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0869
- 主题
初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耒阳作协进入后朱文科时代》借耒阳作协耒水访古采风大做文章,抬朱讽肖抬自己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 d/ X) q7 o6 E: G5 S5 b" U
《耒》非常突兀地派送朱文科一顶“时代”帽子,也不知是缺乏常识还是又吹又敲。耒阳作协何时进入“朱文科时代”?朱文科充其量是一个活跃的副主席,主席是陈徐德,一定要冠以时代,也是陈徐德时代,副主席称时代,那还有伍闻懿时代,刘筠时代…伍闻懿出过专刊,出过专著,离开作协后当选杂文学会主席,成绩一点也不比朱文科少,时代两个字,还是别乱封。鄙人孤陋寡闻听说过毛泽东时代,没有听说过朱德时代,周恩来时代。朱文科组织活动是比较积极,没有陈徐德举龙头,蒋能清抗龙尾,他舞龙的水平高得哪里去?这一点从他今年组织的活动可看,参加者无论文学成就、个人素养,还是人数都是相差甚远。论作品,陈徐德和其他副主席、理事的作品也不少,肖勇的诗即有乡土味又有都市风,文学成就逊色谁了?把肖勇上台前称朱文科时代,有点给猴子戴皇冠的滑稽。" h, f- V) v8 U& p, M& [
《 耒》非常武断地贬低耒阳作协耒水访古采风。理由是:只有孔丙己写了两块豆腐干,没作品,无成效;没“三同”;甚至照相摆个姿势,都成为取笑的材料,“拉村民合个影,团员们以不同的排列组合照些妩媚的照片,还真的有些污了采风这个名词。”。采风立马有作品当然非常棒,留作日后创作的素材,未尝不可呀?孔丙己有两块豆腐干也是属于这次采风收获呀!再说了采风一定要有作品吗?了解当地风俗,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给当地送去文化,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孔丙己2014年12月14日《耒水采风 受益非浅》讲述“人到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是怎么回事,这收获也不少嘛。+ q2 i1 l" Z! Z& [" w
. z- g, T2 m; X$ a5 {- c
朱文科组织的活动有木有和村民合影?有木有“深入当地人的生活,把情感融进去,与他们同吃同住同悲同乐同劳动;”?还不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游山玩水玩暧昧?一样的玩法,不一样的评价,背后是有深意的。
% \( `$ D2 t7 I: ?& f9 i 深意何在?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我能”。《耒》文批肖不宵,赞朱胜猪。明抬朱,实暗讽朱争权夺利闹分离能力不过一般般(写作和组织能力都一般般,前文已述)。意在“肖勇诚不宵,文科更无能,若为作协故,两者皆可抛”。两那么谁是萧萧秋风中一朵奇葩,我也!% K t9 Y1 ]- t# O
. r; U& p& i$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