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54
- 主题
初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2 F. ^9 U3 A* K- `. Q) J( K1 w/ C: @
1、为现在而活/ R% I0 F' t4 M) K/ i3 d
2 b/ c* A% F7 _$ ?8 L1 H. O你所拥有的只是现在。内心的平静,工作的成效,都决定于我们如何活到现在这一刻。不论昨天曾经发生过多少事,也不论明天有什么即将来临,你永远置身“现在”。从这个观点来看,快乐与满足的秘诀,就是全心全意集中于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之上。( t! t0 W' I R4 ?' f7 \
3 H/ k6 X/ i6 {/ x( b# z小孩子最美妙的一点,就是他们会完全沉浸于现在的片刻里。不论是观察甲虫、画画、筑沙堡或从事任何活动,他们都能做到全神贯注。# D7 F9 z; O, r
8 Y) C' K6 |) V3 {% h# s0 U& n; O高中生想:“有朝一日,我毕了业,不必再听师长的训,日子就好过了!”他毕业之后,又觉得必须离开这个家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离家进入大学后,他又暗下决定:“拿到学位就好了!”好不容易领到文凭,这时他却又发现,快乐要等找到工作才能实现。
4 |5 h9 p7 l, C& \# l7 H
7 _/ P. Q. F- m5 j) h2 A7 c% H, l他找了份工作。不消说,快乐还轮不到他。一年一年过去了,他不断把获得快乐和心灵平静的日期往后挪,直到他订婚、结婚、买房子、换一份更好的工作、退休……最后在享受至高无上的快乐之前,他就去世了。他把所有的现在都用于计划一个永远没有实现的美好未来。8 N" r+ ^2 D7 `" z Y/ x
' @! u/ \3 X7 o9 W9 e: W) ?" O
你听了这样的故事,觉得心有戚戚焉吗?你认识一些永远把快乐留到未来的人吗?快乐的秘密,说穿了很简单,你的生活必须以现在为中心,我们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享受快乐,而不是把它留到终点才用。
, z! x2 m7 V! \. f, Y
. O3 s: g4 G5 [, b活到现在,也就是我们从现在从事的每件工作本身找的乐趣,而不只是期待它最后的结果。如果你正在粉刷家中阳台,刷子的每一笔,都该令你感到愉快,帮助你学习如何做好这份工作。你该享受拂面的春风,听院中小鸟唱歌,以及周边的一切。5 @% @, w* O$ w# }( b
8 `. s/ f4 o! N! F+ H9 E$ X为了活到现在,我们该扩张自己的感官,体会现在这每一刻的种种美妙之处。每一分,每一秒,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是否要真正生活到现在,吸收周围的一切,让自己受感动,受影响。) n% M3 f' I* F0 A& p7 ~3 i, I
4 w$ k+ U6 Y7 ]. e. T/ u
2、不做无所谓的等待
/ R, T8 F$ O* D9 j
- ?$ j# }# w& n, V9 ^你可曾有这样的实验:当你在等一辆计程车时,它就是不出现?而且等其他的东西似乎也总是如此。因此俗彦有云:“时时掀盖来,煮水久不开。”
a4 P4 U3 h; J) t3 ~
0 [7 ?+ y k8 L5 ?6 O2 d同样地,有时你觉得一通期待中的电话让你等的不耐烦。在仿佛无数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你决定找点别的事做,果不其然,电话铃声立刻跟着响了起来。. c* k' R4 l4 v" V
3 d; w7 o H4 a碰到这种情况,有个处理原则:“回去掌握你的现在,不要屏住呼吸等候奇迹。”如果你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拥有‘它’才会快乐和满足。”那么你不能如愿以偿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V) X! k0 o! Z* [2 R; b7 a
5 k+ o! _- I7 C8 ^2 W# {1 L3、宽宏大量
- }( b% `7 {, s; H( s7 h2 }. L( k* N
: x6 d% M' i& J原谅自己或别人,基本上是朝向现在而活的一个抉择。4 Z8 @! v8 k4 t! I' K
* y. h) K* w5 _& a3 d9 Y8 g“为这件事,我永远不原谅母亲!”8 r1 @6 z& Q. m% ~% I% ^, M
" c( d8 m* ^$ m4 J4 {4 f% k3 S“我没法原谅自己!”这种话听起来耳熟吗?我们不肯原谅某人,事实上无异于在说:我不想采取行动改善现状,我宁可活在过去,而且把这个结果怪到别人(或自己)头上。“不肯原谅自己,就是让自己一直沉浸在罪恶感之中,承担不必要的心理折磨。$ i |- v6 @0 J" Y3 w ?
. U: N# v/ o. [7 n0 p( F我的朋友圣诞会不请我,我不肯原谅他,受苦的是我。他不会得胃溃疡,不会失眠,不会生气,嘴巴不会发苦,会有这些反映的是我。无怪古圣先贤都告诉我:“原谅那些冒犯我们的人!”惟有如此,才能常葆快乐健康,记恨是疾病的主因,因为气苦的心会导致病苦的肉体。
$ w$ \0 ~) W1 H# l& i3 _$ c7 _' A: k1 h% q$ K; e1 }& w
除此之外,只要我们一心认定错的是别人,他们该负责使我们快乐,我们就不会担起责任。怪罪别人不会有任何结果。从停止怪罪别人的那一刻起,我们才会采取改善的行动。怪罪别人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不行动的借口。" n3 B( o% i0 v6 r& @# r; A
$ l# t6 K; ]% l( {$ y! S: J
选择原谅,情况会循一条神奇的轨迹转变。当我们改变了,别人也会跟着变。我们改变待人的态度。在我们修订对事物观点的同时,别人也会随着我们的新期望做出反应。* Q( w2 t3 L1 `1 e$ y% o( }) t! p
* v% k0 \, u" J0 _: u原谅别人不容易,原谅自己更难。很多人一辈子都为一些自以为是的缺点,在心理与肉体上惩罚自己。有些人饮食过量,有些人故意挨饿,有些人喝酒醉得人事不省,有些人处心积虑毁掉所有的人际关系,有些人贫困一生或疾病缠身。在所有的这些痛苦后面可能都有一种信念,坚持认为:“我做了很多不应该的事”、“我有罪”、或“我不配享受健康快乐。”对生病的人做个调查,你可能会发现,他们之中,相信自己应该活得健康快乐的人少得出奇。/ x8 V1 D8 K; a/ D; t4 g: \; b
4 `9 n# M( }: V5 S" P4、快乐是什么
8 M! Q- @$ C; \ X& M7 ^, x1 |* d% g: _
林肯说:“人快乐的程度多半是自己决定的。”人生际遇对快乐程度的影响,其实远不及我们对事情的反应来得重要。; S8 B6 k+ p- F E6 q0 t7 I
1 i' _' z* |' ~5 ]失业的时候,弗雷可能认为这是个尝试新的机会、发掘新可能、独立自主的好机会。但他的弟弟比尔,在相同情况下却决定跳下20层高楼,一了百了。处境完全一样,一个人兴高采烈,另一个人却自杀了!一个人眼中的灾祸却是另一个人心目中的契机。; `" S3 C# N" c3 R b
% Y2 w+ h, A0 f4 {9 y) j1 c$ M快乐实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东西。有时它被视为人生最大的挑战,需要投入全部的决心、毅力、自制力。成熟代表为自己的快乐负责,把注意力集中于已经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放在没有得到的东西上。$ P3 W! W. k6 n7 Y0 a& `" b2 F
2 m9 M2 R; @ u. j
一个人心里想些什么是别人无法控制的,因此,快乐是否的感觉操纵在你自己手中。别人不能把思想硬罐进你的脑子里,要寻求快乐,必须专心思考快乐的事,但我们是否经常反其道而行之?我么常常是否不把别人的赞美放在心上,却为一两句不中听的话生好几天的气?或许你容许不愉快的经验或恶言占据你的心灵,后果只能自己承担。记住,你是自己思想的主宰。大多数的人,对好话只记得几分钟,坏话却能数年不忘。他们就像收集垃圾的人,把20年前人家丢给他们的垃圾背着到处跑。& ~3 L7 B: l! f$ d1 h' Y P
* d( E+ L; j7 e7 A" v9 r- A
有时快乐需要努力去完成,就像维持家中整洁美观,你得把好东西都陈列出来,把垃圾丢掉。快乐就是搜寻生命中的好东西,有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有人看见玻璃窗脏了。看见什么,靠你自己用思想做选择。/ z' g3 @* }& ^* I) _
) A% M$ p/ S2 T4 }5、完美与快乐
- d4 r& l& K' Y2 G% L
" C" \ V# C1 W3 J- ^不快乐是因为生活与预期不符。我们的要求不能满足,认为人生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我们就会快乐不起来。所以我们会说:“要怎样怎样我才会快乐。”但人生没有那么完美的。人生常出现愤怒、沮丧、成功、失败,提出快乐的条件其实是自欺。
e9 i! H* p. U1 T( c% Z d9 u
- H$ }4 W! O0 [% a" N* F% @境由心生,快乐靠自己决定。很多人一生的生活方式,好象有一天他们会抵达一个名字叫“快乐”的工车站。他们认为,有一天所有的事物都会变得完全符合理想,到时他们可以喘口气,说:“我终于找到快乐了!”所以他们的一生都可以用“只要怎样怎样,我就会快乐”做一总结。
; L9 l% _8 [ m( z2 m X4 v" G T; z F" ?, n8 V
我们每个人都得做一个决定“我们是每天要提醒自己,时间有限,应该好好把握利用?或虚掷现在,空想有个美好的未来?
* K8 k3 ~" [8 w9 b% Z; k
# } m1 M% i h9 x9 M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85岁、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士的老先生写的,很值得一读:
' }5 X# i9 x3 a/ W* ~0 S4 S9 ?6 T
+ G% |, [. h5 g“如果我能重活一次,我要尝试犯更多的错误。我不会那么可以追求完美。我要多休息、随欲而安,我处事不会像这次那么精明。其实世间值得去斤斤计较的事少得可怜。我会更疯癫些,也不那么讲究卫生。你知道,我就是那种一天又一天、一个钟点又一个钟点,过得小心谨慎、清醒合理的人。哦,我也曾放纵过,如果一切能重来,我要享受有更多那样的时刻,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 E2 ?% K& `+ n l% N. X# n
% ?4 g9 N/ i0 _, X“如果一切重来,我要在早春赤足走到户外,在深秋竟夜不眠。我要多座几趟旋转木马,多看几次日出,跟更多的儿童玩耍,只要人生能够重来。但是你知道,不能了。”
' Z+ H2 X* ?2 [4 ~/ k, N/ r- n( E( E% a( L& w3 i \; o
写得太好了,它提醒我们,人生有限,应该善加利用。这位老先生知道,要活得更快乐、更充实,不需要改变这世界。世界已经够美了,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 {0 o6 g; C# v) q; d
4 n9 k* o' A; e# N% p& y世界本来就不“完美”。我们不快乐的程度取决于现实跟它们“应该是”的样子之间有多大距离。如果我们不凡事苛求完美,快乐这档子事就简单的多了。我们只需要决定自己比较喜欢朝哪个方向发展,即使不能如愿,我们还是可以快乐的。
" F! {; e5 h0 H
" u1 g3 j f# }. |8 | y. U有位印度大师对急于寻求满足的弟子说:“我把秘诀教给你,你要快乐,从现在开始觉得快乐就是了!”
* P) P6 |, A+ k0 m7 F3 @% z7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