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8
- 主题
资深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被称为“最肥科级单位”集体贪贿窝案近日宣判。一个拥有770人的科级事业单位——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110人涉案,其中55人被立案调查,从征收办主任到下属收费站站长纷纷落网,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该案的曝光曾一度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 A8 h( y$ }. c1 E. u) d
) P5 K5 c( K! [* V% y$ p0 c 据媒体披露,在耒阳市,“最肥科级单位”的秘密早有传闻,纪检监察部门也多次收到群众举报,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直到2009年6月,湖南省纪委接到举报,纪委主要领导批示查处,耒阳市“矿征办”的集体贪腐案件才浮出水面。, ]/ q7 W/ Y% I5 d2 a8 D9 `0 o; S
( h- U, s$ A3 f: @9 l 当地群众反映,“矿征办”的问题屡次调查没有结果,是缘于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在“矿征办”的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中,有许多是耒阳市直属各部门和乡镇领导的亲属子女,这导致当地监管部门在“矿征办”的问题上投鼠忌器。5年间,“矿征办”的问题不断,却没有开除过一名员工。7 K, m3 e$ A; V: _* H
1 I" N3 }0 p6 Q
“上下勾结、利益均沾”,导致耒阳市“矿征办”成了监督的“盲区”,于是身处“最肥科级单位”的许多人无法抵制金钱与贪欲的诱惑,公然突破法律底线,你捞、我捞、大家捞,权力大的大捞、权力小的小捞,没有权的利用职务之便也要千方百计捞一把。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下,形成了相互包庇、纵容的“群蛀”。4 H8 r/ _7 g7 G! \6 g4 U& @
( m$ ~% D6 ], N9 ^4 U; ]1 _: K X! h
“最肥科级单位”上演“群蛀”疯狂,错不在金钱与权力,而是制度的缺失与监管的乏力。1668年,意大利生物学家、医生雷迪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块块新鲜的肉分别放到一个个容器中,有的容器盖上纱布,有的不盖。这样,苍蝇就无法在盖了布的瓶子上下卵了。过了几天,那些敞口的、苍蝇能自由出入的瓶中的肉都长出了蛆,而盖了纱布的瓶子里,尽管肉也腐烂、变臭,但却没有生出蛆来。他由此得出结论,蛆是苍蝇排在肉上的卵变来的。举一反三,在权力和金钱这块大肥肉上,我们也要用制度给它盖上一层监管的“纱布”,防止贪婪人心的玷污。
1 d5 y. z( I9 h6 ?' w% A4 j$ N
2 l+ h% e- o; \* P 反腐实践一再表明,“群蛀”现象总是发生在小团体圈子、裙带关系中,总是出现在那些缺乏监督的暗箱操作里。本应严格执行的回避制度被抛到脑后,单位与部门成为“家天下”,构建了攻守同盟的关系网;没有约束与监督的权力,又让许多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正因如此,这个“最肥科级单位”的集体贪腐才会如此明目张胆、肆无忌惮。- G! D# ^& P9 Z
, w* `7 e! i. q0 {% X8 V “群蛀”案件再次暴露出,一些部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日常监督机制失灵。有关部门及媒体要对那些重点单位与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对权力进行限制和约束,促进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铲除腐败尤其是集体贪腐的土壤。+ A5 c1 N+ I) M$ p! p2 b+ H" K0 N
8 v% i/ h, m/ g$ A3 ~0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