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063
- 主题
高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段初生 于 2011-9-12 21:43 编辑
" }: Y4 ^3 `6 ]& x+ s$ h- ]. t0 n/ }# z1 T! F9 [6 I
1949年,中共中央和毛 泽 东主席高瞻远瞩,在渡江战役胜利后即谋划野战军进军西北、华南、西南的军事部署,并对处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给予极大的关注,在领导争取卢汉起义工作的同时,便对野战军进军云南作了周密部署。根据中央部署,在卢汉率部起义后,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奉命驰援昆明,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广西直插滇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的配合下,发起滇南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残敌,粉碎了蒋介石把云南建成**基地的图谋。- R0 A% S4 k" l/ ~* L* f" n6 N, x
1950年1月4日,按照中共中央、毛 泽 东主席解放云南的部署和二野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的指示,四兵团党委在广西南宁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进军云南的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领导人林李明、张子斋等汇报了云南的情况。
% J: H. K9 ~6 B 四兵团党委书记、司令员兼政委陈赓作出了战役部署:令第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一五一师和滇桂黔边纵队第一支队组成左路部队,沿中越边界前出河口、金平一线,断敌逃往国外的陆路通道,左路部队由第三十八军副军长兼一一四师师长刘贤权率领;令第十三军为中路部队,日夜兼程,直出蒙自、开远一线,袭占蒙自机场,断敌空中逃路,然后在友邻部队协同下歼灭汤尧兵团于滇南地区,中路部队由第十三军政委刘有光和副军长陈康率领;令滇桂黔边纵队和卢汉起义部队各一部作为右路部队,由昆明南下阻击西逃之敌,配合主力作战,右路部队由边纵副司令员朱家璧统一指挥;令第十四军和十五军作为预备队,由滇东和滇东北进入云南。陈赓要求各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不顾疲劳,不怕牺牲,快速前进,大胆迂回,“先兜后歼”,务必将敌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全歼于国境线内,以免后患。( \, _7 T* g% y# D
左路部队由广西田东出发,在边纵司令员庄田率领边纵第一、第四支队的配合下,轻装向云南河口急进,1月7日解放文山县城。 11日凌晨,第一一四师三四一团占领中越边境重镇河口,把五星红旗插上了河口桥头。1月14日,第一五一师四五二团攻占屏边县城,17日与中路部队会合后,次日赶到蛮板,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攻占了蛮板渡口,歼敌主力4000余人。
8 e. k! ?0 [7 P* A! i: T/ `3 S, W4 Y 18日夜,第四五二团攻占了红河上另一座浮桥。至此,红河沿岸各渡口均被封锁,切断了敌人由陆路逃往越南的通道,为聚歼敌军于云南境内创造了条件。9 d/ [. F' s% t
中路部队抵百色后,同敌人争时间,抢速度,向蒙自开进。1月16日,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一一○团在一○九团配合下,于拂晓前袭占了蒙自机场和蒙自县城,当天下午又攻占新安所。至此,胜利完成了抢占蒙自机场、拦腰截断滇越铁路的任务,封闭了敌人由空中逃往台湾或从滇越铁路逃往境外的通道。) _. c* [) E! R8 m
17日拂晓,第三十七师副师长吴效闵率一○九团团直、二营、三营和一一○团团直、一营、二营,对个旧守敌发起攻击,经过6个多小时的战斗,全歼守敌3000余人。# q g4 G8 E# B! V: q
19日夜幕降临时,第十三军一一三团在第三十八军三四○团的密切配合下,全歼宜德山之敌,粉碎了红河一线敌人南逃的企图。20日,边纵第二支队解放开远。1 V" D. a8 U7 V
右路部队分三路堵击西逃之敌。1月22日,边纵第一支队副司令员杨守笃率领边纵西进部队两个团,抢先攻占了元江东岸的制高点二台坡,敌第八军五一○团战败投降。经第三十七师、三十八师与敌几昼夜鏖战,敌汤尧部被分割包围在元江东岸荒无人烟的红土坡、二塘山一带。濒临绝境的敌军被层层包围,敌第八军军长曹天戈、参谋长杨也可束手就擒。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汤尧妄想潜逃,被解放军第三十七师一一○团一营一连连长张合锁俘获。至此,敌第八兵团兵团部、第八军军部被全歼。" m5 y& t0 S. I8 N6 T
2月8日上午,穷途末路的敌第一七○师师长孙进贤带3200余名残兵败将被迫投降。野战军和边纵部队在当地傣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顺利渡过澜沧江,并迅速追上逃敌,于2月17日夜攻占边境重镇南峤县城,歼敌700多人,只有少数散兵逃出国境。0 _+ t: p# j& I" ~2 b/ w
2月19日,野战军把五星红旗插到了中缅边境的打洛镇,滇南战役胜利结束,为云南全境的解放和野战军迅速推进至边防前哨,保卫边疆、巩固国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执笔:陈淑建)1 V; n/ S* z) G# D
. y1 }$ T$ G6 j8 c+ j'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