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96852|回复: 19
收起左侧

我每天的生活规律向大家汇报。

 
雷锋 发表于 2011-9-14 15: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锋 于 2012-1-3 17:44 编辑 ; y) ^7 J- C  e7 ?
' d+ e. P0 Y* n( o
  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吃完开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天价房,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吊白块和硫磺馒头。饭后抽根高汞烟,去地摊买本盗版小说,回去上一会盗版操作系统的XP,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窝。核辐射算啥,很盐重吗? 3 _& ?7 H0 F! L. ?& A
    我每天开着车,行驶在全世界最堵的路上,交着全世界最多的买路钱,避让着全世界最多的特权车,提防着最厉害的马路杀手,暴露在全世界最密的电子眼下,担心着全世界最诡异的罚款命运,买车缴上全世界最多的税费,烧着全世界最贵的油,还TMD找不到停车位!!!8 A, Z+ D/ `" f$ X9 M. O
    我缴着世界最贵的上网费,上着世界最慢的网络,查看世界跌得最多,世界圈钱最多的股票,帐户严重缩水,心情极度的失落.
  W5 ~3 Z- r  L/ t0 W/ x- C    但我要坚强的活着:尽管油价又涨了,房价还坚挺,尽管核辐射笼罩着天空,地震持续不断,尽管双汇含有瘦肉精,毒大米时有出现,尽管学位紧缺床位难求,孩子常在校园遭意外,尽管小三横行滥情成风,收入下降,物价上涨,我们都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因为墓地又涨了。
7 R, r' A! K# T( U5 ?: B- z/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眼药 发表于 2011-9-14 23: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才!把这些编辑起来,但是里面植入了广告,我是知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路石 发表于 2011-9-15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说起来:现在生活质量是上去了,可吃穿住行样样造假!反而大不如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雷锋 发表于 2011-9-15 16: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眼药 的帖子
1 L/ V: ?8 `7 |; ?9 M. }; K- ~3 O
2 ^0 g- t1 `" ?- @" Z8 p6 I7 j5 O有广告吗?敬请指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马匹 发表于 2011-9-15 17: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泰洋 发表于 2011-9-18 12: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你的生活再丰富点,好让我们活得更明白点。谢谢哦!
3 s- W  D" j5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雷锋 发表于 2011-9-20 20: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轻松一下,讲个笑话:
2 p9 Z/ l9 V, |- ~# A3 L三个老鼠分别品尝美、日、中国的酒,喝美国酒的老鼠,走了3步就倒了;喝日本酒的老鼠,走了2步就倒了;喝中国二锅头的老鼠,手拿菜刀,大喊:”TMD 猫呢?”$ C" C; Z. ~; {
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雷锋 发表于 2011-12-26 14: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你还会再相信一次蒙牛吗?7 Y- `% f/ H# F+ ^) R
    作者:经常被注销账号  发表日期:2011-12-26 9:35:00, j- {" f; B  }$ e$ f) T5 P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外发出《关于公布2011年17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公告2011年第191号)。根据检测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昨日,蒙牛公司已在官方网站上就四川眉山工厂生产的一个批次的产品“上榜”对外致歉。 生产的一个批次的产品“上榜”对外致歉。
. Y* V+ Y# r/ K" b' S: R    黄曲霉毒素超标140%' R' [# [) _' }* a0 p
    根据质检总局的检测报告,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专家连线* m) q0 j( g1 X; A! u3 `8 z
  黄曲霉毒素M1是什么?昨天,暨南大学食品科学工程系副主任傅亮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产生的毒素,它在很多食品中都容易出现,比如粮食、谷物等。该物质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毒素,在量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人死亡,比砒霜还毒;即使量少、超标,若人长期摄入,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容易致癌,尤其是肝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耒阳红辣椒 发表于 2011-12-26 14: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加上使用比香港贵400倍而慢吞吞的老爷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雷锋 发表于 2012-1-8 12: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省物价披露13种最常见价格欺诈案例
6 Z! e: m& ^& Z# C2 ]  $ s! l0 S. s1 ~" z# s. X
    “十一”购物别被“最低价”忽悠
% y+ Q+ n5 e+ c$ X    城市晚报讯 某餐馆售卖的象拔蚌标价78元/斤,可消费者吃完之后到收银台结账时却被告知每斤售价200元。对于消费者提出的质问,餐馆收银员表示,“标价78元/斤的是小象拔蚌,你吃的是大象拔蚌,每斤200元。”又到了“十一”黄金周,面对商家的虚假标价,您是否曾经吃过亏呢?昨日,吉林省价格检查局根据近年来投诉举报情况,总结了日常消费中13种最常见的价格欺诈伎俩,提醒消费者在节日购物期间小心上当受骗。' c6 Z- C* k7 W. O6 \1 V
  
* ?/ h) w3 ?( H: ?) \+ n" a    伎俩1>> 虚构原价! I0 u. f3 m9 l0 F' ^
    表现:包括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打折、谎称降价或者要提价,或虚构转业、停业等,谎称削价处理商品,诱骗消费者进行购买。# U9 ^4 R4 ]$ L3 {  I
    案例:最常见的就是很多街边小铺常以“场地拆迁、最后一日,全场物品两折”的名义进行促销,将号称原价×××元的物品以“现价××元”进行叫卖。可是在这个商家所标示的“最后一日”过去很多天之后,它依然在那,并以同样的幌子进行叫卖。
/ P8 w5 `& H3 d0 P0 J+ Z1 H, P! p  6 v  _8 y, t2 q" A+ |* f( G3 }2 {0 p
    伎俩2>> 虚假折价* M; O; Q- U. \4 i2 v  b2 U! I
    表现:商家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i1 r& N6 r9 z! ^% Z+ V
    案例:某商家号称“全场8折”,当消费者掏出400元要买一套标价500元的西服时,却被商场告知“这套西服折后价为460元。”
8 ^! i! D2 E0 `8 G( z( C+ H% ~7 g: q  ; ^$ V; P* R5 M8 H
    伎俩3>> 不履行价格承诺
7 r' R) G0 c1 B0 P* ~+ z" ]    表现: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的,消费者购买之前商家却不能兑现承诺。这种行为与虚夸标价、虚假折价、模糊赠送都有一定的联系。- w6 {* _- y* h. t5 g- C
    案例:某超市向消费者承诺“瓶装酸奶实行‘买三送一"。有消费者购买了三瓶之后,对方却并未兑现承诺赠送一瓶,并称"买三送一’仅限于前10名。”4 |  Y! H) b2 |" }  u
  ) {# F+ M" P! j6 K6 B. a) o
    伎俩4>> 两套价格  4 ]6 C4 L$ i* `! V. {/ v
    表现: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高低两种不同的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招揽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 B) Q' [6 B, J/ T! |! N  i; E
    案例:一顾客在某酒店点10种炒菜,在结账时发现其中8种菜肴价格高于原提供的标价簿所示价格,最高的超出8元,最低的超出2元。还有部分地方少数商贩以低价招揽顾客后,甚至使用威胁手段要顾客以高价购买。另外,某商场曾被发现售卖的衬衫标价为50元,结账时却按80元来收款。
9 q. o4 w' E+ h  v. Z( m, Q  4 Q. i/ @* g4 G, m. J
    伎俩5>> 模糊标价
- u% \) I4 p" `+ V, L    表现:商家有意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等标价,诱导消费者进行购买。随意使用没有比较标准或者事实上无从比较的一种标价行为。比如“特价”、“平价”等,在使用时没有说明“特价”、“平价”销售前的正常价格,从而使这种表示标价无从比较。6 j$ Q4 f% _  Q6 I6 N
    案例:某旅行社广告宣传“头尾7日游仅1800元”,实际上是第一天晚上出发,第七天一早回城,“7日游”变成了“5日游”。& l9 N! `3 a* ^' X+ G# x  E1 n
  
: p! P3 r# c+ t0 _    伎俩6>>混淆销售处理商品0 T/ [* E* o* v. k
    表现:销售处理品时,有意不详细标明处理品和非处理品价格,以浑水摸鱼。0 E  k$ {$ m1 S; W$ i0 d
    案例:某商场对女鞋处理品降价销售,并标价“处理商品一律80元”。但当消费者买了一件付款时,商场却告知对方:“这是正品,要120元”。; Y7 }6 s% N$ B% \( U- f
  # i5 T1 n3 C& k( `" _1 s) V
    伎俩7>>模糊赠售
6 r; C7 b- c1 A( s1 P0 |  T    表现:采用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以“馈赠”引诱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交易,但没有如实标明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赠送行为的表现方式较为复杂,特别是对馈赠商品的价值较难判断。最常见的就是“买一送一”。
5 R+ J# [9 |# k$ W    案例:某超市标示买某品牌调和油“买一送一”,实际给消费者的仅是一小袋花生米。
5 ?( U2 P1 U) M  / f/ v) X. t6 y5 Z0 B$ t* Z, f: Y
    伎俩8>>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5 R4 X' m* H. c$ B2 y! i8 |& u: o    表现: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附加价格条件时,不标示或者仅仅模糊标示附加条件内容。6 I+ G+ C) a; k: z; `
    案例:某百货公司推出买电器“免费送货上门”促销服务。但是当顾客付款之后,该百货公司指定的送货单位将电器送上门之后,却要以“拆装费”的名义,向顾客收取100元。
; c) J- M2 E8 j7 c; K6 U! P9 O  # D5 X) S+ N/ Q/ h. P2 o  _6 J7 [! e
    伎俩9>> 虚假标价7 _1 Z- a7 ]& e; i
    表现:标价签、价目表上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或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 c: f* _* i/ W3 h7 T) V& w- [  T; K
    案例: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一些餐饮、娱乐企业标明有关服务项目,但事后却以各种借口不提供服务等。
4 `' |  _0 f/ s7 O# D  
* [  C7 u- B0 l; Z/ w    伎俩10>> 虚夸标价
; P" m  x2 W& F8 A    表现:商家往往喜欢以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跳楼价等噱头招揽顾客,但实际上他们标示的这些价格往往无法进行比较。经营者通过其经营场所以“市场最低价”等文字进行宣传,诱使消费者购买的行为,是含义笼统夸大其价格优势的一种表示行为。
4 c) K  g2 l- N) U& W/ i/ N' l    案例:某家电公司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全市最低价”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该店只有部分商品价格较低,“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也无从比较。" c- X4 q. [1 M( R( P
  3 x, P) g9 g; L% p$ |0 a" T
    伎俩11>>谎称价格诱骗交易( G% z7 }' n7 L6 f* q: |0 F6 ^& j
    表现:商家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以此诱骗消费者与其交易。
0 f3 X; I2 g0 H5 ?) F    案例:某商场向顾客宣称,他们的某品牌空调“进价都需1980元,零售只卖2000元”,而实际上他们的那款空调机进货价只有1000元。
$ t# E; W* A- L: D' h1 `  3 ?) M1 R2 n6 T0 a, u; T2 K; g: a% F
    伎俩12>>质量与价格不符& x+ m, n- v2 ~" e- G1 B: y0 t
    表现:商家在出售商品过程中存在掺杂、掺假、短斤缺两等现象。
% b1 |0 A" X+ |; K0 G! {: ~6 ?    案例:个别酒店前边卖活海鲜,后面又将活海鲜换成冰鲜,短斤缺两,克扣顾客。
+ W9 u% j5 I+ J7 {; Z7 H  . Q% ~. W; ^3 p6 L
    伎俩13>>假冒政府价格
, w4 A: X6 }) ?( U  o    表现:商家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或服务价格,谎称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一些经营者尤其是一些带有一定垄断性行业的经营者,谎称这一价格是政府定价,从而使顾客被迫强制接受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6 T/ Q+ u% _% S7 `% ~( d+ q    案例:某水果店将哈密瓜卖15元一斤,并谎称“这是政府定的价格”。这方面,最常见的就是商家假借“物价局监制”的价格标签。事实上,物价局只是对符合规范的商品标价签进行监制,而不包括商品价格本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