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33942|回复: 2
收起左侧

何叔衡牺牲历史细节

潘金莲 发表于 2011-8-4 06: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段初生 于 2011-8-5 14:47 编辑 / ?0 n* k( T4 `& r
" P% s7 v8 H7 {, Z
7 c3 w" z# Y! j4 V
          何叔衡故居为一所具有浓郁宁乡特色的普通农舍。( P% I% Q( S4 C: b+ B& D1 c
                                      # ]1 I$ _5 D0 r' P4 [. E2 j
                                                                               何叔衡家书
3 W& N% m7 I& _) j% V8 Q7 J  寻访人物         何叔衡* a$ u) R7 w3 R9 e. l$ f3 W6 I- y
  1876年生,无产阶级革命家。谱名启璇,学名瞻岵,宁乡人,清末秀才。; H: B* L9 q: g+ [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新民学会骨干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
, }- }' C, o. y" E  w- c       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后,任中共湘区委委员。( Y" I- @5 L$ D' X/ O$ i
       1928年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3 T# S' u2 \( n/ @; Q
       次年秋赴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等职。
5 U- ~9 d  M! M/ Q      “左”倾错误统治中央后,被撤销全部职务。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 q9 T& z; r! @8 W5 r' g5 o" h
        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至福建途中,在突围战斗中牺牲,时年59岁。
  ]' |: h, Z# W6 W6 e' R2 I+ H  在我们这次寻访的湘籍早期**员中,何叔衡以其“一大代表”的身份而声名远播。6 B5 ^1 o: p& w: @/ @. b
       不过,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仅此而已。这位当时年龄最长的“一大代表”,究竟有着怎样的献身革命的动人故事?
& T! `  U4 U) w+ ]5 Y2 \        近日,记者展开了一次寻访。9 o! b9 l* n% {* j( y8 c: }, F" M
  一条由两座山谷夹着的山路弯弯曲曲向大山深处延伸,沿山路拾阶而上,在山坳中央有一栋普通的农家小院,这就是何叔衡在宁乡县沙田乡长冲村杓子冲的故居。
2 W8 n! x: i. u4 P6 H4 {5 c       故居里遗物不多,每间房内只有几把旧椅,或一张旧方桌,或几个竹筐,黄褐色的土墙上甚至结有蜘蛛网。- L4 Q3 I+ x; n4 ?! U
        透过这些斑驳残旧的遗物,我们仿佛感觉到何叔衡正在慢慢走近……. \. u( h( e7 V" [
                                                                     始终“像头牛一样勤勉做事”( Q0 C" `1 A$ a6 e! S6 w
   同行的党史专家告诉记者,何叔衡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位勤劳朴实的农民,在做事做人方面都对何叔衡产生了很大影响。! b1 @: d/ W6 B4 y5 s: F+ H, w
         何叔衡7岁那年,由于家中孩子多,父亲就在饭量上对孩子们进行限制,何叔衡每餐只有一碗饭,因此常常饿着肚子。: A0 _  J$ V" ^% R
        一天,何叔衡放牛回家,几下子就将饭吃光了,但还是感觉很饿。他对父亲说:“吃饭要是能像牛吃草那样,能放肆吃饱就好了。”父亲当即告诉他:“你长大了只要像牛一样做事,一定会吃得饱的。”何叔衡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这句话。
4 d3 P- G% g" K$ w  1927年,在被白色恐怖包围的上海,何叔衡胆大心细,机智果敢地应对国民党特务的破坏与盯梢,以极大毅力坚持党的地下工作。
1 u) T  n9 h* A       1930年7月,面对两个女儿及次女何实嗣的爱人杜延庆被捕,长女何实山的爱人、已是湘东南特委书记的夏尺冰被敌人杀害于长沙街头,何叔衡强忍悲痛,教育家人要抱定舍身忘家的决心。
0 l5 _8 q$ e  N, P; I9 i$ m        他说:“一个**员不应该死在病床上,他一定要死在大马路上。”
7 z# V) t. x0 K& N  一生中,何叔衡始终“像牛一样勤勉做事”。他曾担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等职,工作内容繁杂,但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n1 e4 k1 V3 w; `" Q. T
                                                                    当众砍烂裹脚布尖脚鞋
* N& ^, O$ ~% f" r$ m( B  在何叔衡的家乡,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其曾孙何盛明。他告诉记者,在曾祖父59年的人生历程中,有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包括读书和教学。 % e6 w6 Q! `7 ]' n" Z+ z7 ~
  何叔衡任教时致力于传播“新学”,很快赢得了广大进步教师的支持。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讲授儒家经典外,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学生们耳濡目染,颇受熏陶,思想认识逐渐提高,毕业后参加革命的不在少数。: q" X3 a3 K8 Z! S& q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率先剪去头上的辫子,还动员周围的男人剪辫、女人放脚。: j# k, W; F: x* X9 X0 H# o5 X
        暑假回到家中,他看到家里的仆人还裹着脚,就操起菜刀,将家中的裹脚布和尖脚鞋全部搜出来,当众砍烂。”7 `2 @5 M* F6 [
                                                                  “何青天”将欺压群众者法办1 e" x, E+ |4 b% }7 t. l3 q
  何盛明说,曾祖父耿直和无私无畏的品格,很受**欣赏。
0 Q! Q2 q) j) Q3 {: e. S       1931年在**的举荐下,他担任了苏维埃中央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
* R1 c; S& D) z3 `: D' I$ F  1932年5月,有人向何叔衡举报瑞金县委组织部长陈景魁滥用职权,欺压群众。何叔衡亲自带人调查,50多岁的寡妇李秀梅向何叔衡哭诉道:“陈景魁见我儿媳长得漂亮,就进行调戏,还用酒将她灌醉,然后实施强奸。我儿去区里告状,竟在路上被陈景魁派来的一伙打手打伤,手臂和腿骨均被打断。”何叔衡听了非常生气,结果发现陈景魁不仅欺压民妇,还拉拢一伙恶棍,经常在一起打牌、酗酒、强摊款物,对不服从者打击报复。/ m+ z  @# s8 j% Y* u7 h
        何叔衡以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的名义签发了对陈景魁的逮捕令,此时,何叔衡收到了一封装有子弹的恐吓信。有人劝何叔衡说:“陈景魁手下有一帮黑势力,你千万要小心!”何叔衡轻蔑地笑道:“**人生来就是与黑势力作斗争的!这帮恶棍若不除掉,民众何以安宁?”何叔衡决意要将陈景魁枪决。
9 R4 }0 [+ X9 O$ h* D/ {       后有人传言:“中央某领导人讲了,陈景魁不能杀。”何叔衡坚定地说:“我身为执法干部,要排除干扰!没有胆气和硬劲儿,就难以主持公道!没有公道,民众如何生存?革命如何发展?!”何叔衡速战速决,将陈景魁公审后枪决,其他恶棍与打手也受到了严惩。李秀梅为感谢何叔衡主持公道,特地酿了一壶米酒送去。: F! X! j. K6 L
      何叔衡婉言谢绝:“我本来就是专门与坏人作斗争的,怎么能反过来收受你们的东西呢?”
+ F$ D5 l! O+ w! k       后来,“何青天”的美名就这样传开了。                                                                j* t* P- c! I# i  |1 d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6 P/ I1 I: r5 P  B4 Y8 u: ]. j# e  关于何叔衡牺牲时的细节,后人有不同记忆。
  s4 k" Y7 h1 U) }  1935年2月24日,何叔衡等一批中 共领导人从江西转移到福建,因便衣队一时大意,做饭时冒出来的炊烟很快引来了保安团。几十名便衣队员用驳壳枪且战且走,冲到大山上后,匪兵仍紧追不舍。何叔衡气喘吁吁,快跑不动了,又不愿拖累同志,他面色苍白地向带队的邓子恢大喊:“你快开枪打死我吧!”邓子恢让警卫员架着他跑。跑至一悬崖处,何叔衡抓过警卫员的枪就要自杀,警卫员为了护枪,手一松,何叔衡趁势向崖下一跃。何叔衡实践了他生前说过的“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 V/ P3 x! ]5 N. h8 }  邓子恢后来痛心地回忆,当时他们过了这座山,依托一条小河将追兵打退,何叔衡若能被架着再跑一段,也许免于殉难。4 c( `2 |! T7 J8 R; W9 c
  后人根据邓子恢的回忆,长期认为何叔衡是坠崖而亡。1 i' p9 S" U% z" ^
      上世纪60年代,福建当地公安机关审讯一个当时的**派人员时,才了解到何叔衡牺牲时的更多细节。9 e0 @5 ]3 f) L" E$ A
       据交代,敌人战后进行搜索时,在山崖下边发现了一个躺着的老人,头破血流。敌人开始搜身时,老人突然苏醒,抱住敌人的腿欲搏斗,结果被敌人连击两枪打死。伪保安十四团第二营营长李玉, 解放后被捕时亦有同样供述。2 I. X& l% x5 K/ k& r
                                                                         后人坚守勤勉家风自食其力- i9 A& f! f/ N; S1 @! v
  由于相隔年代久远,何叔衡的孙子何如辛、何霞飞和曾孙何盛明、何光华,也只能通过何叔衡家书中的只言片语或相关历史资料,去感受长辈的精神光辉。
' d% K) j! r# i" r. u, P  何盛明告诉记者,“马日事变”后,何叔衡直奔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长沙寻找党组织。旋即,自称“忘家客”的何叔衡远赴莫斯科。期间他写来的家书对后人明言:“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求善终,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
! _8 Y7 X# v; e4 a9 [+ c% @       此数言请你注意。”这些至今看来充满以身许国的话语,后来一直成为何氏家族最为重要的家训,何叔衡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人坚守勤勉家风。
- w9 @! e- n; F  “我们都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绝对没有给前辈抹黑!”年过花甲的何盛明告诉记者,他当过井下矿工,如今靠微薄的退休金在老家颐养天年。对于自己的生活境况,何盛明说:“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分别在青岛、长沙工作,结了婚、买了房。作为寻常人家,我们过得很安心。”% d, i' s6 S9 `! l6 i; U1 B3 k
  年近六旬、身材矮小的何光华一辈子在家务农,如今还靠打工维持生计,由于家境贫寒,两个孩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谋生,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3 k$ N4 e! y; L2 n
6 l5 Y% q% u4 t

1 A' D2 E, J8 i
3 Y+ |% d  r& a5 r
: R) M) i* p9 A4 m* L6 ]8 v- X; x! |) Z+ D5 u5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onaer 发表于 2011-9-7 22: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需的,就为了那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英眉冬 发表于 2011-9-11 06: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段初生 于 2011-9-11 14:37 编辑 9 B) a" t& [- w% V8 j/ x

4 x( ?+ {; H/ |3 f( [真的牛,双手赞成,谢谢了
0 e" ~. D$ X5 T+ i* Q6 G
9 @, e* {/ A6 v9 r8 I$ t; X# J, H  _8 I8 {. h' O/ W) H- e. E
  \9 s, e( y1 F9 `) ]) |
. y' n- T7 i; [% a' t2 j" M

1 u5 V4 Y! d( a3 A" H5 L) o5 e+ `; I! B* O3 ?

. e$ P4 w% H( n( Q& W) M- v% g1 n) e$ `1 \. j: Z+ v* G* A5 k

- F: B4 f. ?1 {  T" D: f
: [* g) ?/ X, `* @7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