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987|回复: 0
收起左侧

广东东软学院“好书荐读阅评竞赛"活动中《我是党员我是兵》读后感言摘要

坛下风云 发表于 昨天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坛下风云 于 2025-11-2 12:39 编辑
+ R( j/ B# @$ |2 V& Y! o) p
2 H9 |7 f8 O& N) p3 p广东东软学院"好书荐读阅评竞赛"活动中《我是党员我是兵》读后感言摘要:/ N) {! _" v% j, c4 o
; S! M) Q0 v% l
1、阅读此书远比冲锋陷阵更振奋人心。5 w1 x' G! n+ b) F

* s# Q4 h: B( L  s2、它跳出传统军旅叙事,读来既动人又振聋发聩。
' x( p5 x1 n5 L5 ^
4 d3 C8 z$ Q6 U( q# O3、书中无一不令人动容,值得一读再读。1 r5 x0 h# T. Z, v0 I! ~/ h8 k

: V/ Q; v; o9 n+ w4 ~. ?/ l5 {4、党员的重量在一生践行信仰刻度,兵的重量在永不褪色的使命惯性。: L* C9 f) }* D: @8 ?( c

5 m) I# b( G/ p5、跨越生死的赤诚更是"党员兵"最动人的精神重量。! S% L" F1 G) m5 y% D

  d$ s( M$ d/ ]' a& |6、让信仰从宏大囗号落到为群众办小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里。" d1 i7 l3 t' |' z% ?
. k- \  K/ ~. N- G* l
7、质朴有力的叙述打破了人们对"党员兵"的刻版印象——它没有停留在战场撕杀的激烈场面,不再是用对敌的武器而是在对人民的承诺,让读者触摸到"党员"二字温度是对"为人民服务"的执念。
3 c  g1 g6 e; D7 o
) s$ Y* i) A7 n+ G9 {" r* C8、让读者明白,真正的奉献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一生的坚守。这正是这本书最动人最有力量的地方。
  o2 B  l4 J9 j mmexport1762057851112.jpg
  V& t+ ?2 I/ U0 y% Q9、该书没有宏大叙事,却用罗洪珠这样的老兵故事,戳中人心最软处。
, H5 s, v9 w+ i- z- x! p& V( n( j& H' y$ O
10、党员的信仰是兵的本色灵魂;兵的坚守是党员初心的铠甲。
& w# D  H$ L5 b! p8 z% ~6 y7 l
- e( }/ q+ a+ R6 t11、读来没有沉重感,却后劲十足。它让我们明白,人身份的重量,从不在高光时刻的呐喊里,而在生命最后一刻依然想着要"为大家多做一点"的坚守里。2 [% o$ g3 _: o$ o; U7 Y) ]
/ X  t% X: ?0 @9 d- g
12、这是部令人动容之作。, s( i; T& }: Y0 V
  D$ |$ n' Q, ?1 o
13、”党员+兵”的重量在于将个体选择转入集体传承,使遗愿清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B6 \( m3 c% j6 U& K7 X- I9 B

; e/ V. f) S) M3 i/ a" R8 h14、翻开本书,仿佛踏入一条流淌着信仰与担当的时光长河。书中那些平凡又伟大的身影,如熠熠星辰,照亮我们对”党员”与”兵”精神内核的认知。
0 s- z* O. \0 P" |, {! p& r& R' a$ P. ?* b$ ?4 K8 X
15、让我们看到,人不在于职位高低、功勋大小,而在于将”为人民服务”融入日常点滴,在生命终章仍以完成未竟之事延续信念。这种坚守比壮烈牺牲更显深沉与持乆。
/ X1 b0 I, ?9 G" C. L& [% |1 P. ?: V% Z* N. T5 C
16、作为”兵”,他们的担当,也超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无论身处何种角色都能保持战斗姿态,用行动诠释责任。书中人物用一生证明,真正的战士无需观众见证牺牲的壮烈,而是在平凡中铸就伟大。3 ^3 Q1 a7 R. d4 a
mmexport1762057877248.jpg
7 l* n$ _: p( m! V. L# Q1 P
6 l7 u# }0 d2 H  ~17、”党员+兵”最厚重的底色:不是一时的冲锋,而是一辈子的坚守。
( W. c8 i/ r8 b" W( j$ ]) o1 H  F% s* N9 I% u& L& W: h, U( N9 n+ C
18、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信仰情书”!
! P  Z( P4 I/ A" o1 h0 J' t+ t
/ [* P  h' |/ u( B5 O19、”党员"是他初心的底色——淡名利、公心为先;”兵"是他行动的婆态——不怕苦、死磕到底。
; K( s% Q4 [; Z; z4 \4 x
% y6 x7 t- `: X4 t4 Z20、这本书不只是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为"党员"和"兵"写下了最鲜活最厚重的注脚,读来令人热泪盈眶,更见信仰的力量。
3 h" k( ^7 k* A% p
3 N- P. B2 i. `9 x% e) g" x$ f21、这让我们明白,党员之”重”,重在内化于心的信仰,是在任何时候要以人民和国家为先的觉悟;兵之"重",重在外化于行的担当,是哪怕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也要朝着信仰和使命迸发的勇气。他们用一生诠释党员与兵的重量,是以身许国的赤诚,是把生命活成信仰的火矩照亮他人、也照亮时代的精神丰碑。这种重量足以让每一个后来者心生敬畏,更勇毅地接过信仰的接力棒。; f9 m8 ^  {3 ^/ f& s

4 G4 k! R- |2 w. y22、老党员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遗愿清单,这份选择远比冲锋陷阵更震撼人心。, D9 Z; t' g; t% R

( |& {6 Q# B' G8 C$ s8 Z23、这本书最戳心的就是把“党员”与“兵”的重量藏进了老党员“最后一颗子弹”的遗愿清单里,读来满是震撼与动容。+ k. u0 Y; _" x$ Y8 c) r
7 N5 ]% v! n; R5 r; Q
24、让人看到党员的重量藏在“从入党到生命终点”的承诺里,冲锋是敢打必胜的战士,落幕是扎根群众的“守夜人”。信仰从未因岁月褪色,反而在生命终章愈发厚重。( m  K7 b5 N; R" D% R
25、这本书没有写惊天动地的大事,却用一个个“最后一颗子弹”的意愿,把"责任”二字刻进了读者的心里。: W7 o6 \9 S% N7 i
& ~  X  Y$ t6 |5 e: D
注:这次东软大学师生好书阅评活动选书4本,历时一周,其官方公众号共选登了107人的问题解答和书评。本平台特从“党员兵”的书评中摘录部分感言,以飨广大读者并彰显活动成功!
1 W1 p- a/ [( d2 f* N! @0 J
/ {) d3 R8 L- m1 M" s-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