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44854|回复: 3
收起左侧

朱德元帅之孙朱全华耒阳寻根忆祖记

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09: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27日,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第三个嫡孙朱全华携夫人周彦一行来耒阳寻根忆祖。耒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徳萍陪同朱全华伉俪参观了培兰斋、农耕博物馆、纸博物馆和蔡伦纪念园。  在培兰斋,朱全华夫妇深切缅怀了爷爷朱德和奶奶伍若兰的革命恋情,并在祖父和祖母的雕像前合影留念。离开时朱全华欣然题词:“爷爷爱兰花,我们在心里想念你”。4 J/ X+ T* x3 D

7 U) l% j. [* @& X0 j& v0 D" R0 ~' B朱全华(左三)携夫人周彦(左二)一行来耒寻根忆祖,耒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德(右二)陪同
( Z: ?5 f$ Y# z! }. v3 F- z9 a
参观培兰斋党史馆
2 N7 A2 D& L! x* i* f
在朱德伍若兰铜像前合影
  “小时候,爷爷种兰花,我是他的护花使者”8 C  B1 D) F2 e1 p3 m
  朱全华1956年出生于北京,是朱老总的第三个嫡孙,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谈吐平和,彬彬有礼。他说少年时代一直呆在爷爷身边。13岁时起,正值“文革”期间,由于家里的佣人都下农场劳动,他就帮爷爷煮饭、浇花,成了爷爷的小厨师和护花使者。爷爷一生种了400多种兰花,并把自己种的兰花赠送给各地的花圃。杭州、南京、南昌等地的园林部门和四川的杜甫草堂,都有朱德赠送的兰花。北京中山公园的兰花,大都是朱德所赠。& u3 t8 B% B/ z2 \5 \) c
  文化大革命时期,爷爷就把自己10多年收集来的6000多盆兰花(包括住宅里的兰花),全部送给了北京中山公园。朱全华回忆说,北京气候干燥,冬夏气温变化大,有一次,爷爷从南方弄来的一种兰花,为了不让花儿冻坏,爷爷白天为兰花喷雾,晚上为兰花烧煤加温。冬去春来,这批兰花无一坏死,还长出了花蕾。8 W# o5 K7 r% Z0 Q
  后来,他才慢慢知道爷爷特别钟爱种植兰花,也是为了纪念牺牲的奶奶伍若兰。朱全华说,爷爷一生写了很多咏兰的诗句,有一首: “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 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合芳。”这是写奶奶的。由于受爷爷耳濡目染,他对伍若兰奶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3 g) ^: ~6 B8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夫子 发表于 2011-10-2 09: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28日中午,耒阳作协秘书长蒋能清恭陪末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纪委 发表于 2011-10-2 09: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纪委 于 2011-10-2 09:58 编辑
  @. x' o. S& I' o9 A) G5 W5 X+ S* N+ K/ n

4 K6 J  Y0 n0 u) f+ A' L0 Q9 i0 j8 I1 V4 U% P, h

" b6 y2 u, D& N2 l9 ]' c0 |2011年4月20日讯(摄影 叶铮  詹旭东  记者  简国斌  报道)春雨润物,花草飘香,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之孙朱全华来到新干县三湖镇白马村寻根忆祖,深切缅怀祖母肖菊芳。  辛亥革命时期,新干县三湖镇白马村村民肖庆夫独自到云南谋生,生下了肖菊芳。肖菊芳长大后就读于昆明女子师范学校,当时朱德在云南讲武堂任教官,两人结识后相恋,于1912年结为夫妻,她也是朱德的第一任妻子。但1916年肖菊芳为朱德生下唯一的一个儿子朱琦后不幸病逝。当时朱德哀痛之余写下了一首悼亡诗:“草草姻缘结乱年,不堪回首失婵娟。枪林弹雨生涯里,是否忧惊避九泉?”- w" q5 l) J, ?+ o9 j* E. ~

: M2 h0 U$ M4 k- ~! `
白马村为朱德和第一任夫人肖菊芳设的纪念墙
朱全华在白马村为祖父祖母设的纪念墙前瞻仰
白马村的亲属保留了朱德和第一任夫人肖菊芳的合影
肖菊芳在新干县三湖镇白马村的亲属给朱全华指点保留的照片
朱全华与当地干部村民共同追忆祖辈光荣岁月
朱全华与当地干部村民及记者合影

# i# W- `! e  ?# E( m2 u" }+ [: i-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纪委 发表于 2011-10-2 09: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全华
) e* @) \8 d$ ~; q0 F' w海军装备部副部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