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耒阳诗词楹联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有咏0 H- i* ]' N- Q/ v3 T
作者/李武军6 u: x. l5 w7 l. ]& }; d$ {' W
卌载流光似箭驰,情融文字韵盈池。& w$ {& u$ X4 G A: I+ m! u
群贤泼墨云开处,众杰挥毫星耀时。
# P% U/ u6 E' @. R共逐鸿图凌浩宇,同迎华诞举金卮。
& X( V5 q, N, d, [4 }明朝破浪乘风去,再谱家园锦绣诗 。
1 x$ I) x" W* W5 l, u1 r& Z) N( i0 d* n+ V: X# u( @* O
4 o9 |# i) W6 z/ l1 {+ F“卌载流光似箭驰,情融文字韵盈池”,0 k+ h% X4 D+ |+ g0 u2 k+ ]
5 g3 A0 Z! H- `! k1 c! w$ @以感慨的笔触,将四十年的时光比作飞驰的箭,传达出岁月的匆匆流逝。
6 V) U/ G `. ]: \* Q' \
# b2 Q3 l6 C+ ?+ Y( q" [: M6 y在这四十年里,学会成员们将深厚的情感融入文字之中,使得诗词楹联的韵味如盈盈池水,满溢而出。
" O H& h9 r/ U( `
% @7 a/ r8 {- |. A# b& Z这里的“韵盈池”暗示着学会浓厚的文化氛围,宛如一泓清泉,滋养着每一位热爱诗词楹联的人。
5 t& b# \( r$ L
$ X; [( a3 T$ I, g3 a1 [& s“群贤泼墨云开处,众杰挥毫星耀时”,
5 G3 m/ |0 X' l/ R+ ?8 U6 \0 L ]5 R4 G5 [/ j8 K& g' M4 E
描绘了学会中人才济济的景象。
7 U# q0 s. A; h& l& b2 z. g" k+ d
' [6 u$ c2 w) M y+ ^2 C# y“群贤”“众杰”点明了众多优秀的诗词楹联创作者汇聚于此。
% V: |; C8 [0 M# h& }1 s+ P- j/ Q( t, Z- R j2 t
“泼墨”“挥毫”展现出他们创作时的激情与洒脱,仿佛能够看到他们在纸间笔走龙蛇,挥洒才情的画面。
) v$ [& c0 \) @ \) b2 a4 c! U: R6 Y, k0 l/ e
“云开处”“星耀时”则寓意着学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困境,如同拨云见日,才华闪耀如星辰,在文化的天空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 G0 ^+ W6 z9 z. _* U3 Y3 |- N( p: T& u: C I3 q4 ]1 G+ V. m, S
这些创作者们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耒阳的文化事业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A9 y" ]% O5 h, F" u0 h
' `- w- @- v, ^“共逐鸿图凌浩宇,同迎华诞举金卮”,1 D% C( S& m$ {3 f+ `; G( u
/ q) I- A9 e5 x, l- e w9 |体现了学会成员们共同追逐宏伟目标的壮志豪情。% {# _/ G, Y: I$ Z* ] E
. A( j& Z: _" Z8 V3 g& V2 n
他们心怀对诗词楹联事业的热爱,立志在文化的浩渺宇宙中大展宏图。8 t0 ?9 E! K! i2 G
' T) y# f" w5 U5 ^5 W& ^4 E6 W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这个特殊的时刻,大家共同举杯庆祝,“举金卮”这一动作,既表达了对学会过去四十年成就的自豪与喜悦,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4 \! g, Z$ U9 c9 C$ r% n- B* P& [7 d, J# S7 U% q
这种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学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0 c5 u$ g& U' s: t
" d8 m* C: M* S" h: B, @0 K4 B“明朝破浪乘风去,再谱家园锦绣诗”,* ` [$ W! j) o% M8 a! M4 R
4 N# I' v4 k. a* f+ K/ |“明朝”代表着未来的日子,“破浪乘风”化用了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展现出学会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5 ]& P+ U8 O5 @: T) G8 Q$ ~( f% S1 A& T, B
学会成员们决心在未来继续乘风破浪,为家乡谱写更加锦绣的诗篇。
# L2 Y' ~- n& l9 `, R+ d7 N J) T
这里的“家园”既指耒阳这片土地,也象征着诗词楹联文化的精神家园。5 `$ _ _& w' q7 r/ l* |" K
+ F! b6 p/ O6 }& d; L8 R
希望一代又一代的诗词楹联爱好者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家乡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
8 u1 m; m N4 P0 d" \+ M. F0 s/ G3 |/ v2 G% x& R
& ^. p n& i. t9 C3 Z8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