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71
- 主题
新手上路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我国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船山,在清顺治二年至十二年(公元1645年到1655年)曾三次到耒阳,在莽莽的蔡伦竹海、蜿蜒流淌的耒水河畔先后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宝贵时光。* E8 }/ i d7 D" K0 y$ S3 I- A( l
! O, e( p5 a; M% u* d
王船山,名夫之,字而农,号姜斋,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诞生在衡阳,因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自号船山老人、船山病叟,故后人尊之为船山先生。王船山自幼苦读,七岁就读完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十三经”,十四岁成为秀才,廿四岁考中举人。清兵入关后,船山举兵反清,又参加南明永历政权。其后辗转流离于耒阳、永兴、资兴、郴州等湘南山区,晚年筑室于衡阳石船山,从事学术研究四十年,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 V, A4 x/ E. `5 t5 k' P# ?$ m' V9 ]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清军攻陷南京,南明政权弘光小朝廷宣告灭亡,南明军残部纷纷退往南方。时年廿六岁的王船山与父亲王朝聘、仲兄王参之隐居在南岳衡山双髻峰。为躲避兵灾,王船山一家决计暂离南岳,先去湘南躲避战乱。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秋天,王船山与仲兄王参之搀扶着七十六岁的父亲王朝聘第一次来到耒阳。耒阳有一位老秀才曹国光(字伯实)是王船山父亲王朝聘的老友,也是王船山经常获取教益的年长师友。曹国光听到王船山侍父来到耒阳,十分热情地把王船山一行接到自己临江的家楼居住。为了驱散王船山一行的疲劳,曹国光还与耒阳教谕陈五鼎(字耳臣)一道,陪同王船山瞻仰耒阳杜甫墓。王船山为此写下了七律《耒阳曹伯实翁丈招同陈耳臣广文访杜少陵故墓》一首:
- D, b' y2 m6 n2 R8 h/ m
: S' x3 J# D2 [4 U v5 v1 Z0 G& T 孤城斜召射荒丘,华表苍烟对荻洲;
: F8 Z' _( K y0 r* D9 T) F; T' I( F
郢树秦城悲弟妹,天清野旷吊孙刘。
6 H) t0 m( l+ |/ A$ p( J" N9 g$ F3 V* S0 H; f3 s3 X X' e6 f' r
伤心素陈涛恨?,回首寒砧白帝秋;
6 P! @: @# ^! I! b- n! i: ?6 v
; B7 I8 C6 {9 w9 q 莫向江湖怨飘泊,人间还有水西流。% c0 E9 h3 [' ^1 \7 C& C
; X" L4 J" c! o) c. B6 ^
以表达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和对诗人杜甫的无限敬仰和深情的悼念。王船山在耒阳住了不久,便与父兄一道辞别耒阳老友,坐帆船溯耒水而上过蔡伦竹海继续南行避兵永兴、资兴尚且安静的湘南山区等地几个月时间。直到十一月才返程回到南岳双髻峰。5 |8 X( O8 L2 k: `0 p. N- j
* U: C. @- a# r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月,时年廿九岁的王船山与好友管嗣裘、南岳和尚性翰等一批忠义之士集聚南岳方广寺,试图独树一帜,举兵抗清。顺治五年八月,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建立南明小朝廷,明宗室在耒阳举兵勤王,十月,王夫之提出"留千古半分忠义,存大明一寸江山"的口号,与匡社的管嗣裘等人在方广寺起义响应。很快被清军剿灭,失败后,王船山遂带着侄儿王敉离乡入粤,去肇庆投奔南明桂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十月寒冬,朔风凛冽。王船山买舟沿湘而上,经衡阳入耒水,首先到达耒阳。在耒阳王船山宿三年前住过的曹氏江楼,面对初冬月夜凄凉肃杀的景象,诗人王船山抚今追昔,瞻望前程,不禁慷慨悲歌,感慨万端:写下了《耒阳曹氏江楼迟旧游不至》一首:
4 k* v9 |0 v; u: n
8 D& r5 I) R/ [$ Q7 [3 I 野水瑶光上小楼,关河寒色满楼头;
& n+ B) P! k3 S# x% t2 O* z# a6 |" I0 w: J8 ?. r7 Q
韩城公子椎空折,楚国佳人橘过秋。' m) c0 `# R$ m. `1 b
/ p! R& e2 c) {3 _* B 淅淅雁风吹极浦,鳞鳞枫叶点江洲;0 h2 N) f o+ S+ }) C8 a
0 s g9 j s& C, A* y' Q
霜华夜覆荒城月,独倚吴钩赋远游。/ _* E& L) `/ U. o
- l" v7 P1 |7 S3 p' i# v+ S' ]
王船山以“登楼野望、满目苍凉”来形容耒阳,但也借用秦朝时原韩国公子张良博浪沙中椎击秦始皇而失败的悲壮事迹,以喻自己南岳举兵失败的不幸。王船山又将念念不忘的楚国时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嵌入诗境,再缀以鳞鳞枫叶,抒情主人公的勃勃英气与傲霜不屈之概已跃然诗中。不久,王船山沿耒水溯舟而上过蔡伦竹海到永兴、资兴,满怀壮志越过郴、桂山岭,直奔肇庆。在南明王朝任一小官,目睹南明王朝之腐败愤然离开回续梦庵隐居。后回衡西湘西草堂。# |5 B; x. M2 Y) ~
- ^& e/ d% ^' Z8 b' _9 ? 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军再陷湖南,南明灭亡,王船山悲愤至极,抱定誓不剃发的决心,归隐南岳双髻峰。清顺治九年(1652年)又迁居邵阳境内耶姜山,从此离开了反清复明的政治生涯,“自此随地托迹,或在浯、或在郴、或在耒、或在晋宁、或在涟邵”(《姜斋公行述》)开始了三年的流亡生活,第三次过耒入郴。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秋天,王船山到零陵,同年冬天又徒居常宁。这期间王船山曾变换姓名为“瑶人”,寄居荒山破庙之中,靠师友接济或授徒课读为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春,时年37岁的王船山又过耒入郴游览,已经是一个学识渊博、名声在的学者了,因此王船山来湘南山林之后,“所寓之处人士俱极依慕”,或从游为学,或来研讨文章、议论时政,并在湘南山林中写出了《周易外传》、《老子衍》这两部重要哲学论著。而这两部著作正为王船山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春天,王船山离开湘南山区,并在常宁小住一段时间,遗憾的是,再未拜读到这位诗人、大学者、大思想家在耒阳留下的作品了。- N$ m# Q- [+ [; q- f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