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019
- 主题
高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作者:十年种地 发表日期:2011-9-15 " a* N! y1 j& t* _' d, n& c8 @7 O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13人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总共花费80万元。其中,接待费370193元,礼品113477元,外出考察费139921元,购置设备109888元,其他费用68491元。报道同时附上了秭归县委关于接待情况说明的文件,并在文件中请求协助解决经费问题。来源中国经营网8 q$ L d3 `3 K* o# w
' q, j' z8 D; f8 o+ ]0 _
看到这么一组数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表示无比的惊讶,甚至乍舌。一次视察一次巡视,以席子花去了80多万元,这些钱都花了哪里去了。难道巡视组不是去贫困县靠产民情的,而是去专为享受的不成。当上面这组数据摆在贫困的老百姓面前,老百姓的心都要碎了,多为我们打一口井,多为我们修一条路,多为我们治疗几个病人,多为贫困家庭解决家里的生活温饱,孩子的上学难题等等。一切的一切,愿望都被这无谓的巡视视察抹掉。当然,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可否认上级领导到某地视察巡视,要花费一些钱,但是有必要花费如此惊人的数字么?
4 E* h9 B5 R& @; x2 f3 b3 s: v5 P) Q - X- q2 h2 h. w% [0 q$ h; m
有网友在网上笑称,湖北省第六巡视组下去不是去视察了,是去旅游观光去了。让我们暂且看一下这对考察组到了秭归后,当地政府给巡视组预备的一些“礼品”花销。接待费37万多,13个人20天,应该这个数字存在着巨大的疑问,从政府为民分忧解难说,巡视组到一个贫困县巡视,明知该县是贫困县,应当视实际情况而定,而非星级宾馆不住,而非星级招待不接等等。或许该贫困县的领导果真看着省级大领导来了,就算再穷也不能穷了上级领导不是。拿出老百姓的血本37万,豁出去了。外出考察费13万多,购置设备10多万,另外从报纸上看到秭归县政府还给巡视组个人买了笔记本电脑和相机等。看了这串数字,笔者很难想象这是在巡视,体察民情,显然是一次借助公款旅游观光的借口而已。
; w. ]7 }% _1 [6 Q* a' W
' G3 x! K# L/ k P6 J" L! l D. y 花了这么多钱,能办成多少事这是个问题。如果花80多万,一下子就将该县的经济搞上去,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两个层次,也好说,用一句老套的话讲:是舍得了耗子套着了狼。然而,事实结果果真如此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一个贫困县拜托长期的贫困累积,这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而非一次领导视察巡视就能解决的。, K( y! u8 d$ ?! z, ]; B) N- m
" B8 S) X) Q* Z7 o 现实社会中,领导下基层,几层干部都相当“兴奋”,原因是上级领导对咱县城重视了,干部们又有提拔的机会了。另外一个方面,残酷一点说:几层领导又有借口有吃有喝了。这样的天价接待费已经遭到媒体的曝光,争议议论不可避免,不管该县如何解释,这80多万的巨额接待费用是明摆在那的,逃脱不掉,也摆脱不了干系。
" i5 Z, O' H3 u, J* }7 _ . f+ C1 L5 e* m4 ^9 |
“巡视组账单”既是一个极端的现实缩影,又是一面可以认真对照的镜子。某种程度上,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反思、不去改进,甚至想方设法地遮蔽问题、美化丑陋、误导舆论。但愿秭归县委能拿出更多的诚意,“知耻而后勇”,真正从思想上把“巡视组账单”当作一只麻雀来解剖。唯有如此,民众在愤怒之余和寒心之后,才能有所展望、有所期盼。
# d& m& J0 C1 ?/ L8 ^
+ a# H7 a; ^- e6 X9 }. r& R! q 看到这样的接待费,老百姓在寒心的同时,冥冥中也对政府产生了怀疑,为什么80万接待费发生在贫困县,发生在明看着是巡视,暗看着却像旅游观光的当下。老百姓寒心了,政府相关部门是不是也因此而感到愧疚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