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楼主 |
武军
发表于 2025-8-5 08:0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盖 闻 杜陵 遗响 , 耒水 凝香 。
; B/ ?& X' ~7 V; y1 P, j) z- T7 b$ @9 s
大概 听说 杜甫(陵墓) 遗留的声响 , 耒阳河水 凝聚着芳香 。
( o, k+ i. o; F: U; z5 F- F; S/ ]% V% [0 f- m4 O. _3 k! x
薪 传 卌载 , 韵 起 三湘 。
1 v* w* V& U0 b4 `6 I3 m5 t8 e" i5 t" x6 W! Y
柴薪 传承 四十年 , 诗韵 兴起 于三湘(湖南) 。
8 A# }6 X0 y1 |
: T- T5 F$ R5 l1 u) a# S; P溯 其 结社 于 乙丑 , 振铎 于 纸邦 。6 W8 I! c) t8 Q6 D9 g3 l0 M1 [
9 y% F* W& q5 X! N' L: x: G
追溯 它 结社 在 乙丑年(1985) , 摇铃(办学) 在 纸的故乡(耒阳) 。 % V' L9 K, o u4 o) v2 f
/ c9 ] p! \: q( N4 v7 a/ j初 开 蒿径 , 渐 列 锦堂 。! E. h u4 q3 [' b8 m# s
# j( s0 e- Z" x3 K3 M6 O% }最初 开辟 野蒿小路 , 逐渐 排列 锦绣殿堂 。
: W# N9 z- h7 d: o$ Z% r5 }3 d
采 秦汉 之 烟霞 , 熔裁 今古 ;; D* r$ F9 V8 n; w! e# U/ _+ d* n
& b7 K4 E9 Z8 e4 J a' D
采撷 秦汉 的 云霞 , 熔化剪裁 今古 ; & w9 e$ A' F: d" {# t9 T* G; l! |
; L4 G2 T6 A! c( s' H8 e
继 唐宋 之 律吕 , 吐纳 沧浪 。1 S2 z+ V' h" H/ Y
* a0 J. o* F! B9 H
继承 唐宋 的 音律 , 吐纳 着 沧浪(水,喻诗韵) 。 8 D! f" W( }1 I, [0 I
8 C' n, Y5 J& H0 k
尔 其 麓塔 凌霄 , 蔡池 浣墨 。' u* O C& A% J6 A" t
" u# J. \, ~ ~1 h
看那 青鹿塔 直上云霄 , 蔡侯池 洗濯墨砚 。 3 N( v$ u! b5 C# x7 |: @! z
4 K- k2 ?3 r& `
砚海 腾澜 , 诗纛 耀阳 。) c+ g! f( k7 P% @" [/ U- S' ?
$ V, b+ R% M. m/ o3 p砚台如海 涌起波澜 , 诗旗 闪耀太阳 。 * y# n+ b: \% Y- y3 ~8 t2 h* K
- _% i3 g4 n3 _1 ~, z' D" P汇 群贤 而 琢玉 , 月 叩 奚囊 ;
U' R. j+ z1 Y' Y: Z" A% d, D6 [& B9 _
汇聚 众多贤才 来 雕琢美玉 , 月下 敲 诗囊(推敲诗句) ;
( @ h7 q" w( X2 @; M6 F- Q2 z- S+ K! M
聚 众志 以 耕云 , 星 辉 华章 。2 w' o1 A( W2 _, p+ M; ?
' F" ]9 s9 m j2 a凝聚 众人的志向 来 耕耘云端 , 星星 辉映 华美篇章 。 8 b7 _7 H0 } ^& J% s" e
7 i$ [6 z8 J# n
则 琼林 播誉 , 凤藻 涣彰 。) n1 y3 m2 b ?9 I8 V* @
f) C, g! i% }$ f* {! e
于是 琼林(美名) 远播 , 凤凰般辞藻 鲜明彰显 。 " N( @/ c5 m3 F8 f+ |: e5 G" i
7 N" z! U `6 U' Z: d8 k/ H8 h联 题 马阜 , 诗 种 纸乡 。
. o6 P$ \) ^' U5 y/ {: f/ d
# ?& c! J1 D( ^对联 题写 马鞍山 , 诗 播种 纸的故乡 。
& q& \* c: t) a6 I4 I& J$ |
. c$ h6 j) @' N看 九万里 风鹏 正举 , 四十春 兰畹 弥芳 。3 c$ j( y& q M' ?) ~
4 a Q. r1 q2 O2 `看 九万里 乘风大鹏 正高举 , 四十年 兰圃 愈发芬芳 。 , a- t+ l. n- y- g3 {
6 r/ j7 W; E2 |! V, e若夫 筚路 维艰 , 青衿 不辍 。' s0 M9 p3 c* R' _
& Q' A) i( H% s! q; L
至于 柴车(喻创业) 艰难 , 青衫学子 不停止 。
$ P, B$ m% h6 z8 I; }7 B9 |: V7 j7 P; P* {
先贤 植 蕙 , 首辟 词场 ; h* d* v% i' G L, `+ L. W
5 E6 @- r+ T$ Z+ b g4 G& p7 r前辈 栽种 香草 , 首先开辟 词坛 ; 8 q) E+ D$ S. X7 y1 Y' r
. J6 J) ^. ?! h: \' v后彦 滋 兰 , 同耕 韵壤 。9 I* z' D6 `( q$ o
0 I2 N4 X1 b1 f2 s% _后辈 滋养 兰草 , 共同耕耘 诗韵土壤 。 8 T+ J! b' k7 u8 j8 y R z
; G# J. t8 c2 h- @* e% g
而 概 蜗篷 经 五 徙 ,
# x; m) A- |# D+ I7 l% C' Z3 Z7 Q1 H7 A! \, c' F9 S5 o C
而 总共 蜗牛壳般小屋 经历 五次 搬迁 , 4 @3 a! K: e: G; Q
6 b8 S& S% G( M4 ?. S吟陌 历 千 霜 。
4 y' I& y& Z' N+ |# R- P# p) G y1 v" }2 [0 V* A) F. ^6 \
吟诗小路 经历 千 次霜雪 。
) Y+ t9 Q9 M9 {- ]
( I1 U- [8 G5 A其尔 “日联” 飞 珠玉 ,5 k* |) G5 |; r8 [/ ]
/ r" T) w2 U+ h+ t$ D4 H/ O1 _
它那 “每日对联” 飞溅 珍珠美玉 ,
1 J) u N" ^/ z, H3 A+ X: b" x9 n9 E* T/ D
“周律” 坠 琳琅 。" ~& ^* q7 f& f3 ~5 k/ O0 Y0 S, ^7 A
) b( e6 g1 Y# a' u/ w! @
“每周诗律” 落下 琳琅美声 。
: [ A5 K `4 ~) {: y2 X& ]9 d Y- F, U5 q: G
屏 传 击钵 之声 ,: V9 R4 m- L8 a/ `
# @, W' a H! D4 U% j* ^! q
屏幕 传递 击钵(作诗) 的声音 , - X# M% H, z8 x! {
+ M# P+ J' v+ T; C. e% ~野 驻 采风 之杖 。
6 H9 |7 ?: c+ t4 d. N/ w
$ V& P# W& c* [* J9 ^/ k: H4 f野外 停留 采风 的手杖 。 & k* {+ j0 k, {. Y; i. R# K! r
. J6 k5 f( v8 }$ I4 t/ e' P
耒水 浮 青 , 舟 犁 琉璃 千顷 ;9 y9 h0 U$ E8 G2 U
4 w( y' H4 Q9 D3 v: A0 G0 |& L耒阳河 漂浮 青绿 , 船 犁开 琉璃 千顷水面 ;
, R6 R. J. ^2 G L4 V# Q
) v. z3 X) @5 o, w/ n* T! }鹿峰 叠 翠 , 袖 笼 云锦 七襄 。# O2 @1 z$ G: [: J9 A% c3 b; A
! Z/ u& k, O1 |! ~5 Q9 b鹿峰山 层叠 翠绿 , 衣袖 收拢 云霞锦缎 七叠 。 3 N0 `$ q0 a/ E" g0 X
( e+ @, v, f! L" H! R复有 垂髫 咏絮 ,
( h6 R" X) q6 ~/ _1 H* @8 `$ Z( u+ s8 [- Q- H3 Z( a
又有 垂发小孩 吟诵柳絮(喻早慧) , , a V% O! C T0 b, n3 w- s
" ~& e- R* q! Z4 N% ?; M
耄耋 传经 。
+ I6 m4 S! g; t; Z8 w! j
* _4 {; W1 I3 s白发老人 传授经典 。 ; p3 m4 N4 @2 w4 x8 _
6 i; p4 b2 l* Z) q3 y& b- u锦师 筹策 , 文囿 肇新 。, }7 W# n4 V, ?1 A" }6 F# _
; b k1 ^7 ?. U6 y
谭锦老师 筹划 , 文坛 开创新局面 。 7 A! y6 I8 ~! Y8 T
: H T& O! j. s6 V; h3 \# Z
尤 创 “诗乡” 而 誉远 ,
6 u6 T) k* h8 \9 a5 w$ o' d
3 @5 ]4 a# ?" P5 ]% D/ C尤其 创建 “诗乡” 因而 声誉远播 ,
1 T! s) x% v- F( x7 k/ b% Y# ^9 t5 B/ W7 F+ J9 ?' t
膺 “甘棠” 而 名馨 。" | L% O( N6 F5 k; y$ g( L0 c
7 [( S8 O; X( {1 |
荣获 “甘棠” 称号 因而 名声芳馨 。
, O( _2 b, v/ q( ~2 ~7 l# |& T) T3 d2 ^
至若 栎蓉 吐秀 , 冬日 敷文 。( a" R1 p- i/ Z. W
5 Y: D/ U7 N+ }1 \* ^) H) _0 N( h' R7 R至于 曾海丽老师 吐露秀色 , 陈红辉老师 铺展文采 。
. z3 ^! W9 X2 c/ S( ]' l, s; g% G1 s' Y* f
游丐 铺笺 而 述往 ,4 f+ [+ v7 M$ y" {# w
* [; I* m1 J/ c; J: O7 i, P. X
谷雄老师 铺开纸笺 来 记述往昔 , a: u$ `+ _0 c6 e/ u" d, p
3 P# Q) c0 H: c9 W i9 v7 ~/ ?
凡夫 摛藻 以 蕴真 。4 k4 I3 h3 t2 f5 B. b) O& {
! z4 i* S$ w$ _, l0 m2 y曾传林老师 铺陈辞藻 来 蕴含真情 。
! l: M% w2 O' u- V/ M7 P3 ]' W- S. m/ {8 `7 V1 _" r
弘农 黼黻 之句 ,
& z4 S: R1 b+ y2 r
' b6 v' r- Y7 G, R. i5 T+ d3 E谭奇煌老师 华美的 语句 , * ]. W7 D8 w) j; g
/ n- s/ O3 [$ N镛 鸣 金石 之音 。# O3 ]- c1 h9 R9 ^3 n4 A
' h8 x2 G: \6 ^! K1 N) B
周拥民老师 金石 般的声音 。
+ X( x; Y& D6 q/ f) v! n6 z, Y- t: _# @5 g# `8 s8 E# v
观 其 藻翰 纷披 ,
3 w6 A0 @2 q" a% f$ L& q3 C' y! [5 l' \# w* N3 x# E0 P: ?9 E$ [
看 那 辞藻 缤纷披散 , ! n0 c4 H' e: w6 f+ e2 B
' `6 B% A7 q( ^& h6 Z瑶华 竞吐 。
# w. I+ Z6 f! `9 X
$ r3 l* W Y3 w# l! B& W美玉般花朵 竞相吐放 。 ; m4 X4 x; {8 V, P2 J) l1 Y1 c
. J1 i# a$ s; V或 法 易安 之 婉妩 ,5 H' ^' j5 u. a! d2 i4 A3 i
0 c8 A0 F- b2 y% D! |' v) r
有的 效法 李清照 的 婉约妩媚 , ; K9 v2 o1 Q. F1 T" r/ t
! s: i1 p7 H, C' O- }8 E
或 师 工部 之 雄浑 。7 g {" L2 ^+ G9 K
- d& u3 u0 S' q; t" z m9 l有的 学习 杜甫 的 雄浑沉郁 。
0 \4 ]+ Q) ^- k( `) A4 ^! i
8 L" {9 W3 {* M* n. E商素 之 《喝火令》 裁霞 作帔 ,
1 g2 Z: y+ g" F: G @) X0 }2 Y9 P P4 u( {' t" k; F' V- H
谢小元老师 的 《喝火令》 剪裁 霞光 做披肩 ,
) e% D( \: z" S0 u, u% M# L, k; Y; ~+ D! [* ` ] S3 i, b k
一玄 之 《西江月》 振玉 锵金 。4 L& n6 r4 G2 l+ f) I) q; L
2 z# h! L. e2 U& l1 @: V7 f# X
曹文老师 的 《西江月》 振响 玉声 铿锵金石 。
2 Q5 X- z6 \6 F0 Q4 J3 G5 g; Y' e9 }* c8 L" h& Q" x
可谓 “鬓角 虽 随 霜气 白 ,
9 c; G) R. S% O4 M1 \/ L9 j' v; G/ w" e; `# W( ]
可以说 “鬓发 虽然 随着 霜寒 变白 ,
3 G/ y' e) d7 Q
5 V5 q, h- w; p' S7 v诗情 却 与 月痕 深” ;& Y7 g, ]" B0 j
0 n- g( ?5 A9 f- ]诗的情怀 却 与 月影 更深” ; 2 \! Y% V; p( m' F
& l8 T( \) k+ }
信是 “韵海 长 涵 千 斝 玉 ,
% m2 _ Y* y- S2 b8 f
( `' w8 l# F f5 k/ _" n# u确实是 “诗韵之海 长久 蕴含 千 杯酒 美玉 ,
' R% a( `' V0 K! ?0 B# H: D3 O
) s! P; r4 R: n1 t6 x) w吟坛 永 驻 一城 春” 。4 W8 n9 ^. x0 o
8 L% g$ l+ P1 Y' Z6 u诗坛 永远 停驻 一座城 之春” 。
. b) C/ o8 m5 k. ?7 Y; c% P7 x; C! I) c0 R
今 逢 华诞 , 共 举 吟觞 。+ k1 X1 C* c' y0 v+ I8 f6 V+ I$ w
# x% M7 ~5 S5 J/ _3 f C6 s& J0 b如今 恰逢 生日 , 共同 举起 诗酒 。
- v% l h5 @) d+ S
4 H; K% ]+ [/ M: P$ x4 Z! ^ q瞻 前路 之 迢递 ,
: @8 o7 L( e$ U4 L, l2 H. L7 ]$ U5 i a- [# K$ m' u3 V; `. G5 Z8 N6 q3 E
眺望 前方道路 的 遥远 ,
5 R6 p0 G5 t+ `) V! Z1 H# x
F+ Q* b. G* ?/ \# e. s抚 旧帙 而 慨慷 。
b! |* A0 i4 P- n* R E" W1 e s; \# W+ s8 X; F4 v9 o
抚摸 旧日卷册 而 感慨激昂 。
; A, V, ]4 j, T$ m( ]4 D) L) H8 E8 l$ R% w- z
愿 继晷 以 焚膏 ,
5 u" w( d; P, K( L5 C
. y" v4 N: a8 U' @! i2 E3 J愿 接续日光 来 点燃灯油(夜读) ,
! Q. c) D+ P: K* E, x. V4 `/ [) H' p
再续 文脉 ;
7 o6 i# d- X9 ]/ x) m% ~8 {+ {- D Y# S% s& J- \+ Q
再次延续 文化脉络 ;
u% i6 k: R$ U# q" R8 ?
1 ]: S& q2 k5 K A5 G) ]( N' Q5 a当 摛翰 而 振藻 ,
) {4 ]2 J; C& |0 Q' l9 T" m: I. ~: e) }# B
应当 挥笔 而 铺陈辞藻 , * m1 y7 n S; u4 }! K# `
" S5 o+ [8 J5 i. W% z重谱 新章 。, F% ?3 z Z$ F. a6 M( `
{. s6 L7 z) R V4 m重新谱写 新的篇章 。
- m u# b# V* o! C c1 E V" p8 `0 W
所冀 : 诗 裁 云锦 ,
0 M% M& Z/ q7 `2 I2 I
; G2 t1 j' F; p) V" {' I所希望 : 诗 剪裁 云霞锦缎 ,
6 S% y7 [7 E( J! e
# m1 I( N" A( o1 U联 焕 奎光 。
- p- X+ ?+ W+ s. [2 \
0 C; [* H! r+ a对联 焕发文昌星 的光华 。 & O7 R2 [# S' ~! b$ ~0 S
6 ]" t2 B/ \0 N8 R+ v
绵 吟旌 于 禹域 ,
( Z& m# M) `4 {$ r( B: y
0 B5 z: y: ?" H: T$ n绵延 诗旗 在 中华大地 ,
6 z8 p4 l. j* H: _& y1 i% O4 b p; F
% h6 J+ L3 z, U8 \. u' w' Z畅 大雅 于 遐疆 !, j) F0 p5 C0 X1 T3 E# \4 ]4 G, Q
6 `* I3 l7 B8 {* O+ V5 j畅扬 高雅诗风 到 遥远边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