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武军 于 2025-7-23 08:58 编辑 2 D: D/ A8 ]6 Z7 Y5 t g
/ c6 x6 j! [- S& T
近日我在蔡伦书城看到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宛如一颗炽热而独特的星辰,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光芒。
, D; z+ U7 y6 J+ q9 s: C8 b) R/ ~2 P, G! W ?7 D0 t
当我轻轻吟哦这首诗,仿佛踏入了一个交织着豪情与愁绪、理想与现实的奇幻世界,那是独属于李白的精神宇宙,也让我在泰戈尔式的感悟中,找到了与心灵对话的密码。
( N4 N- A% X& U7 G9 k1 L5 D! V# L( ?1 l$ [! B5 V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Y- V# T2 c# _7 g4 S
0 P# a/ u0 W, E4 `开篇的这两句,如汹涌的浪潮,瞬间将我淹没在时光的洪流与现实的烦扰之中。
( S, F& z0 d' q6 i, C" V) j) t! G! o! t2 n" y/ R
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 f1 _+ f; P0 A0 j: J0 g4 C
6 b. }) x# [8 O6 w" x1 I0 w0 L: w而李白,这位不羁的诗仙,面对昨日的消逝与今日的烦忧,没有选择默默承受,而是以一种磅礴的气势呐喊出来。4 C& d+ `' ^+ |2 u
7 }6 J& g5 M3 k
他的痛苦是直白的、浓烈的,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沉闷压抑,让人感同身受。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一个为后文的豪情万丈埋下的伏笔。
$ I/ M: A9 ^2 e8 ~" \
) L9 j0 p: i- |- y6 h$ W" g- Z“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4 m; Z' z* T3 f
6 F5 P# g- G- N' K0 O当烦忧达到顶点,画面却陡然一转,长风、秋雁,如此壮阔的景象扑面而来,让人的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
: a) Q" L: T9 X& F5 n) n$ ?5 d* D/ S/ T6 ^/ G
李白在此刻,从痛苦的深渊中抬起头,看到了自然的美好与辽阔,于是决定在高楼上酣畅淋漓地饮酒作乐。0 M7 _4 E: A2 m4 `3 |- x
. P2 Z) s3 ~3 C8 h) q
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勇气。: T" R3 P. h( }$ d
/ O* E8 H1 Y* A" ~6 ~9 R2 b5 Z他没有被烦恼打倒,而是选择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 O9 q4 J0 P0 p1 t
. {- H' j/ R Q, q9 u&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Q$ |/ N. ^/ O! _7 I- l
1 h& ] j0 [, |9 [, L% h诗仙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他赞美前人的文章风骨,又将自己的豪情壮志融入其中。" R# h, ~+ K3 U/ @& l
- _/ }* i* A- b! f+ _: n' ^
“欲上青天揽明月”,
8 f& f! H+ u; ?
; j$ b% P U' l- R( r这是多么大胆、多么浪漫的想象!! O ?+ K0 Z7 F4 F- Q2 l
# J; ]7 p5 w% x! `4 O李白凭借着这超凡的想象力,试图挣脱尘世的枷锁,去追寻那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光。
/ b6 d3 L6 h$ h3 H* ?* q1 |
& V, C/ _1 m* {' q+ E7 f他的逸兴壮思,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 c9 ?. N) j* E( D. B; f& @
+ {6 ?9 q' G$ [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H# D. i7 H$ g M
) j( y" Z6 E7 @ [豪情过后,愁绪再次涌上心头。& e% ?! P e: P. q8 P; J
$ {# V9 v- V+ |+ z: z! I$ ~/ }+ a
但此时的愁,已不再是开篇时的单纯烦忧,而是经历了豪情壮志后的无奈与感慨。
. |( [0 Z* T) n) }4 ], y) Z
* s6 ~( D1 o0 C; a8 \4 T1 Q抽刀断水,水却更流;
& k4 f( [* ?. r1 L
$ I) K: l/ K& L4 N0 Q举杯消愁,愁却更浓。
8 c; `& i. G3 T/ P6 N+ }$ n
$ J6 z# ~% ^/ ^$ P% x% H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让李白意识到人生的不如意是常态。
# U8 W& E0 Q/ [: e7 f4 W1 R) ?/ A& k- |( w3 ]7 x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明朝散发弄扁舟”,他选择了一种潇洒的归隐方式,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
) L1 i# j" @- z" P7 n' d) A5 x: l3 v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李白或许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
1 y* L% }- p U5 ~" [, v9 U* r+ X0 m& x K8 ?1 }
读罢《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我仿佛跟随李白经历了一场心灵的奇幻之旅。
" a3 ^0 j! Q2 ?% ^) B
6 N3 i/ v! k8 P8 H* g' Y他的豪情、他的愁绪、他的理想、他的无奈,都如同一个个音符,奏响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0 K$ y& X( i) d
1 B& Z& e- N8 v4 N$ e7 s& }
我看到了李白与自然的交融,与理想的追逐,与现实的抗争。( U% X! W6 {! A7 n% ~
+ j% H# t2 j0 a m7 E这首诗不仅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9 I+ a/ S8 t6 P* c, ?( d; g3 \7 X
* j2 Q7 E+ N5 ^3 r t
它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中遭遇多少挫折与烦恼,我们都可以像李白一样,以豪情为笔,以浪漫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