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81222|回复: 2
收起左侧

中国燃气事件分析:大型系列纪实文章

风烛残月 发表于 2011-7-25 11: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燃气事件分析:大型系列纪实文章
中国燃气(香港上市公司,0384事件最近在业界“闹”得沸沸扬扬,得到了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前董事会主席李小云和副主席徐鹰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和现任的中燃高管层展开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媒体战、股东海峡金融的公开信、中国燃气的回应、对李小云和徐鹰的罢免、以及二人上诉索股…… 花样翻新,高潮不断,虽然随着股东大会的结束,事件进入了平稳期,但这场事件不会就此画下句号。
中国燃气事件值得受到持续关注,该事件的处理过程显示了中国民营企业在处理政企关系问题上的困难处境,也显示了中国的公用能源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市场中所有关注能源行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资者来说,这场事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持续关注中燃事件,了解这一事件的发展和内幕,敬请参详以下网站的系列专栏文章:
http://hi.baidu.com/%D6%D0%B9%FA%C8%BC%C6%F8%CA%C2%BC%FE/blog
http://blog.sina.com.cn/u/2179503164
http://hi.baidu.com/%D6%D0%C8%BC%CA%C2%BC%FE%CD%B8%CA%D3/blog

8 w1 }$ V" ^8 n9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烛残月 发表于 2011-7-25 11: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燃气事件大型系列纪实分析文章题目列表(按照文章的内容分类):
! Z2 G5 w+ E- o9 v  r+ I4 l  T5 f4 R( F. t) h* Y
一、揭秘中国燃气事件的来龙去脉% ~8 V" c% T% ~: S' L1 U) p+ n

$ Z* x( D0 e+ z4 K  i6 M" D1、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徐鹰的夺权闹剧
4 l- s7 p1 {, U& H2、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徐鹰其人其事
' W6 x0 r9 D/ n6 B+ g9 K3、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1 j2 N  J2 }8 J4、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当道时见中山狼
9 _  R1 j$ a* o3 M7 |  m1 k5、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故布迷阵设毒谋9 J- o: R! w- L" W3 N
6、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瘟君欲何往,明烛照天烧- _- [0 A; j5 ^( Y4 T
7、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我最怜君中宵舞
# h4 n1 B. ?' M8 o3 z$ G9 t7 {. @# h3 N# K# K: j7 o
二、媒体文章评论$ g/ I+ K* u8 s4 d* r! L

* i* Y) p6 N7 V5 j' E( _7 O1、满纸荒唐言!—痛斥所谓“韩国SK虎视眈眈 中国燃气控制权激烈争夺”一文
! t" O9 U0 O5 V9 c  n2、谬 之 章—驳斥所谓“再陷高层动荡,中国燃气未了局”一文
( p5 F5 N5 m: w  S/ o- T2 D# E3、谣言止于智者—严斥所谓“中国燃气谁属:众买家谋划接盘”一文$ F. x# E6 o$ y% T) G
4、把谎言进行到底—怒斥海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关于“反对罢免李小云、徐鹰职务”之声明
3 Z' G9 E. F; @6 u+ E4 V8 W2 T2 C5、谎言与谬误的怪胎—批驳海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反对罢免李小云、徐鹰的公开信9 w' p5 Z% P/ g4 L6 ^
6、观其文,知其人—剖析徐鹰媒体五部曲的荒唐可笑
, Z! w9 N% ], y; V7、徐鹰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痛批所谓“惟恐央企搅局 中国燃气股东争夺董事局控制权”一文
  T1 |. Y, c, b- A2 S8、试看谁在为徐鹰招魂?—解构所谓“争夺中国燃气”一文中的谬误与谣言& t; [7 A- S, w. n0 k3 o

- q. \2 ?/ w, U2 b三、时评文章9 U  C+ x1 y# C: l  a, k8 S

8 e2 R- c9 _9 D5 M9 r1、揭秘为何中国燃气的主席遭罢免 —论徐鹰的倒台5 Z9 Q2 t, B7 G; k
2、宜将剩勇追穷寇 ——喜闻徐鹰董事之职被罢免0 A0 s( u( i! j3 N, O" H7 X/ O2 v
3、对信息披露就该零容忍
" j2 f7 B6 Q( I7 N4 J0 s. |! J4、中国燃气事件:股权分散类公司治理的一面镜子?3 W9 a; r6 @" Y
5、忠胆驱鬼魅  铁帚荡尘埃— 贺中燃特别股东大会罢免李小云、徐鹰: r! y. d7 C# K
6、中燃公司所谓前“国资代表”徐鹰的巨额个人收入质疑+ N) W; C0 o8 Y6 F# Y/ ~; n
7、中燃员工万众一心 集团潜力强势彰显# O( z& ~3 B/ `, o( w8 ?; A/ P
8、解码徐鹰的“葵花宝典”8 f& l/ Y7 k- t
4 P) x9 ?' N9 F: |9 I( w. ~7 j' e
四、公开信+ S" ?0 n. B0 l) L% ]

# Y; Q( T" @) p/ f% N1、中国燃气一股东之特别申明暨给全体股东的一封信
- N% O& W3 j" o2、中国燃气中小股东致公司董事局的一封信3 h. H! k! B4 z' ?& g8 U
3、中国燃气老员工致集团董事局暨总部领导的一封信
" L( d+ O$ J: s& [) j
  ]( g# H/ v6 c0 i+ c8 W五、事件记录/ \6 A" C5 m9 H9 z( \
  L7 e7 r+ e/ a6 @# V, H
1、中国燃气事件簿(2010年12月-2011年6月)+ }4 M/ f9 b9 _9 x$ w! p6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烛残月 发表于 2011-7-25 1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系列纪实文章摘要
: g/ |! k! |$ X; A0 x( z- w, i
  r5 T4 @. j  c; _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一:
) h  V* s# M9 f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徐鹰的夺权闹剧
/ n, i# ^" H0 i  I6 E1 y, [摘要:2010年12月17日上午,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董事总经理刘明辉和执行总裁黄勇,被深圳市公安机关突然从公司深圳总部带走。本文为您介绍在中燃事件发生后一周之内,中燃深圳总部上演的一场公司夺权闹剧。) c2 x$ @  A3 A) X) [) N

6 N# r7 G9 q5 k% z% C
: i6 G% e9 T" I, C/ [7 H" T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
6 H5 o# g& C0 [$ ^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徐鹰其人其事2 M, Y+ f+ r" k9 f! W' [
摘要:从2001年开始,刘明辉、黄勇等人开始白手起家创办中燃公司。历经九年时间,从一家只有2名员工、8万元港币现金的公司,终于发展成一个拥有200多家项目公司、两万员工、260亿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谁才是中燃成功发展的功臣?本文从徐鹰的个人经历谈起,为您揭秘徐鹰的真实身份及其与中燃集团的关系。
& d: K  w7 @& n+ `* z% y" J1 F
0 J0 O5 Q2 h. B( x; }" j
; q" f: m7 P3 n( }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三:7 B  T; w% C( F/ D, n
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5 E3 z! o, L7 E6 r5 M. f, @
摘要:徐鹰在深圳中燃总部上演的夺权闹剧,对于中燃的员工来说既出乎意料之外,但也并非不可思议。在过去的一年中,徐鹰采取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排挤刘明辉,对于中燃的员工而言,早已不是新闻了。甚至对于许多大陆天然气业内人士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因此,眼下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其实早有预兆,并非空穴来风。本文将为您诉说中燃事件的历史由来。& C0 {2 Q# `8 x* j/ ^9 m0 H

, ~5 F, E8 B8 ]
2 @( U& P0 ~7 a, c1 @$ @) w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四:
2 u# J6 e' H: }9 G# P  s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当道时见中山狼
: D; `& l, H5 ~/ [( g; r: d摘要:徐鹰在过去一年以来为了夺取中燃集团的控制权,采取了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而徐鹰之所以可以凌驾于公司董事会之上,对公司章程不屑一顾,就是因为他们时常打着政府的旗号,自诩为代表“政府”。本文将为您悉数徐鹰的各种夺权手段。* e5 t+ x1 ^7 K1 o
/ F8 K# z' J$ D
1 z7 x, Q2 C- n0 X( L) n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五:
' ~/ z& s# D" C) i/ H. R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故布迷阵设毒谋/ f' i( U. b8 D6 C- D
摘要:徐鹰在12月20号的公司总部员工大会上宣称,刘、黄被捕是王发辉干的。王发辉何许人也?真是王发辉向公安机关举报了刘、黄吗?如果不是王发辉干的,为什么徐鹰要一口咬定,这个事就是王发辉干的?本文将介绍王发辉与中燃集团以及湖北孝感项目的关系。/ `( B6 I3 a4 H! `, w! u& Q& v

! c1 E- C: R; |1 C3 e0 }+ a3 |9 [4 ~
1 K% k3 O* F# e, X/ |: f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六:
& P2 n- Q2 Y5 C3 f7 Z; y4 @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瘟君欲何往,明烛照天烧+ m- ]/ z! x! x
摘要:不论徐鹰使出了多么下三滥的手段,来阻挠董事会的行动,董事会还是如期召开了。当李、徐被罢免的消息传遍中燃集团之时,奔走相告者广焉,举杯同庆者众焉!真可谓,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本文将告诉您,在中燃董事局3月3日举行会议前后所发生的事情。( g1 v$ }& a- v. q8 e
  n. l+ i  V; A4 C5 B! m' d' k% R

8 c5 A  G, w; A" t# I+ o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七:
' y5 T  B" d, l7 u0 i0 [2 W拨开中燃事件的层层迷雾:我最怜君中宵舞' q2 R8 m4 {, z% B5 O" S* K1 k
摘要:作为创业者的刘明辉始终也 “斗不过”吃白食的徐鹰,说到底的原因只有一个:中国燃气对于刘明辉来说,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血脉相连。刘明辉的日日夜夜都在为中燃的发展而竭尽全力,为保证公司运营的稳定而忍辱负重,为避免公司高层出现矛盾而融让再三。而徐鹰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要能够达到个人目的,即使公司搞垮了也无所谓。他的全部心神都拘囿在自己的小盘算上,为了攫取个人利益而罔顾普世的道德和法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眼者自辨高下!本文将为您解读徐鹰陷害刘明辉的深层背景。
. O! }' v% u8 o3 m
/ S, c$ C& W& [/ v' Z; N9 F, t: v! P% l; G! j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八:6 m: S2 \7 Z$ G. E
揭秘为何中燃的主席遭罢免:论徐鹰的倒台! a5 }* @( N% i5 Y/ `0 M% B
摘要:中国燃气(00384)公告,于2011年3月4日,董事会根据公司细则以多数票罢免徐鹰职务,即时生效。如看官有意,不妨试到中国燃气的管理层探听一下民意,凡是对事件经过有着正确了解的,为中燃的发展孜孜以求的,除了几个脑髓里有些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这次罢免之举而拍手称快?徐鹰的倒台,可谓是其咎由自取。其中缘由待我为您娓娓道来。9 |+ x# R2 H9 B, I8 Y" v7 L5 a
7 b  [' K4 q& L7 D7 _# {# x

% N( [% h) J3 {3 ~( Q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九:
9 A( w0 y; o6 V' l* |对信息披露就该零容忍( f0 a3 O: Y. t1 J, K  x) }0 ?
摘要:这些年,一些企业的信息披露一直是个问题。对于股民来说,上市公司信息虽能勉强得知一二,但信息准确率全然没有保证。中燃因为在信息披露上的诚信问题,罢免了两名董事,此举可谓开了先河,值得赞赏。
+ F+ P! f! h' Y4 K+ S& N2 c
$ I, ~, p+ g; P- n" R
- G% l6 l7 f7 L5 R0 A+ v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 x8 n$ [  `) C% J
宜将剩勇追穷寇:喜闻徐鹰董事之职被罢免8 m+ p/ t6 a( R$ {! I- Z5 O
摘要:中燃董事局于3月14日召开会议,并决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罢免徐鹰董事之资格。董事会决议所传之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正直的中燃人戳穿了徐鹰的无耻谎言,识破了徐鹰的政治伪装,抵挡住徐鹰的糖衣炮弹,粉碎了徐鹰的恐吓威胁,因为我们常存一颗无亏的良心,因为我们对公道正义之事责无旁贷,因为我们永远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中燃人!
4 ~9 K. L$ y. t0 }6 p, ~% Z' A
) |0 Y" f9 c' s+ B5 K
. c( ^7 v% [/ a4 h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一:! g  w( \. ~, v! e9 B
满纸荒唐言:痛斥所谓“韩国SK虎视眈眈 中国燃气控制权激烈争夺”一文9 A) b2 D- A1 _8 V
摘要:徐鹰在遭到罢免之际,在媒体中抛掷所谓“韩国SK虎视眈眈 中国燃气控制权激烈争夺”一文。该文把李、徐的“下台”归结于中国燃气内部所谓的“控制权激烈争夺”,将其二人塑造为“派系斗争的受害者”,只字不提二人的错处;最后更是祸水东引,将此事升级为“国家安全”,无凭无据的指责中国燃气违反国家政策。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指出这篇文章的荒唐不实之处。+ Q8 n" }2 T8 ^  N3 @

% L- j1 \- }5 P  |6 Z# P- _6 r- U0 l. x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二:
  t( V) f; s- C5 \谬 之 章:驳斥所谓“再陷高层动荡,中国燃气未了局”一文6 N8 X) b) {2 O
摘要:继媒体上出现“韩国SK虎视眈眈 中国燃气控制权激烈争夺”一文之后,又现为徐鹰一伙粉饰之文章。文题曰,“再陷高层动荡,中国燃气未了局”。“再陷”一文慌称徐鹰被罢免是因为他们对中裕燃气的收购策略持有不同看法。我们将逐一为您分析这篇文章的荒谬之处。3 g+ [) T) Z7 X( i8 ^$ A1 W0 `

& B5 w  q/ v5 |9 I: r# I
4 {9 z1 B/ E( M. J$ R! m3 Y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三:
, ]& j) z; [/ i& s( v谣言止于智者:严斥所谓“中国燃气谁属:众买家谋划接盘”一文1 Y( }: q+ I/ T2 \" r- G
摘要:徐鹰刊发“中国燃气谁属”一文的目的是要散播中国燃气股权结构不稳的谣言,为中燃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制造麻烦,继续欺骗市场上的投资者。自古谣言止于智者,本文将把“谁属”一文中的诸多不实之词拿出来解析一番,让徐鹰一伙的谣言粉碎在公众的智慧之下。
% B* i" h; R# s2 U/ m' z: r9 r- z  T+ A4 j! [5 U# `8 w
# [' P6 j; w' }6 s( y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四:
' ?+ f! S# K! a5 a, t$ v9 ]+ K把谎言进行到底:怒斥海峡金融“反对罢免李小云、徐鹰”之声明
, B) b/ l; b: m4 D; _, e摘要:海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12日通过其公共关系公司对中国燃气全体股东发表公开声明。这份“声明”之中存在大量的不实之词和逻辑谬误,为了不使公众被其蒙蔽,特作此剖析之文章以正视听。
0 v7 T! t5 n) H2 U) d, S4 ?; o5 v7 |  V9 z: n  ^/ j6 j
! m# r* _( Q' o% O6 A' D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五:
. {' a5 g: B/ ?5 w1 L' k谎言与谬误的怪胎:批驳海峡金融反对罢免李小云、徐鹰的公开信" y0 G# l0 S8 _! I2 r
摘要:海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19日在香港信报上发表所谓“致中国燃气全体股东和香港交易所的公开信”。本文以简洁的笔调来陈述罢免李小云、徐鹰对于中燃集团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  D/ X8 J* j0 I: e4 F+ ^# d
/ Z* u  [' ^# [6 X/ |) E- E
& }) n  s( X$ {" g* C2 c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六:
6 V8 M1 K' T8 f+ h$ e观其文,知其人:剖析徐鹰媒体五部曲的荒唐可笑
" v. y/ a/ u- c) ^- l5 \摘要:自3月3日中燃董事局罢免李小云、徐鹰职务始,至4月下旬中燃特别股东大会召开前夕,徐鹰为了掩盖其恶劣行径,在媒体上连续抛掷出五篇歪曲事实的文章,试图以此蒙蔽社会公众之视听。正所谓“观其文而知其人”,笔者觉得实在是有必要把“徐鹰媒体五部曲系列”放在一起分析解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内容立意去品味此五部曲的“深层用意”。
; ^& ^4 m6 d  Z! i$ [( j( V( e6 F5 B5 Y2 S0 ?# p1 i
0 n; I6 C' p/ N. t. b; e# W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七:) Q3 ?7 L9 B% G/ J8 ?' d* F, M* D
中国燃气事件:股权分散类公司治理的一面镜子?
8 G3 G5 K# s0 b摘要: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于2011年04月22日发表专题文章,对中燃事件的原因以及中燃公司的新型治理架构进行了分析。 4 c% v, h! ~# n+ {5 t: d+ ]3 o  @

4 Z* z& Z. n9 Z+ c" ^
" Q# _/ R( j' g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八:
% h  v9 k' s- ]9 J+ q. ]中国燃气一股东之特别申明暨给全体股东的一封信5 A7 M& ?+ g" U' A2 j+ d- S
摘要:中国燃气的一名资深股东在中燃特别股东大会召开之际,特借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对股东与媒体以及其它相关社会公众关心的敏感问题,以知无不言之态度一一叙说,目的是为了让全体股东和关注中国燃气的社会公众及媒体记者,了解公司董事局此前所作的危机应急处理举措之深层原因。/ q6 l- t7 j$ H. ?- {/ z

! H8 ^2 r. U) B6 c. M2 V& x6 C' k
% e( J2 M9 t/ `' m9 B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十九:
1 W0 n) c$ j2 k8 k  ]2 a$ ]徐鹰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痛批所谓“惟恐央企搅局 中国燃气股东争夺董事局控制权”一文
9 ?/ J& ]% u. \# {4 Q4 P摘要:随着中燃特别股东大会的临近,徐鹰推出的媒体系列之六“惟恐央企搅局 中国燃气股东争夺董事局控制权”一文,该文昭示了徐鹰等人的最新心态和下一步的行动策略。徐鹰开始拼命把问题政治化,把“李、徐因破坏公司而遭罢免”的事实胡扯成“中资与外资的矛盾”,为自己失势后仍能打击中燃公司做铺垫。本文则把“惟恐”一文中的谬误拿出来剖析一番,与您“奇文共赏”。
% q% l& T- e, ?: a1 C5 `5 ]8 M; v/ R" S3 H( x5 m

# _  @6 M# C1 E$ I1 Z3 _(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十:: x/ T) |& b) I  c4 p+ j# T& M
忠胆驱鬼魅  铁帚荡尘埃:贺中燃特别股东大会罢免李小云、徐鹰
* e8 [' R4 ]2 R0 {( J3 o摘要:2010年4月26日,中燃公司在香港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经过了充分的讨论,最终做出了罢免李小云、徐鹰董事职务的决定。当每一位股东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之时,中国燃气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燃气董事局临危不惧,大敌弥勇,坚决抵制徐鹰一伙的威胁利诱,终于成功地捍卫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中燃公司历经周折,终于从劫难中重生!
: b) G3 v8 N6 q1 Y' B1 ^- y; m: t4 ?+ ^& G# E0 i: H# `

! C9 j$ b6 p/ A0 P6 r% A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十一:% g8 g* b# k1 N' V* Q) \. C
中燃公司所谓前“国资代表”徐鹰的巨额个人收入质疑$ b! B8 V8 W5 G. C
摘要:中燃董事局前主席李小云和前副主席徐鹰于2010年3月24日,向中燃公司正式提出了行使期权的要求,并在联交所网站上进行了公告。李小云行使的期权数量是1000万股,其中,500万股的执行价格为0.8元港币,500万股的执行价格是1.5元港币;徐鹰行使的期权数量是9500万股,其中,9000万股的执行价格为0.71元港币,500万股的执行价格为0.8元港币。从中国燃气以往的年报上看,除了这9500万期权以外,徐鹰本人还有1亿股的期权,执行价格为2.1元港币。如果按照每股3.5元港币的市场价值来计算的话,那么徐鹰个人可以从期权行使中得到超过4亿港币的净收入。徐鹰自称是政府委派的“中资代表”,这笔巨额财富应该归他个人所有吗?# a3 S3 }2 O! c. B# d% m% @. n' F, P4 q
$ D7 ^& V, H2 [
  _+ _# L6 b9 b8 n# j# e3 `7 S  E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十二:! n5 O/ y) P* X, h0 c
试看谁在为徐鹰招魂:解构所谓“争夺中国燃气”一文中的谬误与谣言3 w+ e( g" I% h$ V* t; o3 }4 {
摘要:徐鹰在被罢免两周之后,抛掷出所谓“争夺中国燃气”一文。该文秉承了徐鹰一贯的颠倒是非的文风,继续散布那些凭空捏造的谣言,试图为中国燃气公司找点“麻烦”。笔者将这篇大作中的谬误与谣言逐一剖析、批判,以揭示徐鹰的真实意图。
4 R* D; f2 V% ~5 x& S; @% |% s1 N) h& h( Q4 E  j/ D: q
0 X* n& W% R* w1 n1 A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十三:% h6 V7 H- U/ R# f, I
中燃员工万众一心 集团潜力强势彰显0 A# p. H* b; m" |4 m7 y
摘要:近一年以来,徐鹰一伙采取各种卑鄙手段篡夺中国燃气集团的控制权,给公司的正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外界对中燃的前景一度存在各种疑虑,这可以体现在近期中燃股价的持续走低之中。然而,中国燃气作为中国最大的跨区域管道天然气运营商和液化石油气分销商其长远价值终究应由项目价值来决定。从中国燃气董事局坚决清除徐鹰一伙的果断决策来看,中国燃气所受到的短期损害对企业真正价值的影响会十分有限。暂时遭挫,并不会撼动中燃的根基,柳暗花明,所需的不过只是时间而已。
' v' v5 X% G& u( ^3 @
4 n4 p5 _, r" y  k
8 q+ q8 |4 Y6 H1 l6 r* Q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十四:
) K% M- U1 T  ]# {解码徐鹰的“葵花宝典”
" B% V! Z$ [8 X9 M摘要:自中燃公司清除李小云、徐鹰之后,徐鹰一伙更加不择手段地进行反扑,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对持有正义观点、反对徐鹰破坏行为的人士,进行人身攻击;二是通过歪曲事实的手法,扰乱中燃公司的正常经营;三是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各种不正当手段,防止李小云、徐鹰陷害刘、黄的真相浮出水面。本文将对徐鹰等人近期的一系列破坏活动进行揭露和剖析。
( S8 ?. C4 G% g6 n, m7 X+ @1 q
5 Z2 e# ]& r7 m+ ?
$ e, I/ h2 \8 d9 n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十五:
# R/ G4 r$ a. q) F; p. z中国燃气中小股东致中燃公司董事局的一封信3 y. c! i/ s! j# M5 A5 k, t( P% Y
摘要:2011年2月27日,中燃董事局接到来自公司中小股东的一封来信。这封信从维护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确保燃气用户用气安全的角度出发,针对中燃事件发生前后的一系列问题,向公司董事局提出了若干看法与建议。' J% b" A+ L. z& U' m' H

1 Z, x* V( f6 Y
8 k! M! e/ L( w(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十六:& R9 Z% i2 K) ?  w# d9 R
中国燃气老员工致集团董事局暨总部领导的一封信
" Y7 H/ O( ?5 z/ t5 e6 R7 ^! @摘要:2011年3月20日,中燃深圳总部接到来自项目公司老员工的一封来信。这封信回顾了中燃的创业历程。同时,这封信针对中燃事件向公司董事局提出了若干建议,强调在董事局层面的改革是确保公司稳定发展的基础。
2 t4 g/ n3 W+ |8 o, `( ^7 T2 r6 u; B3 a  p. R
3 M0 g& S  E1 q+ f) n
中国燃气事件纪实系列文章之二十七:
9 m3 R3 V0 e' O% o- F& L中国燃气事件簿(2010年12月17日至2011年6月30日)
- ~; S6 E/ n4 P- d' P摘要:这份大事记按照时间顺序,围绕着中燃事件的来龙去脉,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自2010年12月17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实。通过这份大事记,您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中燃事件的深层内情,并把握其在近期的新动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