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744
- 主题
中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俄桂 于 2012-3-21 13:32 编辑 , `& u# ^9 o3 C% l3 R( ^7 @
. w. B- m. F1 a8 e- A& [) E, I
序 言
X. N# `* G7 p% c! }, Y9 Y7 ~/ Z4 m/ P' n, b
据教育内部知情人士日前透露的最新消息:轰动全国的耒阳调动门,除了漏掉了一个人的名单,最后六位“替罪羔羊”被安排到诸如三架之类的城郊学校(城区学校编制)上班!在此之前,调动门的绝大多数教师已经于2011年份春季和秋季两批进了城。至此,调动门中违规调动的167 名农村教师,全部大摇大摆地进了城。在调动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教育干部,也都悄悄升官,甚至连“因公负伤”而锒铛下狱的正副局长也做起了逍遥翁!耒阳人民纷纷惊叹:调动门啊,你终于骗过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
, Y, z4 M9 f/ U* g& Q+ x; I 0 g" R2 Y. `' t" }; Y6 I- X# H
案件探秘一:耒阳调动门是如何欺骗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
" |- Y) g4 M0 E
- @ K$ ?* G8 f1。以政府回复应付网络质疑+ `) {: h! ^6 x6 F1 ]
2010年3月3日,耒阳市教育局发出167份调令,将大批农村教师调往市区学校任教,在耒阳本地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民纷纷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强烈谴责。3月8日,红网出现《最后的晚餐疯狂的调动》的帖子予以质疑,很快,耒阳市政府做出公开回复,声称:此次教师调动是该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步骤,并经长时间酝酿,是慎重作出的决策,绝非河北武安式突击进人。网民不服,继续打“口水仗”,终于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耒阳调动门由此演变成了一桩公共事件。; s( u, u- `: C) @4 h+ `
2。以回乡支教敷衍舆论监督# W' R2 B/ Z( ]. i" ?
众所周知,在耒阳市调动门之前,河北省武安市也发生过一起调动门事件。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同样是公共事件,处理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武安市的“调动门”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督办下,涉嫌违规操作的29名教师被作出处理,已经办理调动手续的其余224名教师也不再进行调整;但是,在耒阳当局的默许下,耒阳市教育局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了167名办理了调动手续的教师都返回原校再工作一年的错误决定,并且美其名曰“支教”!这种愚蠢而顽固的做法简直就是对舆论监督的无情嘲弄!
' J. P8 {2 {8 s1 F% E3。以个别腐败范畴的“局长突击门”掩盖集体腐败范畴的“政府腐败门”
9 }+ v* v; y x6 l# S 虽然耒阳市政府对“调动门”事件做了公开回应并将违规进城的教师赶回去“支教”,但广大网民依旧对此事表示出强烈的质疑;教育局内部人士及社会人士也浮出水面,各种举报信也纷纷寄往湖南省有关部门。于是,, h9 w4 s7 \9 k% z0 K, _* A
4。以丢卒保帅维护幕后高官
- ~. [0 _: P4 }' |' B1 P 先是抛出了副局长;后来网络讨伐“反腐还是反副”,又抛出了局长;但是坊间又有“查到副处之下打止”的传闻,于是网民结合主管副市长后来改管卫生的结果,推测她也不是真正的幕后主谋!( ]9 D( U1 Q% ]2 q. g( n1 L ]
王宗江落马后,谁来当教育局长?相争的人比较多,其中某某争得最起劲。某书记不想让某某人当,而当时的农业局长陈列全却不想当教育局长, 某书记亲自找他谈话后他才答应。估计这就是他为何维持调动的幕后原因。! y2 j% b" N G1 d: G+ z- V6 H# T' I
5。以司法程序取代纪律检查程序* X- s j, W: Z9 f4 _7 Z) l0 E
公开招考传统未得到尊重;违规操作没有得到废止,违规操作的干部没有受到纪律处分* K+ z/ Y. o+ K$ `% g& g& w
6。以分批调动维持既得利益
' O: Y0 B+ O+ M/ c/ }7 G+ } 湖南省耒阳市2011年2月14日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宣布的:耒阳市教育局2010年3月3日发出的167份调令仍然有效——市教育局将对167名原圈定教师中“未发现”“行贿违法行为”的教师实行分批进城——工作年满13年的教师春季进城上班,未满13年的秋季进城上班。最后,连“有问题”的也悄悄进了城。; k% o' A. z9 @4 Y! [# V
' D3 |9 H1 I- c L7 G/ n! z 案件探秘二:精心策划的集体腐败扑朔迷离
8 |8 `$ {1 h3 v/ S6 N4 a* @5 m! M# n7 P: u! B1 Q0 |0 V5 M$ c& r
1.权力寻租恶性膨胀,或暴利诱人,或人情诱人,或面子诱人,或环境诱人,从市委书记到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再到教育
9 D5 X+ L( d J) A6 ^局的局长书记副局长股长副股长,再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到他们在教育部门工作的亲戚朋友,共同你酿造了进城洪流。2. 谢儒生时代开始的城区学校招考进城制度成为权力寻租的致命门槛,于是,绕过公开招考程序成为必要环节。
9 E# g+ A- O0 P3 A% Q3. 要使权力寻租畅通无阻,让相关部门及其机要人员默许的最好方法就是赠送进城指标:教育局内部采取名额分配制度:党组书记5人,主管人事的副局长5人,一般副局长 人,正股长 人,副股长 人。其余,均由局长和主管副市长操作 ,通过由他们认可的市领导批条赠送给从市委书记到各科局长的很多达官要人 。所以,调动门的本质是一次集体腐败范畴的人事腐败!这就是为什么耒阳调动门能够腐而不败的关键所在!! U( W( `9 Y! n. C
4.巧妙的操作:城区中学教师分流到小学;强迫城区学校教师下乡支教;授意城区小学提交扩班报告;将暗箱操作的关系户教师调进城6 m; I8 i. l6 R: G
5.调动门中的“突击门” (市委书记面临升迁,主管副市长只有一届任期就要退二线,教育局长面临退休)2 I A$ N I2 u$ R! O
6.调动门中的“腐败门” (调门指标的炒作及升值,没有关系的黑市价格为8万元/人,有关系的内部价格为中学3-5万,小学2万以上,指标所有者的亲属大多是有偿赠与。)
* j) H" p) a- h u, ]" q8 X! i8 k签发167人调令时,人事股案头上至少压有400张批示和条子,这年头,真正没关系的谁会打个报告让市领导批示?纵然打了报告市领导又会白白出手么?# k, [! h! \5 ^8 }/ X6 p& f
如此大规模的调动,不啻为教育系统的一次大洗牌。据报道,此次调动的“两条标准”之一是适当照顾关系。如一些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职能部门领导亲属以及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一些校长的妻子。“照顾关系”的“窍诀”就是“权力”二字,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监控和规范权力的运作方式,存在着权力监督真空,给一些人以权谋私,滥用权力造成空隙。官官相联、相卫、相护,就是把监督与制约排挤到了九霄云外,有的只是相互的利益勾结与联盟。. h# \3 }9 v: f6 a+ n, C# Y8 I, m9 U
7. 调动门中的“关系门 ”(势力培植,权力交换,权力储蓄)) v7 F3 p3 j6 T8 g
耒阳教师“调动门”远不止影响地方形象,也远不止两位局长陷入腐败漩涡,还有“适当照顾关系”的背后,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幕——所谓“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职能部门领导亲属以及一些长期在基层工作一些校长的妻子”,是摆不上台面的东西。
1 V g& d" t& N9 d6 a) v 职能部门依照职能职责关心教育事业是义务,不是施舍,换了他们安排别的人来,同样得支持教育事业,否则就是失职,凭什么关照顾“职能部门领导”的亲属?这是典型的“权权交易”和“以权谋私”。至于校长的妻子照顾进城,此前就有“教育局长倒台近百校长自首”的壮观反腐场面,校长妻子照顾进城,这里面没有腐败,谁会相信?2 ^" m$ j( M T6 ~" d. p
. b3 X9 F1 }* S% j u3 r2 r) }
$ w- X- G8 f% n, V! [ 案件探秘三:谁在为集体腐败调动买昂贵的单
$ Q6 `: E1 c+ s/ p6 Y8 G) `% t, s, I, \- g: w% Y
1.造成了教育城区化的倾向更为严重:
% E5 k8 [" g4 ^$ W1 D0 } K$ l耒阳乡下的家长把孩子往城区送,不是因为他们先在城区有工作或房子,而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耒阳教育局从谢儒生时代就开始将优秀教师往城区招考过来,导致乡下的教育质量严重滑坡;二是政府的投入和城区学校自身的暴利投入,都导致城区学校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硬件建设)远远地优于农村学校。
# R. o4 X& V& H8 x S1 U$ ^2.教师资源被蓄意浪费:3 [) Q" l8 i$ j, j! i1 ~
为了追求最大的操作空间并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必须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岗位可以容纳新人。所以,从人满为患的城区高中和初中将合格的熟练教师分流到严重缺老师的城区小学成为必要。结果,导致熟练的中学老师成为不熟练的小学老师,熟练或不熟练的乡下教师成为不熟练教师的城区中学教师和不熟练的城区小学教师。还来,由于调动门的教师大量进城 ,又让一部分有关系的教师将自己由熟练的小学教师摇身一变为不熟练的省示范中学教师或普通中学教师。' S: ]% a# Z# q0 h! M7 ~
3.招考进城制度被破坏,导致教育风气急速恶化:
8 D' f1 J X9 y* K, o" q调动门中的教师在光天化日之下凭关系大摇大摆进城,给广大教职员工造成一种执政党完全腐败的错觉。他们不再安心工作,而是倾向于拉关系走后门搞不正之风。
0 W& p3 H9 o9 p8 b9 o) H, d3 |- I1 D8 N4.耒阳教育形象在市民眼中彻底败坏;2 P: i1 |1 M2 _' R) a" \8 ~
王宗江和贺洪兴虽然只暴露了调动门后巨大的腐败冰山的一个小角,但是教师可以凭关系进城让市民尤其是家长们对学校的师资水平持严重的怀疑态度,对孩子的教育前途深为担忧;耒阳人将孩子往省会等外地学校送的现象更加严重。尤其是陈列全任局长后维持调动门的调动,让人们彻底绝望。
x2 G& v! h0 O% J- V1 w/ d5.党和政府的形象被严重丑 化,公信力的下降达到前所未有的低谷:
; e5 b) S& T. ?' {+ r. b% i! C- }( ^, z1 v腐败官员为了掩盖腐败事实,曾经利用政府名义公开回复网络质疑;党和政府没有对调动门介入纪律调查和进行行政否决;调动门之后没有进行公开招考,而是让调动门教师凭关系进城 。 D0 A% [0 x" F# H" g; H. x, i7 u1 T
6.党政部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滑坡:5 m6 F6 O! X8 { x6 N
调动门之后,主管副市长逍遥法外, 后来遭到教育界网络驱逐也只是改管卫生; 曾经参与调动门的党组书记荣升**局局长,曾经参与调动门的人事股长留用,准备提升为副局长,曾经参与调动门具体策划的副股长荣升某股正职......轰动全国的调动门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给腐败的官员打了一针兴奋剂,动摇了干部廉洁自律的信心。7 e- @9 J0 C3 z4 h, G. e9 F& `
3 @/ e' J/ q) M9 `) y; |
调动门善后:谁来拯救垂死的耒阳教育/ Y. H m/ x# Z1 L, N$ b: a
5 g& g! |, d( F H: F1.调动门不重新审理,就没有了天理:. ]5 o, I$ L, G$ q
谁来将调动门当时的关键人物L市长,W局长,L书记,C书记,Y副局长,H副局长,L股长,W副股长重新双规到异地,进行严厉的审讯,从而挖出核心内幕呢?+ p/ F% J8 j% ]2 @9 i c& Q* x: |
2.调动门不介入纪律调查,不处分一大批违规操作的干部,耒阳教育的政风不会好转;
8 P- ~& b9 }+ H$ d2 h1 V3.不彻底否决调动门,日趋恶劣的耒阳教育风气不会开始好转;) k& i' d0 Y L" j6 l2 E
4.农村教师进城的公开招考程序不重新恢复,耒阳教育的人事制度的腐败之风会愈演愈烈;
" i E8 S' K1 e* Y7 O$ E5 F5.被非法分流到小学的中学教师不重新归队,教师资格制度会被继续破坏,教师资源会被继续浪费;! I1 d* U8 f" I9 d- W$ e
6。谁来清算耒阳鲜为人知的另外几次调动门?
+ Z$ G2 V( t! x1 Y' A, P. x2 d3 d7.其他教育问题谁来拯救:; Y' x4 |2 t; ?$ L. X9 K' e, z
耒阳示范附小如何彻底清算;民办学校借用公办教师如何规范;学前儿童的入学资格谁来授予;如何将小学入学彻底与幼儿园脱节;省示范性高中校长的招聘权力如何节制;农村教育如何起死回生,耒阳的高中如何能提高高考业绩
5 S# U8 E, C; R5 v.....
6 M1 n, ^& j) R( \* ]7 h# i I; \
+ {3 _- U. O* @* M" B, Y5 g
1 b+ w9 ^6 J" ~
: m# S5 L u! }2 K9 n! ^$ }; ] `; n* r+ J/ X
9 K1 P# H; X) z& S' h+ V! R, @
: q5 R) N% H0 K2 c3 Y0 e
4 i4 L- |1 l/ i$ N
* s% H( |& K5 V$ w$ J2 G! x7 i1 T
* n4 [: k2 {2 M8 `: R# ]# |4 y- W2 d L
, b. `2 x& q- W: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