9 S' ~1 Y" I. B" O* U* \4 i2 V* d

; e& N) H7 Z  b0 E   - 伯父子仁侵吞亡弟财产,与甥女有染。  * a$ x0 l* d2 `3 l& K2 e* u

+ c5 S0 i" u' q, y+ U  L   - “道学先生”符弥轩高谈仁义,却虐待抚养自己长大的祖父。  
" @" K) h% S2 [  M. ^0 F  Z. t6 m3 J9 J! J. @. Y. T/ L8 u
   - 黎景翼谋害胞弟,卖弟媳为娼。; C+ U% Z- V& d7 s0 G( k' S

( N0 z9 t* Y$ |- w6 u' q% s7. **商业失败,结局潦倒**  
( H  V  c5 K7 w1 U- Y; @0 |, K; M4 T! B/ \% c3 d$ {, _
   吴继之的生意最终破产,“九死一生”心灰意冷,将二十年见闻笔记托友人“死里逃生”传扬,全书以“悲欢离合廿年事”作结。
* Q7 P$ q1 Z' m' o! f+ ~8 _+ L7 O, I! X' {1 N
### **主题与风格**  L) g) c  F! ?; j& @: z+ i' O# l9 C
8 {* Z1 @# z' j$ Z
- **社会批判**:小说揭露晚清官场腐败、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展现了一个“蛇鼠豺狼魑魅魍魉横行”的世界。  * I7 M( u3 {  y
6 U9 B/ Q: p( n$ R; y
- **叙事创新**:采用第一人称贯穿始终,结构比同期谴责小说更紧凑。  
9 h! r( H. P# I9 i; S! v8 H+ y& q+ E' `5 ?
- **改良思想**:虽痛斥时弊,但作者仍寄望于“实学”与道德改良,未触及制度根本。
+ K5 ^9 B6 D* ~3 o- z) k6 w! Y
# N( |+ Y; c& w这部小说被誉为“近代中国文学的典籍”之一,深刻反映了晚清社会的腐朽与没落。
IMG_20240918_154154.jpg
IMG_20240918_214651.jpg
IMG_20240919_110445.jpg
IMG_20240919_11305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后眼睛 发表于 2025-7-11 11: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帖文和图片有关联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