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125
- 主题
资深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罗小姐 于 2015-1-28 13:57 编辑
$ @6 ]. e, v1 s$ j/ B- `% K4 t# ]% W# R) H$ V- t
我认为《耒》文中“后朱文科时代”的说法是贴切的。
* M, S: i* K3 I1 M) y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状态有时会出现剧烈的波动性变化。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中国的政体发生了突变,社会运动状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执掌中国政权到他逝世这段社会时期,我们通常称之为“毛泽东时代”。之所以称之为“毛泽东时代”,一是因为毛泽东对那段社会的影响最大;二是便于区分社会状态的启承转折。如此而已。* V0 g5 y3 I5 f$ A' l' y0 D
《耒》文中“后朱文科时代”只是标识耒阳作协的变化,有何不可?朱文靠对耒阳作协的影响很大,曾带动、影响、激发了一批文学爱好者积极取进的热情,使当时的耒阳作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创作景象,这是明摆的事实;他失去耒阳作协的主导权后,耒阳作协全面疲软,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什么不能用“后朱文科时代”?; c+ p( E9 y5 M% H1 G2 l5 N
请徐望仁注意《耒》文中的两个限制词“耒阳”和”作协“,”后朱文科时代“被”耒阳作协“所限制,这就界定了朱文科的作用范围。徐望仁对“时代”的理解相当狭隘,反映其思想的狭隘性,如果认为只有像毛泽东这样的人才可以冠以“时代”,这就错了。如果你只把毕业证理解为文凭,不认可借条也是文凭的话,我只有呵呵了。# s& m$ X! o# }
4 q4 h( a' `# A/ y
4 ]$ C( u9 t; R7 r! v) Q) ^5 G/ o( I0 ]
1 ]% G+ ]. _, f' T% @3 h" K1 A/ F' B( R! z
( m, ~: z! l- ^1 Y4 d' C
|
|