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30
- 主题
初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具有虚荣心,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V- c7 t" s$ b3 g. E
# v4 v8 Y- i' S( N1 F7 u v8 D6 S9 g* N! h( V% P" ?0 O+ t
+ w! K% g; v7 c 虚荣心强的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昔日的荣耀经历或今日的辉煌业绩,他们或夸夸其谈,肆意吹嘘,或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自己办不到的事偏说能办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装懂,一切为了提高自己。虚荣心强的人喜欢炫耀有名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希图借助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对于那些无名无,份、地位“卑微”的亲朋则避而不谈,甚至唯恐避之而不及。
8 V4 m1 n; @/ }6 C( a7 F
; e* F; f+ }; d7 q" I3 _; r( [
: E i& h7 v) [$ a# d# K
; O9 z9 e$ f+ d 其实虚荣心理的产生及其强弱与个体心理品质、思想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受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
1 t9 j2 q& @( l' m+ Z% A+ a9 |/ F' |1 d
# f. G+ H- w6 f* P( N/ D
! `# D3 ]# K$ }6 V$ Y
1.自尊心过强的人易产生虚荣心理。( O' q% [) v5 d* z6 @* q- `6 F
1 Y0 ~! Z. D# `/ |/ P1 ~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尊的需要,每个人都喜欢听恭维、赞扬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本性的显现。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过于强烈,渴望获得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尊重和赞扬,而自身又缺乏过人之处,不具备足以令人称道的实力,则不得不寻求其它手段,如借用外在的、表面的,甚至是他人的荣光来弥补或替代自己实力的不足,以此满足自尊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虚荣心理的产生在所难免。
* [6 {2 ]3 Q; g5 e# r$ |" I' k" b% p+ V
: e0 p) l' ?: L1 ~, ]/ N4 W9 A: o5 M/ D. U# J
2.私心过重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理。
8 E5 `+ E" |# c) Q3 b, l- f$ {( c$ T* S) A; {9 Z
私心过重的人会时刻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总希望自己时时处处胜过别人、超过别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常常煞费苦心地营造或借用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虚假的荣誉来掩饰个人的缺陷和不足,以抬高自己,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 ]9 P6 }+ e+ H1 g
0 x: o: _, s7 k G- p" w
4 {9 z, k2 \+ R5 x" o( o
- M' u( d) a1 b# n6 ?
3.缺乏自信的人容易产生虚荣心理。, c$ V8 w. I8 h; {( C
- i N; \ h; v! r0 w/ [8 _6 u: B: o 虚荣心理的产生往往是那些缺乏自信、自卑感强烈的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结果。某些缺乏自信、自卑感较强的人,为了缓解或摆脱内心存在的自惭形秽的焦虑和压力,试图采用各种自我心理调适方式,其中包括借用外在的、表面的荣耀来弥补内在的不足,以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进而赢得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和尊敬,虚荣心便由此而生。% J" U$ e, b: Z+ v' V
. }% R3 b d! X2 c7 @/ x7 X
4 Z# S" E) n! b& y) ^7 ~) |" ^0 }6 s! g
4.处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易产生虚荣心理。
3 W" N+ h: E' {- ~% C. v+ W0 d) I' Q( T6 t, `4 |9 v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脸”和“面子”,是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所谓“脸”,是一个人为了自我完善而通过形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形成的特定形象;所谓“面子”,则是一个人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依据对“脸”的自我评价,估价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应有或占有的地位。所以,“脸”和“面子”代表着人的荣誉和尊严。一个人要想有脸面,必须先成就大事,通过他的不平凡的作为而获得人们的褒扬,形象才会随之高大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