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615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出句: 无句拟秋,幸有红枫传爱意【阿满】
! H# R5 p. s$ @) P. U) n对句: 借香邀月,且凭金桂诉情衷【武军】
2 B0 ~# F0 B% B; E% }0 e3 X4 b% `& x8 @ f- v; G& d
) \$ J8 `) U1 ]7 K6 M
上联“无句拟秋,幸有红枫传爱意”,! c! h, s: ?+ B
& y+ }& l5 a5 w! N2 D: h
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对秋景难以言表的感慨。
6 n. T" H1 `, h( T9 o/ r( n' }5 \2 v3 P$ i
“无句拟秋”,道出了秋天的复杂与深邃,让诗人觉得难以用言语去精准描绘。+ H+ o* L$ I8 a3 E+ e3 U' H' |( P
8 M# ` E: n @: b0 h) K
秋天,它既有丰收的喜悦,又有万物凋零的惆怅,这种矛盾又和谐的特质,使得诗人一时词穷,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来将秋之韵味全然展现。
1 u3 _& u% D" G. y7 k
& C9 |3 ^- z# E9 N C然而,峰回路转,“幸有红枫传爱意”,在诗人为描绘秋景而犯难之时,红枫适时出现。. O: D+ j& @% K% b6 M
9 [9 B( g# M. g2 R
红枫,作为秋天极具代表性的意象,那如火般热烈的颜色,仿佛是大自然在秋天谱写的一曲热情赞歌。" n$ e/ L3 s! J) @; M" f6 C# n6 Z
" ^5 C3 K% p% Z5 _ p. I红枫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在这里它被赋予了传递爱意的使命。
4 f2 E1 H5 {' n/ k, x$ W9 @
2 h' t; G9 l3 }( j0 q1 t这份爱意或许是诗人对秋天大自然的热爱,或许是对某个人深藏在心底的眷恋,借助红枫得以传递,给人一种在困境中寻得寄托的欣慰之感。
, j' G4 b, x3 F1 s3 Z+ x5 S, r" P( j5 u( Q) j- O" E
下联“借香邀月,且凭金桂诉情衷”,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份情感,将画面从视觉引向嗅觉与更广阔的夜空。; h- u7 \( Z/ C: g
( A, N9 [& k I, d y“借香邀月”,此处的“香”无疑是金桂散发的香气。
4 @- [- p+ G3 ] L) E6 Q! x5 s' [( t. |5 h7 A6 A9 L9 j, {
金桂,是秋天的精灵,它那浓郁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成为诗人与明月沟通的媒介。
; l* O, s! L% ~) |5 t% ~
; c. Y) Z/ B' f5 J& {诗人借助金桂的香气,仿佛在向明月发出邀请。
! W: m! F2 |* { e7 c W+ y3 } l5 Q- X5 b+ ]/ l% }
明月,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思念、团圆与美好。
r& V9 V# m( X; t/ V7 S" o- |' A$ \; C1 j+ q0 d) P' i5 m2 L
在这个秋夜,诗人邀月共赏,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于明月。2 W8 y/ `( @. |6 a2 d) R. }
8 v4 \# P. i4 x
“且凭金桂诉情衷”,金桂再次成为情感的依托。
5 J$ O; T3 u7 k# p8 y& W) O
3 S' x4 Y; v' I6 f# Y9 C诗人凭借着金桂的陪伴,向明月倾诉自己的情衷。
! s* q+ x1 P& s; S2 v6 e$ a& [ n
这情衷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可能是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也可能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g' ?- E: J" J% n+ U ~. Y9 ~9 P( f' H+ ~( a& [% C$ F
金桂和明月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场景,让诗人的情感有了倾诉的对象,也让大家感受到了那种在秋夜中静谧而深沉的情感涌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