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893
- 主题
顾问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 本帖最后由 黄华林 于 2011-10-2 22:24 编辑 ]
1 U9 L6 n3 W, A8 p- Z+ D0 G! x7 W0 c2 \
台湾书法大家、耒阳籍书法家谢松泉书法展将于10月1日——3日在耒阳市农耕文化博物馆一楼展厅展出。据介绍,此次将展出谢松泉先生精心挑选的82幅作品。 谢松泉,1930年生于耒阳长冲、现为台湾中华世纪书画协会理事长的谢松泉。别号梦兰,他自幼随祖父勤习书法,转益多师,参加台湾中华书道学会、大汉书艺协会、九愚书画会、台北市画学研究会,先后在台湾、韩国、越南、澳大利亚悉尼市举办多个书画展览,并率团赴长沙、贵州、昆明、淮南、洛阳等地展览,作品被各地博物馆收藏。他还创刊了《中华世纪》季刊,主办过2005年国际书画比赛。1994年从台湾“国史馆”简任处长退休后,兼任台湾老人社会大学、台北市长青书苑书法教师,为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 雍雍穆穆,臻于化境
3 u, i8 H1 |' T2 D, K/ a0 m) C---------谢老松泉先生书法赏读廖元成
& V* C) a/ P; a) [! U2 w; y) w 耒阳籍台湾著名书法家谢松泉先生的墨迹流布天下,笔者所见有限,但手头的大16开《谢松泉书法选集》确实已给人沉甸甸之感觉。开卷赏读,摩挲把玩,但觉气息高古,馨香若兰,雍雍穆穆,一派大雅气象,令人爱不释手。, \7 X4 ^5 ^. N3 z
谢老书法,诸体皆能且诸体皆精,为当代难得之全能书法大家。行草以帖学为宗,出入二王与米芾,参以明清诸大家笔意,不激不厉,雅正中和。篆籀取法上古金文、石刻,于毛公鼎用功尤勤,所得甚夥,气息醇厚,不杂近人习气,难能可贵。隶宗汉碑,偶参以汉简笔意,方正中求灵动,古朴间显姿媚,然仍以古拙为体,妍美为用。魏碑则取法郑文公碑方正一路,整饬宽博,用笔方圆兼备,质朴厚重,具正大气象。楷书圭臬唐宋而上溯六朝,得王羲之钟繇笔意,妍丽之中而质朴存焉,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草书,甲骨文,所作似不多,然皆有所本,笔不虚发。- e# V2 a+ C/ V5 U; ]- K; c% B
谢老博采众长,诸体精到,然以余之拙见,行草最具个性与风采,开自家面目。其得二王帖学之神髓,犹五代杨凝式之学兰亭:下笔便到乌丝栏。帖学发展至近代,已登峰造极,几无再发展之空间,乃有碑学之勃然兴起。至现代、当代,帖学已成强弩之末。然不少大师仍以帖学为宗,力求突破,成绩卓著者,当推白蕉、沈尹默、启功为最。谢老行书,初看似觉平淡,并无时下书法之尖新奇巧,细细赏读,则滋味绵长醇厚,百读不厌。若论其特点,可概括为“五美”。一曰渊源有自,无一笔无来处,笔法之起承转合,绝不含糊苟且,且笔到意到。二曰帖学纯正,不杂时习。谢老遍临百碑,然创作行书时于其他书体或碑帖但取其神,不存形貌,故其行书具自家面目而复浑然天成,斯最为难得矣。三曰端庄肃穆,气象正大,有古君子风范。当代帖学,行草之末流,尖巧挑达,鼓努狂怪,不可救药,谢老之书,庶几能矫时弊也。四曰用笔老辣而润含春雨。谢老书作,绝少飞白,而绵里藏针,内敛含蓄,刚柔相济。五曰得中和之美。先生书法,无论结体与用笔,均不事夸张变形,而腴厚之味永,犹渊明之诗歌,子固之散文,似冲淡而实丰腴。谢老之行书,具此五美,于当代书法据一席之地且能行之久远,无复论矣。9 D- v7 y; }8 Y4 v* T
一艺之成,良工心苦。谢老之书作能臻此化境,乃其必然。谢老早年就学于故乡耒阳之私塾,从乡贤学书,已显天赋,与同乡谷有荃先生、谷一帆先生并有令名。后入台湾,长期工作于国史馆,所见既博而所交尤广,胸罗万卷,乃有一日一新之蜕变。复能恒久如一,七十余载与纸墨笔砚不离不弃。有此大成,不亦宜乎?晚辈学子,景仰不已。遥望海峡,为先生寿!
s. m; i! 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